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蓝玉接到陪同太子朱标考察迁都事宜的重任后,便全身心地投入到准备工作当中。
他深知此次出行意义非凡,容不得半点马虎,而首要任务便是改造出行的马车。
蓝玉来到工匠们的作坊,只见里面摆满了各种工具和木料,工匠们正忙碌地穿梭其中。他看着那一辆辆原本普通的马车,眉头微皱,心中暗自思量:
如今这马车皆是硬连接,在平坦的官道上行驶倒还无妨,可一旦出了城,去往那些偏远之地,道路崎岖难行,颠簸必然会让人苦不堪言,尤其是太子同行,更得保证舒适与安全。
想到这里,蓝玉朝着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匠招了招手,那老工匠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快步走了过来,恭敬地说道:
“国公爷,有何吩咐?”
蓝玉拍了拍他的肩膀,指着马车说道:
“老陈啊,咱这次出远门,这马车得好好改造一番。
我琢磨着做个避震器,你可有什么想法?”
老陈挠了挠头,面露难色:
“国公爷,这避震器,小的倒是头一回听说。
不过,咱可以试试在车轮和车厢之间加些软物,兴许能有点效果。”
蓝玉微微摇头,说道:
“我想的可不只是加些软物这么简单。
咱能不能弄个装置,让车轮和车厢之间不是硬邦邦地连着,能有点缓冲的余地?”
这时,旁边一位年轻的工匠凑了过来,好奇地问道:
“国公爷,您说的缓冲余地是啥样的?
小的不太明白。”
蓝玉笑了笑,随手拿起一根木棍,在地上比划起来:
“你们看,就好比这个,车轮在走的时候,会上下起伏,要是有个东西能随着它的起伏,把震动给化解了,那车厢里的人不就不会那么颠了吗?”
工匠们围拢过来,纷纷点头,可脸上还是带着疑惑。
老陈沉思片刻,说道:
“国公爷,您的意思是弄个像弹簧一样的东西?
可这弹簧,咱上哪找去啊?”
蓝玉眼睛一亮,说道:
“老陈,你说到点子上了
!虽然咱没有现成的弹簧,但是可以想办法用其他材料来代替。
比如用竹子,把它削成薄片,弯成弧形,再用绳索固定起来,看看能不能起到类似弹簧的作用。”
工匠们一听,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立刻行动起来。
他们找来了竹子,按照蓝玉的吩咐,将竹子削成薄片,再小心翼翼地弯成弧形。
可在固定的时候,却遇到了难题。绳索总是固定不牢,稍微一受力就松开了。
蓝玉皱着眉头,仔细观察着,突然说道:
“咱们不能光用绳索,得在竹子片上打孔,用木楔子把它们固定住。
这样既能保证连接牢固,又能让竹子片有一定的活动空间。” 工匠们依言而行,果然成功地将竹子片固定好了。
他们将做好的避震装置安装到马车上,然后找了一段崎岖的小路进行测试。
蓝玉亲自坐在车厢里,感受着马车的震动。
虽然还是有些颠簸,但比起之前已经好了很多。他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
“不错,有了这个避震器,出行就舒服多了。
不过,还得再改进改进,让它更完美。”
就在蓝玉忙着改造马车的时候,徐婉儿得知自已即将随夫君出远门,心中既兴奋又期待。
她找到蓝玉,眼中闪烁着光芒,说道:
“老爷,听说咱们要出远门,真的吗?”
蓝玉看着妻子那兴奋的模样,笑着说道:
“是啊,这次咱们要去西安,路途遥远,你可得做好准备。”
徐婉儿微微撅起嘴,说道:
“我才不怕呢!
我早就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了。
从小到大,我都没出过几次远门,这次终于有机会了。”
蓝玉轻轻摸了摸她的头,说道:
“这次出行,不光你能领略外面的美景,咱们的两个孩子也能有更多接触外面世界的机会。
俗话说读万遍书不如行万里路,在这次的出行路上,他们也能体会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
徐婉儿眼睛一亮,说道:
“真的吗?
那太好了!
我还担心孩子们会不适应呢。
不过,有你在,我就放心了。”
说着,她又有些担忧地问道:
“老爷,这次出行,会不会有什么危险啊?”
蓝玉轻轻握住她的手,安慰道:
“不用担心,我已经做好了周全的准备。
而且,还有太子殿下同行,身边也有不少亲兵保护,不会有什么危险的。
你就安心跟着我,好好享受这次旅程吧。”
徐婉儿点了点头,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我这就去给孩子们收拾行李,让他们也做好准备。”
蓝玉看着妻子离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温暖。
他知道,这次出行,不仅仅是为了完成考察任务,也是一次难得的与家人共度时光的机会。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蓝玉和工匠们继续对避震器进行改进,力求让马车更加舒适。
而徐婉儿则忙着为一家人准备行李,她精心挑选着衣物、用品,每一样都考虑得十分周到。
两个孩子也兴奋不已,整天缠着蓝玉问东问西,对即将到来的旅程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