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开局辞官老子不干了 > 第90章 暗潮流动

随着冬季的寒风呼啸而至,应天府的大街小巷弥漫着一股别样的气息。

街头巷尾,百姓们交头接耳,谈论的话题无一不是关于那声势浩大的琉璃生意。

这几日,应天府的主干道上,一支支庞大的车队鱼贯而入。

膘肥体壮的骏马嘶鸣着,奋力拉动着满载银两的马车,车轮在石板路上留下一道道沉重的辙印。

每一辆马车上都堆满了木箱,箱中装满了白花花的银子,在冬日的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芒。

“我的个老天爷呐,这得是多少钱啊!”

一位卖菜的老汉,手搭凉棚,望着这一眼望不到头的车队,嘴巴张得老大,满脸的惊愕与震撼。

“听说都是琉璃生意赚来的,这琉璃,咋就这么值钱呢!”

旁边一位年轻的伙计也凑过来,眼中满是羡慕。

“这可是陛下的生意,有凉国公蓝玉操持,能不赚大钱嘛!”

一位身着长衫的读书人,摇头晃脑地说道,言语间带着几分敬畏。

车队浩浩荡荡地驶向蓝玉的凉国公府邸,引得无数百姓驻足围观。

一时间,整个应天府都沸腾了起来,人们纷纷猜测着这一趟究竟运来了多少财富。

与此同时,朝堂之上,大臣们也在私下议论纷纷。

那些平日里自视甚高的官员们,此刻脸上都露出了复杂的神情。

有的满脸羡慕,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

有的则是嫉妒得脸色铁青,却又敢怒不敢言。

毕竟,他们都清楚,这琉璃生意背后站着的是朱元璋,蓝玉不过是台前的执行者罢了。

“哼,蓝玉这小子,不过是运气好罢了,竟能搭上陛下这趟顺风车!”

一位老臣低声嘟囔着,眼中满是不甘。

“是啊,咱们辛辛苦苦为官多年,还比不上他这一桩生意赚得多!”

另一位大臣附和道,语气中带着浓浓的酸味。

然而,这些议论也只能在私下里说说,一旦被朱元璋知晓,那可是大不敬之罪。

在凉国公府邸内,蓝玉正忙碌地筹备着季度分红大会。

他身着一袭华丽的锦袍,腰间束着一条镶嵌着宝石的玉带,整个人显得意气风发。

往日里,他驰骋沙场,威风凛凛;

如今,在这商场之上,他同样游刃有余。

“国公爷,各地的经销商都已到齐,正在前厅等候。”

一位管家模样的人匆匆走来,恭敬地说道。

“好,我这就过去。”

蓝玉微微点头,迈着沉稳的步伐向前厅走去。

前厅内,气氛热烈而又紧张。

来自各地的经销商们围坐在一起,虽然表面上谈笑风生,但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他们都清楚,今天的分红,将决定他们这一季度的收获。

“诸位久等了!”

蓝玉大步走进前厅,洪亮的声音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凉国公,您可算来了,我们都盼着这一刻呢!”

一位身材魁梧的富商连忙起身,满脸堆笑地说道。

“就是就是,凉国公,快给我们讲讲,这次我们能分多少?”

另一位操着南方口音的商人也急切地问道。

蓝玉微微一笑,抬手示意众人安静。

他走到一张摆满账本的桌子前,拿起一本账本,清了清嗓子说道:

“诸位,此次琉璃销售成绩斐然,第一波销往各地的琉璃,总销售额高达240万两白银!”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经销商们纷纷倒吸一口凉气,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

“240万两!我的天哪,这简直是天文数字!”

一位西域的商人激动地站起身来,双手挥舞着,眼中满是狂喜。 蓝玉接着说道:

“其中,西域地区的销售额最为突出,高达130万两,占据了这次的大头。

按照我们之前签订的合同,所有销售利润五五分成,也就是说,这次各位能分得的银两高达120万两!”

“太好了!”

“太棒了!”

经销商们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纷纷站起身来,欢呼雀跃。

有的甚至激动得热泪盈眶,紧紧握住身旁人的手,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

“凉国公,您可真是我们的财神爷啊!”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商人,眼含热泪,走到蓝玉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

“是啊,蓝大人,要不是您牵线搭桥,我们哪能有这么好的机会!”

其他商人也纷纷附和道,对蓝玉的推崇之情溢于言表。

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分红仪式正式开始。

管家们抬着一箱箱的银子,按照账本上的记录,逐一发放给各位经销商。

每一位经销商在接过银子的那一刻,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仿佛这一箱箱银子就是他们通往财富巅峰的钥匙。

分红结束后,经销商们迫不及待地将自已获得巨大利润的消息传了出去。

这个消息就像一阵旋风,迅速席卷了整个商界。

人们这才真正意识到,与蓝玉合作,搭上皇家的路子,是多么明智的选择。

以往那些对这些经销商们百般刁难的官员,此刻也都纷纷转变态度,以礼相待。

毕竟,谁也不想得罪这些财神爷,更不想得罪背后的朱元璋和蓝玉。

而这一切,都被朱元璋看在眼里。

当他得知这一季度的分红就高达120万两时,心中的喜悦简直无法言表。

再加上之前拍卖经销权所得的200万两,他手中已经掌握了320万两的巨额财富。

更重要的是,琉璃生意是一个持续的收益,按照目前的趋势,就算后面销售有所减少,每个季度也至少有50万两的进账,一年下来,稳定的收入就有200万两。

“哈哈哈哈,好!好得很呐!”

朱元璋坐在奉天殿的龙椅上,放声大笑。

他的脸上洋溢着自信与满足,仿佛看到了大明繁荣昌盛的未来。

“陛下,这琉璃生意如此成功,全赖陛下英明决策,以及凉国公的悉心操持。”

一旁的太监满脸谄媚地说道。

“嗯,蓝玉这小子,确实干得不错。”

朱元璋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不过,这一切才刚刚开始。咱大明的繁荣,还得靠更多这样的生意。”

此时,距离年关越来越近,整个应天府都沉浸在一片喜庆的氛围中。

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忙着采购年货,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

而朱元璋的心中,却在谋划着一件大事——推行高薪养廉。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