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都市 > 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 第96章 该节省还是要节省,要养成好的习惯

上交枪支确实有奖励,但也没那么快发放。

派出所那边的人要调查,还要走程序。

“马师傅,以后拆迁区老房子那些石础、石门墩之类的石器,你们要是把它们收集起来了,到时候也可以卖给我。”

等忙完回去的路上,常顺又对他说到。

这边除了拆房的事情,包括后续挖机挖砖渣清场地面的工程,都是他们老板承包的。

而那些历史建筑老房子,每家都有不少的石器,他们在拆除时,都有机会收集起来。

“行!弄到了我一定联系你!”

马师傅刚说完,他的手机响了起来,是李老板打过来的,说明天沄州古玩城开交流会,让他要是有时间的话,过去看看。

明天也没啥特别的事情,他就打算去那边见识一下。

跟马师傅分开后,下午的时间,常顺还是去拆迁区为数不多的还没有扫荡完的搬迁户家里看了看。

没啥特别大的收获,但去了怎么的都有收获。

那些各种各样的日常生活用品,摆地摊卖旧书时能够带着卖掉的,或者可以当做零头送给别人的,他顺手捡了不少。

一些东西,真的是“抢救性的发掘”。

要是不被人扫荡走,照目前的进度,年内这片区域的房子,估计都要扒完,就连砖渣啥的,说不定都会清理干净。

“哥!跟你说个好笑的事情,你听了肯定会觉得有意思!”

晚上吃饭,常静突然间好像记起了啥,笑着道。

“那你说说是啥事,我听听看。”

“下午我们不是摆摊卖书吗,来了一个30岁左右的男人,他在摊位上选了6本书,说好了价格付钱时,摸了一下他的口袋,发现钱包不见了。

这人当时就懵了,接连说了几句:

“完了!完了!完了!我钱包被别人偷了,身份证还在里面,还有银行卡。”

那惊慌失措的表情,那语气,想想我都忍不住想笑。”

可能还在想那时的场景,常静憋不住又笑了起来。

“你还笑!有没有点同情心?再说人家钱包丢了,这桩生意不是做不成了吗!”

常顺倒是觉得没啥好笑的。

任谁的钱包丢了,恐怕当时肯定会很着急,特别是身份证银行卡还在里面。

“我才不是没有同情心呢!丢都丢了,我能有啥办法?我们还劝他想想是在哪里弄丢的。

最后他说记起来了,好像是在不远处的商场,那里人多,他应该是在那边被偷的。

不过就算他过去找,很大可能也是找不到了。”

听他说自己没同情心,常静赶忙解释起来。

“所以说以后出门在外,你们都要小心,要注意保管好自己随身带着的物品。”

母亲看了他们兄妹二人一眼,很认真的说道。

刚说完这话,常顺的手机响了起来,看了下,是老家那边的座机号码,他并没有接听,而是挂了电话,又打了过去。

这个年代,座机打移动电话,双向收费,而移动电话打座机,家庭电话那边不收费。

本来最初父亲是不会用座机电话的,但是老家有同村的人偶尔过去借电话用,看着看着,他也会了。

接通后,常顺顺便按了一下免提键:

“是阿顺吗?”

里面传出父亲的声音。

“爸,是我!你跟爷奶吃饭了没?”

他随口问道。

“还没有,他们正在做饭,你们呢?”

“我们正在吃,妈跟阿静也在旁边。”

常顺说完,常静对着这边喊了一声:

“爸!我有些想你跟爷爷、奶奶了。”

“我们也很想你们!”

“建忠,电话费很贵,有啥事,你快点说。”

母亲在对着手机这边喊时说道。

“盖房子的胡老板说再过三四天房子就差不多完工了,我寻思着你们过几天要是不忙了,回家看看。”

“那我们下个星期三回来!”

常顺想了想,然后说道。

今天是周五,按照胡老板说的三四天,下周二房子就能完工,也就是12月9号。

“好!那就下周三。”

父亲说完就挂了电话,可能是听进去了母亲刚说的电话费贵的话。

“妈!以后再打电话回去,你就不要催促了,赚钱本身的目的就是要消费的,再说打电话多打几分钟,也用不了多少钱。”

看了母亲一眼,他笑着说道。

“该节省还是要节省,要养成好的习惯!把主要的事情说出来就可以了。”

她这样说,他没继续去反驳。

一些争辩,赢了、输了没有意义。

这种心态,只能以后慢慢的让她改变。

说起来还是不够有钱,等有了足够的钱、用不完的钱,谁都不会再去计较这点电话费。

“哥!你说花了那么多钱,房子一定会盖得很好吧!”

过了会儿,常静问他道。

“应该会!下周回去就能看见了。”

其实不用看,他自己心里就有数。

“阿静,家里条件好了,估计以后上门向你提亲的人也会多起来,到时候你可要好好选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突然间想到这里,常顺打趣她道。

“哥!你还没结婚呢,不管谁提亲我也不同意见面。”

她说着又有些害羞了。

“你哥说的对,等过两年条件好了,我们也要帮你找个好点的婆家。”

“妈!你也取笑我!”

…………

说笑间,晚饭吃好了。

在这边坐了会儿,常顺就开车离开了。

回到住的地方,他先拿了一本收藏方面的书籍翻看了一会儿。

想到明天沄州古玩城有交流会,他就又跟宋芫发了信息,把搞交流会活动的事情告诉了她,约她一起去看看。

这种有着大量物品欣赏的事情,怎么的都能让她多些见闻。

两人聊天除了说这事,宋芫还问了他学车、开车方面的一些事情。

自从去驾校报名后,她这几天晚上大多数时间都在看那本科一考试的书籍。

常顺问她准备啥时候考试,她说先跟方玲商量,她俩一起考。

可能是下周,也可能晚点,想看的熟悉一些,一次性考过。

跟她聊了会儿,两人约定明天早上8点在淮海中路那边的图书馆见面,一起吃早饭。

发完信息,常顺把之前买的跟古玩收藏方面的另外一本书拿了出来,又继续翻看着。

搞收藏,就是要多看、多学、多实践。

所谓的“火眼金睛”,那都是在“千锤百炼”中,一次次的经验慢慢积累起来的。

他相信,随着知识的沉淀,一次次去古玩市场、去拆迁区、去渣土场等一线场合的经历,自己未来某一天,也能够达到一种境界。

这种境界不是那种虚幻小说中根本不可能存在的特异功能,异想天开。

而是直觉,是见得多了,自然而然的明悟!

喜欢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