。这也是当初朝廷选他去赈灾的原因不是么?”
“陛下说不要说感情用事,可是凭借这么多年的相处和相知,都抵不过您现下一时认定的“人一着急就会小题大做”?”
她问:“陛下真的觉得裴清是会于乱中心慌生乱的人么?”
周以桉反问:“那你就觉得朕的法子不好?朕也并非没有不支援他,朕只是换了一个更为稳妥的方式,朝堂之上本就是凡事皆有利弊。”
“他是你的夫君,所以你可以只考虑着他,但朕面对的是江山万民,就不能只考虑着他,哪怕那些派兵的危害只有万一发生的可能,朕就不能去赌,你明白么?”
再多说也无用了,林舒窈露出一抹苦笑,眼底黯然无比:“我明白了……今日是臣女打扰到了陛下,还请陛下恕罪。”
周以桉微微颔首,眉头依旧蹙者:“回去好好休息,不必担心太多,等他回来了,我们再好好聚一聚。”
林舒窈欠身行礼:“臣女告退。”
大殿之内,周以桉看着林舒窈退下的身影又想起了陆游川说的话。
裴清现在得到的支持不只是朝堂上能看见的,江南几年积累,以及林舒窈成婚后江氏的支持,他身后的不只是寒门,还有世家。
周以桉登基几年,就是要将世家对朝堂的影响消除,然而如今却出来一个寒门和世家共同的推崇的人,怎么可以……
陆游川说得对,林党之祸不可再现,哪怕裴清现在没有那样的心思,但难保他以后呢?他不会被高位权力侵蚀么?五年前入狱的事他知道后也能心境如一么?
周以桉要杜绝一切后患,多年相识,他不想动裴清,但也不想他再培养出一个林党来,他只有借着这次打压他。
周以桉要让群臣知道,皇帝才是主宰,朝堂之上也并非只有裴清的法子才能解决问题。
——
周以桉的法子果然有用,让邻州派兵支援的圣旨发出后,朝堂上关于要不要调府兵的事也不争了,除了少许几个了解裴清、觉得调府兵有必要的人再上奏争取外,许多之前曾上奏称扬裴清的官员也都没有了反应。
原因就是很简单,他们就只是想通过裴清讨好皇帝,结果如今皇帝却没有批准裴清的请求,那他们也没有必要再去多说话了。
林舒窈出宫后不久,宫里就有来传旨的内宦,内宦说陛下担忧宣城县主的身体,近段时间有关皇商的事就不用县主管了,县主好好休息就好。
林舒窈从与周以桉谈完话之后就猜到他会这样。
她闻言轻轻笑了笑,拿出那块通行的牌子,问:“这块牌子陛下可是要收回?”
内宦顿了一下,说道:“陛下没有说过令牌的事情,但若县主觉得休养期间用不上了,奴才也可以带回去。”
林舒窈干脆地递过去:“那就有劳了。”
——
如之前所说,让邻州出兵带粮食过去,所需的时间会比直接调府兵的时间更多,就算皇帝用了和传递军报同等级的八百里快马传递,时间上也慢了许多。
裴清所在县的水匪越来越多,且很奇怪的是,整个杭州只有他所在的县有这样肆虐的水匪,仿佛整个杭州的水匪都在他这里了一般。
而且裴清还发现了一个现象,若是他出门查看河道,那么河道上就会出现水匪,而若他呆在县衙中,那么水匪就会攻到县里来,就是在官兵和水匪交手过程中,水匪抢夺粮食的欲望也不太强,只想着往裴清所在位置冲。
裴清已经得知了朝廷不派府兵而派邻州州兵来的消息。
这就意味着援兵到来的时间又晚了。
然而又这几天时间,因受水匪侵扰,灾民苦不堪言,之前好不容易压下去的民愤现在又渐渐积攒起来。
在这样下去肯定是不行的,不处理好,都等不到州兵来,民怨和水匪就能将整个县的秩序彻底搅乱。
裴清整顿好了人数不多的队伍,准备主动出击。
——
几日之后,八百里加急,有信使从杭州而来。
“杭州水匪泛滥,裴侍郎为民剿匪亲至阵上,然交战途中不慎坠入河道,下落不明,恐已以身殉职!”
“什么?!”
消息传入甘露殿,周以桉手撑在桌上,浑身发抖,只觉一股血腥味在胸口翻涌,愈演愈烈。
“噗”的一声,鲜血撒满桌案。
周以桉唇上挂满血,手捂着胸口,双目渐变得空洞……
第122章 他还活着。
林舒窈收到裴清出事消息的那一刻也是双眼一黑险些没有站稳。
然而她知道她还不能倒下, 如今这个时候,她若倒下了,就没有任何人能帮裴清了。
下落不明……只是下落不明。
一切还有机会。
幸好她一早派了杨佑出去,现下, 杨佑应该已经将江南那边的人安排好了,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