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李善长被打入大牢,整个朝堂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与恐慌之中。
朱元璋坐在奉天殿的龙椅上,目光冷峻地扫视着空旷的大殿,心中盘算着如何将这场肃清行动推向高潮,以彻底铲除朝堂上的潜在威胁。
“来人,宣翰林院学士拟旨,咱要将这胡惟庸逆党的罪行昭告天下,让万民都知晓这些逆臣贼子的丑恶行径!”
朱元璋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几日后,一份名为《昭示奸党录》的布告张贴在了应天府的大街小巷。
上面详细罗列了胡惟庸及其党羽的种种罪行,从谋反篡位的狼子野心,到结党营私、贪污受贿的累累恶行,一桩桩,一件件,触目惊心。
百姓们围在布告前,指指点点,议论纷纷,脸上满是震惊与惶恐。
“这胡惟庸,平日里看着威风凛凛,没想到竟是这般狼心狗肺!”
一个中年汉子皱着眉头, spit 着唾沫说道。
“是啊,还有这李善长,听说也是和他勾结在一起,这些当官的,真是没一个好东西!”
旁边一个老者摇头叹息,眼中满是失望。
而在朝堂之上,这份《昭示奸党录》更是掀起了轩然大波。
大臣们看着布告上一个个熟悉的名字,有的暗自庆幸自已尚未被牵连,有的则战战兢兢,生怕下一个就轮到自已。
“陛下,这《昭示奸党录》一经发布,天下百姓都已知晓逆党的罪行。
但臣以为,仍有一些漏网之鱼隐藏在朝堂之中,不可不查。”
涂节跪在地上,眼中闪烁着讨好的光芒,自从在这场风波中崭露头角后,他越发积极地在朱元璋面前表现自已。
朱元璋微微点头,目光如鹰隼般扫过群臣:
“嗯,你所言极是。
咱岂能容忍这些逆贼继续潜伏在朝堂,妄图颠覆咱的江山。
诸位爱卿,若有知晓逆党线索者,即刻上报,不得隐瞒!”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一阵骚动。
一些大臣们开始交头接耳,眼神中充满了犹豫和恐惧。
而另一些人则趁机站出来,开始检举揭发平日里与自已有嫌隙的官员。
“陛下,臣有本奏!”
一个年轻的官员突然站了出来,他的脸上带着一丝紧张,但更多的是兴奋。
“臣听闻,吏部侍郎赵文与胡惟庸旧部素有往来,平日里还时常在私下里抱怨陛下的政策,恐怕心怀不轨。”
朱元璋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他狠狠地瞪着那个被检举的方向,仿佛能看穿一切:
“竟有此事?
来人,即刻将赵文缉拿归案,严加审讯!”
随着这一声令下,朝堂上的气氛愈发紧张。
越来越多的官员被牵连出来,每天都有新的名单呈到朱元璋的面前。
而每一份名单,都意味着又有一批官员将面临灭顶之灾。
在大牢之中,李善长蜷缩在角落里,面容憔悴,眼神空洞。
曾经的他,是朝堂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左丞相,风光无限;
如今却沦为阶下囚,等待着未知的命运。
“李善长,你可知罪?”
狱卒打开牢门,大声喝道。
李善长缓缓抬起头,苦笑一声:
“我何罪之有?
不过是陛下想要我死罢了……”
他的声音沙哑,充满了绝望。
与此同时,朱元璋正在宫中与几位心腹大臣商议如何处置那些被牵连的权臣勋贵。
“陛下,这些权臣勋贵,手握重权,党羽众多,若不彻底铲除,恐日后生乱。”
一位老臣忧心忡忡地说道。
朱元璋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
“咱也深知此事的严重性。
这些人,平日里仗着自已的权势,为所欲为,全然不把咱的江山社稷放在眼里。
如今既然被牵连进来,就绝不能姑息!”
“陛下圣明!”
大臣们纷纷跪地,齐声附和。
于是,一场血腥的杀戮在应天府悄然展开。
几十家权臣勋贵的府邸被官兵团团围住,一时间,哭喊声、求饶声不绝于耳。
那些平日里威风八面的权贵们,此刻纷纷沦为阶下囚,往日的荣华富贵瞬间化为泡影。
在刑场上,李善长被押到了断头台前。
他的眼神中不再有恐惧,只有深深的无奈和悲哀。
“李善长,你走到今天这一步,可曾后悔?”
监斩官冷冷地问道。
李善长抬起头,望向天空,长叹一声:
“悔?
从踏入这朝堂的那一刻起,就已身不由已。
今日之果,皆是往日之因啊……”
随着刽子手的大刀落下,李善长的生命就此终结。
而他的死,也仅仅只是这场杀戮的一个缩影。
在这场风暴中,无数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朝堂上的官员们人人自危,每日上朝都如同奔赴刑场一般,生怕自已一去不回。
“陛下,此次肃清逆党,虽已取得重大成果,但臣担心,如此大规模的杀戮,恐会引起朝堂动荡,民心不稳。”
一位大臣小心翼翼地进谏道。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神色凝重。
他深知,这场大狱虽然铲除了许多潜在的威胁,但也让朝堂元气大伤。但他更清楚,为了大明江山的长治久安,有些牺牲是必要的。
“咱也并非嗜杀之人,但这些逆贼,妄图颠覆我大明江山,咱绝不能手软。
至于朝堂和民心,还需诸位爱卿共同努力,安抚百姓,稳定朝局。”
朱元璋的声音虽然低沉,但却充满了力量。
大臣们纷纷跪地领命,然而,他们的心中却依旧充满了忧虑。
这场胡惟庸大狱,虽然看似已经接近尾声,但它所带来的影响,却如同涟漪一般,在大明的朝堂和民间久久回荡,难以消散。
此后的日子里,朱元璋开始着手整顿朝堂,重新选拔任用官员。
他希望通过这些举措,能够让大明的朝堂焕然一新,不再被那些心怀不轨之人所玷污。
在一个寂静的夜晚,朱元璋独自一人站在皇宫的城楼上,望着灯火辉煌的应天府,心中感慨万千。
他想起了自已从一个放牛娃一步步走到今天的艰辛历程,想起了那些为了大明江山而付出生命的兄弟们。
他深知,自已肩负的责任重大,为了守护这片江山,他不惜一切代价。
“但愿,这一切的牺牲都是值得的……”
朱元璋喃喃自语道,他的眼神中,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