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府,这座大明王朝的权力中心,街头巷尾弥漫着浓郁的烟火气息。
废除丞相制度的消息,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层层涟漪,引得百姓们议论纷纷。
在热闹非凡的集市上,人来人往,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交织成一片。
一个卖菜的老者,正与顾客交谈着,他眉头紧皱,满脸忧虑地说道:
“听说了吗?
皇上把丞相制度给废除了,这往后啊,咱这日子还不知道会变成啥样呢。”
顾客是个年轻的后生,他挑了挑青菜,满不在乎地回应道:
“这有啥好担心的?
丞相在的时候,咱不也照样过日子。
再说了,皇上肯定有皇上的道理。”
老者瞪了后生一眼,说道:
“你懂啥!丞相可是辅佐皇上治理天下的,没了丞相,皇上能忙得过来吗?
这朝廷的事儿,怕是要乱套喽。”
后生撇了撇嘴,不以为然地说:
“您就别瞎操心了。皇上圣明,肯定早有安排。
说不定啊,这是好事呢。”
两人正说着,旁边一个说书的先生,猛地一拍惊堂木,大声说道:
“各位看官,今日咱就来讲讲这废除丞相制度的事儿。
想当初,那胡惟庸谋反,就是因为丞相权力太大。
如今皇上废除丞相,就是为了咱大明的江山社稷啊。”
周围的听众们纷纷点头,有人喊道:
“先生,您说得对。
可没了丞相,这朝廷的事儿到底咋弄啊?”
说书先生清了清嗓子,摇头晃脑地说道:
“这您就不知道了吧。
皇上打算设立六部,把丞相的权力分给六部。
这样一来,权力就分散了,谁也别想独揽大权。”
众人听了,议论纷纷。有的说这是个好主意,有的则还是心存疑虑。
而在应天府的勋贵府邸中,气氛则显得有些凝重。
魏国公徐辉祖正与几位勋贵好友在府中商议此事。
“这废除丞相制度,可不是一件小事啊。”
徐辉祖皱着眉头,一脸严肃地说道,
“皇上虽然英明神武,但没了丞相的辅佐,这朝堂之上的事儿,怕是要复杂得多了。”
曹国公李景隆点了点头,说道:
“是啊,咱们勋贵人家,一直都是朝廷的支柱。
这朝廷有了变动,咱们也得早做打算。”
这时,宋国公冯胜开口道:
“我看啊,这事儿对咱们未必是坏事。
丞相在的时候,权力太大,有时候咱们办事也得看他的脸色。
现在没了丞相,咱们直接跟皇上打交道,说不定还更方便呢。”
徐辉祖看了冯胜一眼,说道:
“冯兄,话可不能这么说。
皇上废除丞相,是为了加强皇权。
咱们勋贵人家,更要谨言慎行,别惹出什么麻烦来。”
众人听了,都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而此时,在凉国公蓝玉的府邸中,蓝玉正坐在庭院中,静静地听着家仆讲述外面的传闻。他的妻子徐婉儿坐在一旁,脸上满是担忧之色。
“老爷,外面都在议论废除丞相制度的事儿,您说这对咱们会不会有影响啊?”
徐婉儿轻声问道。
蓝玉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
“这事儿不好说。
不过,皇上既然做出了这个决定,肯定有他的考量。
咱们虽然已经辞官,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正说着,蓝玉的好友常升来访。常升一进门,就大声说道:
“蓝兄,你听说了吗?
皇上废除丞相制度了,这可是件大事啊!”
蓝玉微微一笑,说道:
“我已经听说了。
常兄,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常升坐了下来,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说道:
“我觉得这事儿对咱们勋贵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机遇嘛,就是没了丞相的掣肘,咱们在朝堂上或许能有更大的话语权。
挑战呢,就是皇上对咱们的要求肯定会更高了,咱们得更加小心谨慎。”
蓝玉点了点头,说道:
“常兄所言极是。
不过,我现在已经辞官,只想过些逍遥日子。
这朝堂上的事儿,就交给你们这些还在朝中的人去操心吧。”
常升看着蓝玉,笑着说道:
“蓝兄,你可别这么说。你虽然辞官了,但你的威望还在。
说不定哪天皇上又想起你,让你出山呢。”
蓝玉摆了摆手,说道:
“我可不想再卷入朝堂的纷争了。
现在这样挺好的,每天能和家人在一起,逍遥自在。”
众人正说着,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蓝玉的家仆匆匆跑进来,说道:
“老爷,外面有几个百姓,说是想问问您对废除丞相制度的看法。”
蓝玉微微一愣,没想到自已一个辞官之人,竟然还会被百姓关注。
他想了想,说道:“让他们进来吧。”
不一会儿,几个百姓走进了庭院。
为首的是一个中年男子,他看到蓝玉,连忙恭敬地行了一礼,说道:
“凉国公,我们听闻您曾经为朝廷立下赫赫战功,对朝廷之事也颇有见解。
如今皇上废除丞相制度,我们百姓都有些担心,所以特来向您请教。”
蓝玉看着他们,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说道:
“大家不必客气。都起来吧。
这废除丞相制度之事,我也只是略知一二。
不过,我相信皇上这么做,一定是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为了百姓们能过上更好的日子。”
中年男子点了点头,说道:
“凉国公,我们也相信皇上。
只是这没了丞相,朝廷的事儿会不会变得更复杂啊?
我们老百姓,就怕日子过得不安稳。”
蓝玉说道:
“皇上已经打算设立六部,将丞相的权力分散开来。
这样一来,权力相互制衡,朝廷的运作只会更加公正、高效。只要大家各司其职,遵守朝廷的律法,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百姓们听了蓝玉的话,都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其中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说道:
“凉国公,您说得对。
我们就是听了太多外面的传闻,心里有些没底。
听您这么一说,我们就放心多了。”
蓝玉笑着说道:
“大家放心吧。
皇上是圣明之君,一定会带领我们大明走向繁荣昌盛的。”
百姓们又和蓝玉聊了一会儿,便告辞离开了。
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蓝玉心中感慨万千。虽然自已已经远离朝堂,但百姓们对自已的信任,让他深感责任重大。
在应天府的街头巷尾,关于废除丞相制度的议论仍在继续。
有人担忧,有人期待,但无论如何,大明王朝都已经踏上了一条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