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都市 > 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 第263章 不能相信那些炒作

作为一个搞古玩收藏的人,虽然不一定喜欢奇石,但对于各种石头的材质、产地,多了解一些,肯定是有好处的。

刚才从杨老板口中,常顺听到了一个名词——玉髓。

这个他倒是知道,也接触过。

所谓玉髓,也叫石髓,是最古老的玉石种类之一。

它们的产量很高,大多数很普通,价格也不贵。

当然,也有品质高的比较值钱。

这跟其它材质的东西一样,任何物品,都有值钱的跟不值钱的。

因为玉髓“优化处理”后,同样很好看,在古玩市场上,也有人用它们冒充翡翠或者和田玉出售。

外行人大多数也看不出来。

另外古代也用玉髓制作天珠。

今天杨老板并非一人,距离他两米左右的地方,站着的还有一名年龄看着跟常顺差不多的青年。

这人跟杨老板长得有些像,估计是他的儿子。

“我这个是纯天然造型石,没有半点人为加工过的痕迹。

一个普通的长江石,材质还不如这个的,有的也要大几千块钱。

再说我这个“沙漠漆”红玉髓喜鹊石,材质上乘,不是一般的玉髓。

你肯定懂石头,知道我没有漫天要价。”

杨老板接着又说道。

奇石收藏,大家都是收藏纯天然的。

要是人为加工,那就不能称之为奇石了。

毕竟人为干预的话,以现在的手段,机器加工,想弄出啥样的造型或者画面,都没有难度。

这个常顺也明白。

不过依然有人做假。

他们把石头按照特定的形状进行切割、打磨,然后放到户外风吹日晒,过三四年甚至更久再拿出去。

这样制作出来的奇石,一般的人,也看不出是否天然。

“好吧!那就6000,谁让我看中它了呢!不过我没带那么多的现金,你跟我走一趟,去不远处的银行。”

鸭舌帽男人考虑了会儿,还是同意了杨老板说的价格。

“阿亮!你拿着石头跟这位老板走一趟。”

杨老板对青年说道。

“好的,爸!”

果然,他俩是父子。

随后,青年带上石头跟鸭舌帽男人一起离开了。

“常老板,最近有没有弄到石头?”

两人离开后,见别人还在挑选,这阵没人问价,杨老板跟他闲聊道。

“没有,弄到了我肯定会跟你联系。”

常顺实话实说。

自己对奇石一直不感兴趣。

“行!我去寻找石头的时候,发现的有古玩类物品,等你弄到了,我们可以以物易物。”

对方看着他,又说道。

“能说说你弄到的古玩类物品是啥吗?”

他有些好奇。

“还是等你弄到石头了自己去看吧!”

“老板,这个石头多少钱?”

正聊着,又有人选好了奇石问价道。

这是一个长约20公分,最大宽度约13公分,最大厚度约10公分的不规则形状的石头。

石头很油润,材质看上去是玛瑙。

它的表面布满了一颗颗大小不同的圆球形或者近似圆球形的颗粒状物体。

“你拿着的也是一个特殊石头,这石头是“葡萄玛瑙石”。

比那块“沙漠漆”便宜,要的话,2000块钱。”

杨老板看着石头,说价道。

“它是哪里产的?”

问价的人又问道。

“内蒙那边。”

“500能卖吗?”

“500你拿这一块!”

杨老板说着,从地摊上找了一个成年人拳头大小的出来,也是“葡萄玛瑙石”,形状同样不规则。

比之前的要小了一半不止。

“你这个300我要了,我就是买回去凑个品种。”

那人指着小了很多的“葡萄玛瑙”石说道。

“行!你拿去好了。”

杨老板同意后,对方就付了钱。

之后,又有人拿了一个奇石问价。

这人拿着的是一个图案石,柚子大小,石头是黑色的,表面有一个近似“莲花”形的图案。

这个石头的价格,600元。

或许是最近奇石收藏热度炒作的比较高,加上古玩交流会售卖奇石的摊位不多,杨老板的生意,并不比那些售卖古玩的摊位差。

对于收藏奇石,每个奇石爱好者喜欢的类型可能都会有所不同。

奇石类似古玩,里面也有很多的细分,单从产地来讲,全国各地都有,甚至国外。

另外还有材质、形状、画面等。

“阿顺!我之前看杂志、电视,说奇石很值钱,有的卖几十上百万,甚至过千万。

怎么到了这里,发现这么好的石头,才卖几百或者几千块钱,跟想象中的不一样啊!”

离开杨老板的摊位,两人向古玩城顾老板的店铺走去时,田斌跟他闲聊道。

刚才顾老板打了电话,虽然剩下的地摊,还有一些,但他们并没有继续逛。

本来常顺不打算跟着的,但田斌说他不清楚钱币或者其它收藏类物品的行情,所以就让他跟着一起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不能相信那些炒作,大多数石头,实际成交价也就几十块钱,精品几百块钱,大精品几千,能过万的奇石很少。

除非石头本身的材质特殊,要么是好玉,要么是陨石。

普通材质的石头,哪有那么值钱?”

多次的地摊经历,让他明白,现实就是现实,成交了,到手的才是钱。

或许在拍卖会上偶尔有高价,但那样的情况能有多少?跟整个大市场、大环境比起来,万分之一的几率不知道有没有。

他自己的观点,石头怎么都只是石头,永远不能当饭吃,包括那些古玩。

后世那些花了大钱收藏的,最终想出手的时候,寻找接盘侠,想变现十分困难。

毕竟不管是奇石还是古玩,抵押银行,人家是不会认的。

“如果石头真那么值钱,那些收藏石头的人,哪个不是亿万富豪!”

常顺笑着又说了一句。

“你说的也对!看着那些好看的石头,我也想收藏几个放在家里了!”

田斌这样说,他再次想到了人跟人的喜好不同。

“既然你喜欢石头,以后我要是在拆迁区那些搞回收的人手里买到了,跟你换铜钱或者其它的瓷片之类,你看咋样?”

他半开玩笑半认真道。

常顺在拆迁区做业务的事,对方也知道。

人的经历不一样,他也不怕田斌抢生意,怎么说,他要上班。

再说整个城市拆迁的地方多,根本就忙不过来。

另外这生意,也不是谁都能做的。

收东西,首先要懂。

现实很复杂,就像之前说过了的,你看别人开饭馆赚钱,等你自己当老板的时候,亏本都有可能。

喜欢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