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斌最终并没有购买那个脉诊。
他过来本来就不打算买东西,再说那还是一个新货。
“沈老板,收获咋样?”
刚离开那处摊位,常顺就看见了一个熟人。
此时,对方正蹲在一处摊位前看着一块铜镜。
铜镜很大很厚实,直径看着有十五六公分,面上写着字——吉祥如意。
“刚来不久,看着这个镜子还不错。
我听老刘说他从你那里买到了好货,还是官窑,虽然不是完整器,但性价比高。
你那里还有没有?”
沈老板转头看了他一眼,跟他打着招呼道。
田斌他并不认识,常顺也没刻意介绍。
今天来,带着出售的物品,他是装在背包里面的,不特意说,别人肯定是不清楚的。
再说田斌也是打了顾老板的电话,跟对方联系好了。
“有!我专门给你留的!”
常顺又对他笑了笑。
那些官窑瓷片,他自己只打算留三到四样,其它的,全都卖出去。
用卖掉的钱,投资其它的,在这个年代,一样赚钱,甚至更赚钱。
“是吗,你带过来了没?”
听他这样说,沈老板站了起来。
“没带过来,你下午有时间吗,有时间的话,我可以带给你看!”
“有!那就下午。”
两人说着,常顺也看起了这处摊位摆放的物品。
突然间,他发现一个小盒子里面有两个绿松石材质的物品。
看见这,他蹲下去把它们拿到手里看了起来。
两样物品,都是雕刻的小动物。
一个雕刻的看上去是鸟,另外一个是羊。
它们只有莲子大小,雕的也很简单。
虽然这样的物件很小,但后世收藏这种东西的人很多。
它们的价格,遇到喜欢这类东西的收藏家,并不便宜,特别是高古汉朝之前的。
这两件小动物,年份也很早,至少明代之前。
在它看着的时候,沈老板正在跟摊主谈论铜镜的价格。
铜镜是真品,品相很好。
对方开价600,还了100,最后500元成交。
见摊面上没有能够购买的物件,沈老板就离开了。
不过在离开之前,他又跟常顺说了一遍下午看货的事情。
“老板,这两个小物件多少钱?”
常顺用右手指着左手手心里的绿松石小鸟、小羊问价道。
“这两个可是战国时期的物件,你诚心要,给300块钱!”
摊主看了他一眼,随口说道。
这年头,绿松石的行情,之前说过,哪怕是收藏品的行情,没人炒作,并没有真正的涨起来。
300块钱,买原材料好料,都能买大半斤了。
而大半斤的好料原材料,升值空间肯定更大。
这两件物品,称重量,加起来估计也就四五克。
“战国估计到不了!清朝或者明朝时期的倒是有可能,60卖不卖?”
常顺砍价道。
“不卖!”
老板不卖,他就把它们又放了回去。
准备起身离开。
“100,能要你就拿去。”
见他真的要走,老板又说道。
“80!80我就要了。”
“行吧!给钱!”
“你这里还有这样的小物件吗?除了绿松石材质的,其它的我也可以购买。”
想了想,准备付钱时,常顺又问他道。
“没有了,就这两个。”
既然对方没有,他也没再多问。
直接付了钱把它们又拿了起来。
“阿顺,你要这么小的东西干嘛?说不定啥时候就弄丢了!”
离开那处摊位,田斌对他说道。
他说的也有道理。
东西越小,时间久了被遗忘或者遗失的风险越大。
像这样小件的物品,必须专门放在一处地方好好保存。
回去之后,他就准备单独把它们收藏起来,放到一个固定的地方。
“我比较喜欢这样的小物件,觉得它们很有意思,买回去也不占地方。”
他随便找了个理由。
“上次我记得我出售了一个这种材质的“小蝉”,一会儿在顾老板那边,你看见了,也可以把它买下来。”
田斌瞬间想到了啥,又对他说道。
“等会儿我问问他,要是还有其它类似的物件也可以购买。
你以后弄到了这样的小件物品,一样没必要出售,自己留着玩也挺好的!”
常顺对他笑了笑。
“我不喜欢这样的小玩意儿,还是算了。”
田斌这样说,他也不好说啥。
总不能直接告诉他,说十年后会大涨价。
“刚才听那位老板说你弄到的有官窑瓷器,能不能让我见识一下?”
田斌突然间又想起了沈老板跟他的聊天,转移话题道。
“我弄到的是残件,你想见识的话,我跟沈老板见面之前,拿给你看看。”
常顺也没有拒绝。
“是你在渣土场捡到的吗?”
“是啊!渣土场捡到的。”
他并没有说拆迁区。
,!
这种事情,没必要说那么清楚。
“那你运气真好!希望我啥时候也能有那样的好运。”
说着话,两人走到了售卖奇石的杨老板的地摊前。
看见杨老板,常顺笑着跟他打了招呼。
此时他的摊位上,有好几个奇石收藏爱好者正挑选着石头,也有人选好了石头,正在跟杨老板讨价还价:
“你说这是“沙漠漆”,我也知道,也很喜欢,可就是价格有些贵了。
便宜点,5000能不能卖?”
刚来不到半分钟,一名戴着鸭舌帽,穿着阔气,干净利落的50岁左右的男人,指着他手里的石头说道。
常顺看了一眼石头,只见这块石头成年女人手掌大小,颜色是红色,造型像一只喜鹊,很油润,是玛瑙又不像玛瑙。
“啥是“沙漠漆”?这石头那么值钱吗?”
旁边路过的一位年龄看上去二十四五岁的青年听见鸭舌帽男人说的话,停了下来,好奇道。
“沙漠漆,也就是戈壁石,其表面形成的有一层类似“亮漆”的石皮,由于产地在沙漠、岩漠、荒漠地带,所以被称之为“沙漠漆”。”
一位懂石头的专业人士看了青年一眼,解释道。
这样解释,青年似乎有些听懂了。
常顺以前在奇石展上,也看见过这种材质的石头,不过没怎么留意。
现在听别人说,不由多看了一眼。
“我这个是玉髓材质的红色“沙漠漆”奇石珍品,再说它的造型也好看,是喜鹊,万中无一。
售卖石头这一块,我也不像别人那样乱喊价,动不动说十万、百万。
5000卖不了,6000的价格,已经是最实诚的售价了。
能要你就拿去,不行就算了。
说实话,这块石头,其实我很舍不得出售。”
杨老板说完,看了看石头,又看了看想买石头的人。
喜欢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