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开局辞官老子不干了 > 第22章 案发

洪武年间,朝堂风云变幻莫测。

虽说那胡惟庸已然人头落地,可丞相之位一日未正式废黜,底下众人的心思便如春日野草,“蹭蹭” 地冒了出来,又开始不安分地躁动着。

这其中,尤以那杨宪最为扎眼,宛如一匹黑马异军突起,势头迅猛。

而老牌重臣李善长,在朝堂扎根多年,根基深厚,哪能容得下这后生小辈如此张狂,二人明里暗里较上了劲,朝堂之上时常暗流涌动,波谲云诡。

一番激烈角逐后,朱元璋金口一开,一锤定音,将那丞相的宝座赐给了李善长。

眨眼间,大半个月过去了。

李善长初登相位,倒也不含糊,使出浑身解数,长袖善舞地周旋于诸事之间。

他毕竟是经年老臣,虽说权力之心重了些,可真论起治国理政的能耐,那也是实打实的有一套。

新官上任三把火,这半个月来,他忙得脚不沾地,每日兢兢业业,一心想着在这丞相位上干出一番大作为,让满朝文武,乃至皇上都瞧瞧他的本事。

殊不知,此时,一个巨大的陷阱正悄无声息地在他脚下张开大口。

禁宫之内,朱元璋身着一袭朴素便服,全然没了平日里端坐龙椅的威严模样。

此刻的他,仿若一位田间老农,斜斜地倚靠在台阶之上,面庞冷峻,眼神淡漠地凝视着跟前的毛骧,开口问道:

“毛骧,你给咱仔仔细细地说道说道!”

声音不高,却透着一股子让人不寒而栗的威严,

“怎么那帮子来户部呈送钱粮的官员,手里的账册竟是空白的,却又明晃晃地盖着当地的官印?

嗯?”

朱元璋微微眯起双眼,目光似刀,

“而且,咱瞧了瞧,这事儿怕不是一回两回了,为何咱之前竟一无所知?”

毛骧吓得双腿一软,

“噗通”

一声跪倒在地,冷汗瞬间从额头滚落,他心里门儿清,朱元璋这是动了真怒,今儿个要是给不出个合情合理的解释,这条小命怕是要交代在这儿了。

他哆哆嗦嗦地开口:

“皇爷,这事儿锦衣卫早前确实有所察觉,可小的…… 小的真没料到这事儿竟犯了圣怒啊!”

毛骧抬起头,眼神中满是惊恐与哀求,

“当时小的发现后,想着这涉及户部的具体事务,便特意跑去问过户部部堂,这般做法是否妥当。”

他咽了口唾沫,接着说道,

“户部部堂回话说,各地官员前往户部呈送钱粮销账,这一路上损耗颇多,如此一来,钱册上原先加盖官印的数字便常常对不上。”

毛骧边说边用袖口擦着不断冒出的冷汗,

“为这,就得把账册打回原籍,重新书写、盖印,再千里迢迢送回户部,方能把账给销了。

这般折腾,人力物力耗费巨大啊!”

“所以呢?”

朱元璋面无表情,声音冷得像冰碴子。

毛骧身子抖得更厉害了,

“所以,所以......

各地就依着前朝的法子,提前预备好空白账册,把官印盖上,等赶到户部,现场核验完钱粮,再当场填好账册。

这般既能节省人力物力,又不耽误工夫,小的听着觉得挺在理,况且各地都这么干,

小的就……

就没敢上报,小的知错,求陛下饶命!”

说罢,头如捣蒜般拼命往地上磕。

朱元璋听到此处,眼角不受控制地狠狠抽动了两下,太阳穴处青筋暴起,鼓鼓跳动,仿佛下一秒就要炸裂开来。

可他嘴里吐出的话,却听不出丝毫情绪:

“前朝?

哼,这么说来,从元朝那会儿就这般行事咯?”

他冷哼一声,

“嗯,他们倒还挺‘贴心’!”

朱元璋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弧度,

“如此一来,确实不用驿站来回折腾,花销、时间都省下不少。”

他顿了顿,目光扫向毛骧,

“锦衣卫毕竟不是六部五司衙门出身,不了解这里头的弯弯绕绕,咱也不好怪罪于你。”

话锋一转,语气陡然严厉,

“不过……

毛骧,往后再有你弄不明白的事儿,可别自作主张,直接报到咱这儿来,听清楚了没?”

“是,陛下!”

毛骧头都不敢抬,恨不得把整张脸都埋进地里,听闻这话,心里不但没松快半分,反而愈发忐忑,赶忙小心翼翼地答道。

“你退下吧!”

朱元璋挥了挥手,仿若挥去了一只恼人的苍蝇。

待毛骧如履薄冰、踮着脚尖,恨不得化作一阵清风悄无声息地离开后,朱元璋终于压抑不住满腔怒火,“腾” 地站起身来,飞起一脚踹在御案之上。

那御案晃了几晃,案上的笔墨纸砚稀里哗啦散落一地。

朱元璋原本平静无波的脸庞,此刻涨得通红,仿若熟透的虾子,怒目圆睁,咆哮道:

“乱臣贼子!贪官污吏!”

他双手握拳,气得浑身发抖,

“这是把咱当傻子了?

啊?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就瞒着咱一人!”

朱元璋大步在殿内来回踱步,嘴里不停咒骂,

“长本事了啊!”

突然,他停住脚步,冲着阴影处大吼一声:

“宋利,宣李善长!”

一直仿若隐形人般站在阴影角落、毫不起眼的宋利,听闻这声呼喊,赶忙躬身应道:

“遵旨!”

而后二话不说,踮着脚尖,像只受惊的耗子般顺着墙根,麻溜地绕了个圈,飞速溜出了殿外。

这宋利伺候朱元璋多年,太清楚此刻皇帝的怒火有多吓人了。

他心里明白,朱元璋性子执拗,一旦怒火中烧,这整个大明,除了后宫那位温婉贤德的马皇后,偶尔还能劝上几句,其他人要是贸然上前,那纯粹是找揍,一个不小心,没准儿还会横尸当场。

索性,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赶紧跑腿去叫人吧。

不多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当朝宰相李善长神色匆匆,一路小跑赶了过来。

李善长能这般迅速现身,自是有缘由的。

身为宰相,为图办事便利,丞相的公房就直接安置在了皇宫之中,虽说是皇宫外城,却也近水楼台。

如此一来,既彰显了丞相的尊贵地位,方便各部官员前来议事,一旦君王有急事召唤,也能即刻赶到。

这不,刚刚李善长正在公房里忙碌,就被宋利火急火燎地拽了过来。

此刻的他,刚接任宰相不久,正憋着劲儿想办件大事,好 “露一手”,让众人信服。

因而,一听朱元璋急诏,二话没说,撒腿就跑,连啥事都顾不上问。

朱元璋已然端坐在龙椅之上,隔着御案,目光如炬地盯着李善长,开口道:

“丞相,咱今日才知晓,那帮子地方官僚,竟敢在空白账册上加盖官印,跑来户部销账。”

朱元璋微微前倾身子,眼神犀利,

“此举乍一看省时省力,可摊开来讲,不就是明目张胆地利用空白文书舞弊吗?”

朱元璋重重地拍了一下御案,

“咱绝不容许眼皮子底下发生这等丑事。”

他坐直身子,看着李善长,语气稍缓,

“你是宰相,咱信得过你,所以,这事儿就交给你去办,如何?”

李善长一听朱元璋提及空白账册和盖章之事,心里 “咯噔” 一下,他久在官场,对衙门里的各类套路了如指掌,自然清楚说的是哪档子事儿。

当下,他毫不犹豫,抱拳躬身,高声应道:

“臣定不负今上所托!”

声音洪亮,掷地有声,眼神中透着自信与决然。

朱元璋瞧着李善长这般爽快接下差事,也没再多言语,只是淡淡地吩咐道:

“嗯,辛苦丞相了,就这事,去忙吧!”

“是,臣告退!”

李善长规规矩矩地倒退着走出殿内,站在台阶上,抬眼望向宫墙外那熙熙攘攘、人来人往的应天城,长舒一口气,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轻声自语道:

“是时候,让他们见识见识本相的手段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