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应天府的街头巷尾,废除丞相制度的消息犹如一阵狂风,掀起了轩然大波。
人们三五成群,议论纷纷,各种猜测与担忧在人群中蔓延。
而在那宁静的凉国公府中,蓝玉,这位早已辞官在家,过上逍遥日子的功臣,刚刚送走了一批前来询问对废除丞相制度看法的百姓。
他站在庭院中,望着百姓离去的方向,若有所思。
彼时,毛骧麾下的锦衣卫如隐匿于黑暗中的幽灵,在应天府的大街小巷穿梭不息,收集着各类情报。
蓝玉在府中耐心为百姓阐释废除丞相制度的合理性,并毫不吝啬对朱元璋这一举措的赞许,这一幕被锦衣卫敏锐察觉。
转瞬之间,详尽的情报便呈送到了朱元璋的御案之上。
朱元璋身着明黄色龙袍,端坐在巍峨的龙椅上,神情威严且透着几分闲适。他缓缓拿起那份关于蓝玉的情报,逐字逐句地细细阅读,原本冷峻的面容逐渐舒缓,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露出一抹欣慰的笑意。
“蓝玉啊蓝玉,即便已然辞官,心中依旧装着家国天下,果真是我大明的忠臣良将。” 朱元璋低声喃喃自语,眼眸中满是赞赏与嘉许。
侍奉在侧的太监听闻此言,赶忙满脸堆笑,谄媚地说道:
“陛下圣明,洞察秋毫。蓝玉将军能有这般觉悟,全仰仗陛下的英明领导与悉心教诲啊。”
朱元璋微微颔首,神色庄重地说道:
“去,传咱的口谕,就说咱听闻蓝玉为百姓答疑解惑,对他的忠心可嘉予以称赞,他是我大明的栋梁之才,即便退隐,也始终心系国家。”
“遵旨!”
太监恭敬地应了一声,而后快步退下,奔赴凉国公府传达旨意。
与此同时,在凉国公府内,蓝玉正与妻子徐婉儿在繁花似锦的庭院中悠然漫步。
近来,徐婉儿总感觉身体有些异样,时常感到疲惫不堪,浑身乏力,就连往日里的好胃口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蓝玉瞧着妻子日渐憔悴的面容,心中满是忧虑与关切。
“婉儿,你这几日老是精神不济,该不会是染了什么病吧。
明日我便差人去请城中最好的大夫来府上,给你仔细瞧瞧。”
蓝玉紧紧握住徐婉儿的手,眼神中流露出浓浓的担忧与焦急。
徐婉儿轻轻摇了摇头,脸上浮现出一抹温柔的笑意,轻声说道:
“老爷,不必如此大费周章。
我琢磨着许是近日天气多变,不小心着了凉,休息几天自然就好了。”
蓝玉却态度坚决,不容置疑地说道:
“那可不成,身体的事情可容不得半点马虎。
还是请个大夫来把把脉,我心里才踏实。”
次日,蓝玉便差遣府中得力的家仆,去请城中声名远扬的老大夫。
老大夫身着一袭灰色长袍,手持药箱,神色凝重地踏入凉国公府。
他来到徐婉儿面前,小心翼翼地为她把脉,手指轻轻搭在徐婉儿的脉搏上,双目紧闭,全神贯注地感受着脉象的细微变化。
蓝玉则在一旁焦急地来回踱步,目光紧紧地盯着老大夫的一举一动,大气都不敢出,额头也微微沁出了汗珠。
许久之后,老大夫缓缓睁开双眼,脸上绽放出一抹喜悦的笑容,说道:
“恭喜凉国公,贺喜凉国公夫人,夫人这是有喜啦!”
蓝玉闻言,瞬间呆立在原地,脸上的焦急瞬间被狂喜所取代。
他瞪大了眼睛,满脸难以置信的神情,急切地问道:
“大夫,您所言当真?婉儿真的有身孕了?”
老大夫捋了捋胡须,微笑着点头道:
“千真万确。从脉象来看,夫人已有两个月的身孕。
只是怀孕初期,身体难免会有些不适,这都是正常现象。
国公无需太过担忧,只需让夫人安心调养便可。”
蓝玉激动得眼眶泛红,眼眶中闪烁着晶莹的泪花。
他快步走到徐婉儿身边,小心翼翼地将她拥入怀中,声音略带颤抖地说道:
“婉儿,咱们要有孩子了!”
徐婉儿眼中同样闪烁着喜悦的泪花,她紧紧依偎在蓝玉的怀里,轻声说道:
“是啊,老爷。
这真是上天赐予我们最珍贵的礼物。”
蓝玉小心翼翼地搀扶着徐婉儿坐下,而后转向老大夫,满怀感激地说道:
“大夫,那就劳烦您开些调养身子的药方,务必让夫人和孩子都平平安安的。”
老大夫点头应允,随即提笔写下药方。
蓝玉接过药方,仔细叮嘱家仆去抓药,反复强调一定要用最好的药材。
待老大夫告辞离去后,蓝玉坐在徐婉儿身旁,轻轻地抚摸着她的肚子,脸上洋溢着幸福而满足的笑容:
“婉儿,你说咱们的孩子会是男孩还是女孩呢?
不管是男是女,我都要把这世间最好的一切都给她。”
徐婉儿看着蓝玉那兴奋不已的模样,眼中满是爱意,笑着说道:
“只要孩子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就好。
老爷,以后你可要多陪陪我们母子俩了。”
蓝玉用力地点点头,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与温柔,说道:
“那是自然。
以前我忙于朝堂之事,对你陪伴太少。
往后啊,我就守在你们身边,一步也不离开了。”
就在这时,蓝玉的好友常升听闻喜讯,兴高采烈地前来拜访。
一进府门,他便大声笑道:
“蓝兄,恭喜恭喜啊!
听闻嫂子有喜了,我这当叔叔的,可得好好准备一份厚礼。”
蓝玉满脸笑容地迎上前去,说道:
“常兄,快请坐。
这可真是天大的喜事。
你说,我马上就要当爹了,心里既激动又紧张。”
常升看着蓝玉那喜形于色的样子,不禁打趣道:
“瞧你这模样,都快被幸福冲昏头脑了。
不过,这确实是好事。
以后咱们的小侄子或者小侄女出生,咱们这群叔叔伯伯可都得宠着。”
三人正聊得热火朝天之时,外面突然传来家仆的通报声:
“老爷,宫里来人了。”
蓝玉和徐婉儿对视一眼,眼中均闪过一丝疑惑。蓝玉赶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衫,前去迎接。
只见一位身着华服的太监,手持圣旨,神色庄重地站在庭院之中。
太监见蓝玉出来,高声说道:
“凉国公蓝玉接旨!”
蓝玉立刻跪地,恭敬地说道:
“臣蓝玉接旨。”
太监缓缓展开圣旨,高声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闻蓝玉虽已辞官,却心系百姓,为废除丞相制度一事,向民众耐心解惑,赞朕之举,忠心可嘉。
特赐嘉奖,望蓝玉继续为大明之福祉,贡献心力。
钦此!”
蓝玉双手接过圣旨,说道:
“臣领旨谢恩。”
太监将圣旨递交给蓝玉后,笑着说道:
“凉国公,陛下对您可是赞赏有加啊。”
蓝玉微笑着回应道:
“多谢公公。
陛下圣明,臣不过是做了该做的事。”
送走太监后,蓝玉回到房中,将此事告知了徐婉儿和常升。
常升兴奋地说道:
“蓝兄,这可是双喜临门啊!
嫂子有喜,陛下又对你加以嘉奖。
看来,往后咱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蓝玉微微点头,心中感慨万千。
曾经,他在朝堂上纵横驰骋,为大明江山立下赫赫战功。
如今,他辞官在家,本以为会过上平静如水的生活。
未曾想,命运却为他带来了新的惊喜与挑战。
有了孩子,他对这个世界的眷恋与羁绊愈发深厚。
曾经那种仿若置身事外、以旁观者视角看待时代变迁的心境,已悄然远去。
他深切地明白,自已不仅要为国家的兴衰负责,更要为这个即将降临的小生命撑起一片安稳的天空。
蓝玉凝视着徐婉儿,眼神中满是坚定与温柔:
“婉儿,有了孩子,咱们的家就更加完整了。
我定会竭尽全力守护你们,让你们过上幸福无忧的生活。”
徐婉儿靠在蓝玉的肩头,轻声说道:
“我相信你,老爷。
咱们一家人,一定会一直幸福下去的。”
在凉国公府的庭院中,温暖的阳光透过繁茂的树叶缝隙,洒下一片片斑驳的光影。
蓝玉、徐婉儿和常升围坐在一起,畅想着未来的美好生活,欢声笑语在整个庭院中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