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四年九月,京城的秋意渐浓,凉风拂过街道,卷起几片落叶,却掩不住城中因会试而沸腾的热闹气氛。
街道上,车马喧嚣,行人如织,尤其是那些从外地赶来参加会试的学子们,个个神情凝重,步履匆匆,仿佛背负着千斤重担。
“哎,王兄,你可听说了吗?
这次会试可是刘伯温最后一次主持了!”
一名身着青衫的年轻学子拍了拍身旁同伴的肩膀,语气中带着几分紧张与兴奋。
被称为“王兄”的男子年约二十出头,眉目清秀,闻言眉头微皱,点了点头:
“是啊,李兄,我也听说了。
刘大人这次怕是要出些难题,咱们可得小心应对。”
李兄叹了口气,摇头道:
“可不是嘛!前些日子的府试已经够难了,这次会试怕是更难。
我家中托人找了位大儒,专门给我讲解了些冷门经义,可即便如此,我心里还是没底。”
王兄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羡慕,苦笑道:
“李兄家中果然有门路,像我这样的,只能靠自已苦读,学院里的导师虽好,但毕竟精力有限,哪能一一指点?”
两人正说着,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笑声。
回头一看,只见几名衣着华贵的学子正聚在一起,神情轻松,谈笑风生。
“张兄,你家中可是请了那位有名的陈大儒?
听说他可是刘伯温的门生,这次会试的考题,他怕是能猜中几分吧?”
一名身着锦袍的学子笑着问道。
被称为“张兄”的男子微微一笑,摆了摆手,故作谦虚道:
“哪里哪里,陈大儒不过是略加指点,能否猜中考题,还得看运气。”
另一名学子闻言,拍了拍张兄的肩膀,笑道:
“张兄谦虚了!有陈大儒指点,这次会试你必定高中,到时候可别忘了提携我们这些兄弟啊!”
张兄哈哈一笑,眼中满是自信:
“那是自然,咱们兄弟一场,有福同享!”
李兄和王兄远远看着这群人,神色复杂。
李兄低声叹道:
“这些人,家中非富即贵,请得起大儒指点,咱们这些寒门子弟,哪能比得上?”
王兄沉默片刻,苦笑道:
“是啊,这世道,从来都是如此。
咱们只能靠自已,多读些书,多记些经义,或许还能有一线希望。”
两人正说着,忽然听到前方传来一阵喧哗声。
抬头一看,只见一群学子正围在一家书铺前,争相购买一本厚厚的书册。
“这是什么书?怎么这么多人抢?”
李兄好奇地问道。
王兄踮起脚尖,仔细看了看,忽然眼前一亮:
“那是《冷门经义辑录》!
听说里面收录了许多偏门、冷门的经义,正是这次会试的热门参考书!”
李兄闻言,顿时急了:
“那咱们也得赶紧买一本!
晚了可就没了!”
两人挤进人群,好不容易才抢到一本。
李兄捧着书,如获至宝,脸上满是欣喜:
“有了这本书,咱们的胜算可就大了!”
王兄却皱了皱眉,低声道:
“李兄,这书虽好,但咱们也得有足够的时间去研读。
离会试只有不到半月了,怕是来不及啊。”
李兄闻言,脸上的喜色顿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抹焦虑:
“是啊,时间紧迫,咱们得抓紧了!”
两人正说着,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一声冷笑:
“哼,这些寒门子弟,以为买本书就能高中?
真是可笑!”
李兄和王兄回头一看,只见一名身着华服的年轻学子正站在他们身后,脸上满是不屑。
他身旁还站着几名同样衣着光鲜的学子,个个神情倨傲。
“你们这是什么意思?”
李兄忍不住问道。
那名华服学子嗤笑一声,道:
“什么意思?
你们这些寒门子弟,没门路、没资源,光靠几本书就想考中会试?
简直是痴人说梦!”
王兄闻言,脸色一沉,正要反驳,却被李兄拉住了。李兄低声道:
“王兄,别跟他们一般见识,咱们还是赶紧回去读书吧。”
王兄点了点头,强压下心中的怒火,跟着李兄离开了书铺。
两人走后,那名华服学子冷笑一声,对身旁的同伴道:
“这些寒门子弟,真是不自量力。
咱们有家中支持,有大儒指点,这次会试,必定高中!”
他的同伴们纷纷点头附和,脸上满是自信。
与此同时,京城的另一条街道上,几名寒门学子正聚在一家小茶馆中,低声讨论着会试的考题。
“听说这次会试的考题会很难,咱们可得小心应对。”
一名年约二十的学子低声说道。
另一名学子叹了口气,道:
“是啊,咱们这些寒门子弟,没门路、没资源,只能靠自已苦读。
可即便如此,怕是也难以应付那些偏门、冷门的考题。”
“别灰心!”
一名年纪稍长的学子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道,
“咱们虽然条件不如那些富家子弟,但只要努力,未必没有机会!”
“对!咱们不能放弃!”
其他学子纷纷附和,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茶馆的角落里,一名年约四十的中年男子静静地听着这些学子的讨论,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他正是这家茶馆的老板,年轻时也曾参加过会试,可惜未能高中。
如今看到这些年轻的学子们为了梦想而努力,他不禁感慨万千。
“年轻人,有梦想是好事啊……”
老板低声喃喃道。
就在这时,茶馆外忽然传来一阵喧哗声。
老板抬头一看,只见几名官差正押着一名衣衫褴褛的男子从街上走过。那男子满脸憔悴,眼中满是绝望。
“那是谁?”
一名学子好奇地问道。
老板叹了口气,低声道:
“那是个落第的举人,因屡试不中,家中贫困,如今只能靠乞讨为生。”
学子们闻言,纷纷沉默了下来。
他们知道,这就是科举之路的残酷。
一旦落第,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咱们……一定要努力,绝不能落到这般田地!”
一名学子握紧拳头,低声说道。
其他学子纷纷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会试的日子终于来临,京城的街道上,学子们纷纷赶往考场。
他们的脸上,有的满是自信,有的则是忐忑不安。而那些寒门子弟,虽然条件艰苦,但他们的眼中,却闪烁着不屈的光芒。
“王兄,咱们一定要加油!”
李兄握紧拳头,对身旁的王兄说道。
王兄点了点头,眼中满是坚定:
“是啊,咱们不能放弃!”
两人相视一笑,迈步走进了考场。
考场外,那些富家子弟们依旧谈笑风生,仿佛胜券在握。
而那些寒门子弟,则默默地在心中为自已打气。
“这世道,从来都是不公平的……”
一名寒门学子低声喃喃道,“但咱们,绝不能放弃!”
会试的钟声敲响,京城的喧嚣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肃穆。
而在考场外,京城的秋意依旧浓烈,凉风拂过,卷起几片落叶,仿佛在为这些学子们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