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辽的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
十三部族首领齐聚北辽王庭。
众人进入议事厅,依次落座后,耶律洪基开口道:“如今本王欲大力推广开垦农田耕种,诸位意下如何?”
脱脱不花部族首领缓缓站起身来,神色恭敬地抱拳施礼道:“尊敬的国主,我所统领的部落子民大多是以畜养、打猎为生。对于这耕种之事,恐怕实在是难以推行。”
随着他话音落下,其他几个部族的首领们也都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并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就在此时,人群之中忽然走出了那位年轻的三部首领。
朗声说道:“敬爱的国主大人,依在下之见,这耕种之举实乃大有可为!诚然,我们这些部落之人长久以来都习惯于从事畜牧产业。然而近些年来,气候变得愈发多变无常,畜牧的产量也因此极不稳定。但若是能够成功开展耕种,待到收获之时,便会有充裕的粮食储备。如此一来,即便遭遇灾荒之年,我们族民也无需为粮食发愁。”
众人闻得此言,不禁面面相觑,随后皆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当中。
过了好一会儿,八部首领才皱着眉头开口说道:“话虽如此,但是要想开垦出大片的农田,就必须要有水源充沛的土地才行啊。可咱们居住的地方周围,并不是每一处都适合用来耕种的呀。”
一直端坐在王座之上的北辽耶律洪基听到这里,微微露出了一抹笑容。
他轻抬右手,缓声说道:“诸位爱卿所担忧的这个问题,寡人早已有所考虑。我们可以大兴水利工程,引来河流、渠道中的水来灌溉那些新开垦的农田嘛。”
这时,一直坐在一旁的宇文拓缓缓地站了出来。
他的出现,犹如一道惊雷,惹得众首领纷纷警觉起来。
众首领纷纷拔出弯刀,寒光闪烁,严阵以待。
有人对着耶律洪基骂道:“国主大人,这里为什么有个汉人在此?”
“我认识此人,他就是大汉护国大将军宇文拓。”另一个首领说道。
“他就是宇文拓?”有人质疑道,“耶律洪基,难怪你要劝我们学习耕作,原来你早就和汉人沆瀣一气。”
“今日莫非是鸿门宴,耶律洪基,我马哈木立誓,我瓦剌与你势不两立。”
耶律洪基哈哈大笑起来。
“众位莫急,且先听我一言。”
马哈木愤怒的说道:“你还有什么好说的,今日算我们栽了,但我的子孙必会为我报仇。”
耶律洪基:“马哈木你坐下,今日无人会伤害你们。”
“我来给大家介绍,这位原是大汉护国大将军宇文拓。”耶律洪基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自豪,“现在是我北辽国师,孤的结义安达。”
宇文拓向前一步,给众人打招呼:“各位首领,在下宇文拓,北辽国师。”
众人一愣,早听说王庭来了位了不起的国师。
只是所有人都没想到居然会是汉朝的护国大将军。
而且他只身一人,未穿甲胄,身上连把剑都没带。
眼神清澈,一脸从容的笑着,似乎没有敌意。
众人的戒心似乎也放下一些。
马哈木轻蔑的问道:“你就是宇文拓?你不是汉朝护国大将军嘛?来这干嘛,莫不是他们不要你了。”
耶律洪基严肃的说道:“马哈木,注意你的语气。这是我的安达。”
一边说着,一边死死的盯着马哈木,眼神中满是冰冷。
“安达他帮助永熙皇帝登基,平南越,战西夏,天下之人谁不知。”
“可如今皇帝怕他功高震主,想要害他。”
“不顾他身受重伤,反而催他出战,还要克扣他的粮草。”
“安达被逼之下转投我北辽,难不成,我北辽会像永熙皇帝一样小心眼。容不下英雄。”
马哈木仇恨的看着宇文拓:“可是你不要忘了,我们多少族人都是死在他的手里。”
宇文拓平缓的说道:“这位大汗,所谓各为其主。战场之上,刀剑无眼。”
“大家为了国家而战,都是真正的英雄,大汗这么说,莫不是有些轻贱他们付出。”
“如今我宇文拓诚心来投,难不成诸位怕我不成。”
马哈木紧握刀柄:“怕你?小子,有本事出去和我大战三百回合。”
呼延律大笑起来:“马哈木,你的能耐还是算了,就连我都不是国师的对手。”
马哈木脸色瞬间有些难看:“呼延律,你?”
呼延律:“我与国师大战不到十回合就败了,你觉得你能撑几个回合。”
马哈木看着如黑塔一般的呼延律,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恐惧。
呼延律是北辽第一猛将,实力不容小觑。
宇文拓轻而易举就胜过他。
若换成自已,恐怕会败的更快。
但是他依然嘴硬:“我还是不能相信一个汉人。”
呼延律感激的说道:“国师率兵将我们尽数困死在山谷之内,若是出手,恐怕三十万北辽儿郎此时都已归天了。”
“但是国师不仅放我们的人回来,还让我们将粮食带回来。”
“否则这个冬天,我们又有多少族人要被饿死。”
“如今他还要教我们种植农物,让我们的族人再不怕寒冬到来。”
“这样的胸襟胆魄,天下又有几人能及。”
“我呼延律发誓,任凭国师驱使,绝无二心。”
耶律洪基看向宇文拓,满脸信任:“孤也相信国师的诚意。让我们听听国师怎么说。”
宇文拓平静的说道:“陛下,各位首领,这耕作还有诸多好处。”
“其一,耕种使得百姓定居于一地,便于管理与防御外敌。不像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易受外敌突袭。”
“其二,农耕能促进各类工具发展,比如犁具的改进,水车的创造,这些器具不仅用于农事,还可启发其他行业的创新。”
“其三,粮食充足则人口增多,人口增多则兵源广,军队强大,国家自然稳固。”
“且农作物种类繁多,可根据土地不同情况选择种植,并非一定要大片水源充沛之地才可。像粟米耐旱,豆类固氮养土。我们可以先尝试小规模耕种,积累经验后再逐步扩大规模。”
宇文拓的一番言论让众人眼前一亮,大家交头接耳低声讨论起来,耶律洪基更是不住地点头,眼神中满是赞许之色。
众人讨论良久,分析着其中的利害。
其实他们未尝没有想过要学习汉人一样耕作土地。
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每年因为寒冬而饿死的族人。
何况,北辽南下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粮食不够。
需要从南方掠夺一些回来。
既然自已可以种植,那么自家的儿郎也可以免于战争之苦。
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终于,只见马哈木缓缓地站起身来,满脸恭敬之色,双手抱拳向宇文拓施礼道:“国师大人所言极是,此提议甚合情理,我等愿亲身尝试这耕种之事。”
“刚刚言语多有冒犯,还请国师不要与我等一般计较。”
“只是,我们这些常年驰骋于草原之上的粗野之人,对农事可谓一窍不通啊!”
“还望国师您能不吝赐教,多多予以指点才好。”
其他首领们见马哈木带头表态,亦纷纷起身应和起来,表示赞同之意。
一时间,营帐内气氛热烈非凡。
宇文拓面带微笑,向着众人拱手回礼,和声说道:“诸位大可放心,本国师自当妥善安排人手,专程前往各位所在之部落进行教导传授。”
闻听此言,耶律洪基不禁喜出望外,爽朗大笑一声,高声说道:“既然如此甚好,那么此事就这般定下来啦!各部落需精心挑选出身体强壮、头脑灵活之人,跟随国师所派手下认真学习耕种之技巧。而所需各类物资,则全部交由王庭统一进行合理调配与发放。”
自此之后,整个北辽地区从上至下齐心协力,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这场前所未有的耕种事业之中。
宇文拓更是亲力亲为,亲自率领着一群精通农事的汉人不辞辛劳地奔赴各个部族。
他们仔细勘察地形地貌,精心选择适宜开垦种植之地;而后又热火朝天地挥动农具,奋力翻动土地,使之变得松软肥沃。
虽然大家都干劲十足,但无奈时令已近寒冬,气候渐寒,实在不宜即刻播种。
因此,众人只得暂时停下手中农活,耐心等待来年春暖花开之时,再行播种。
而宇文拓在北辽王庭的地位也愈加稳固。
耶律洪基更是时不时就要找他来一起喝酒。
二人喝酒之时,宇文拓又将南宫燕想到的教学、冶铁、通商等各项细则和他谈起。
耶律洪基越听越觉南宫燕聪慧过人,心中泛起强烈的好奇。
他对宇文拓道:“安达,朕对你的夫人甚是佩服,很想要见她一面。”
宇文拓面露犹豫之色,回道:“陛下,内子不过一普通女子......”
耶律洪基笑道:“安达不必多虑,你与我是兄弟,为兄只是仰慕弟妹的才华,想要当面请教一番。”
宇文拓笑了笑:“好!”
不久,南宫燕被带入宫中。
她一身素衣,却难掩气质不凡。
耶律洪基见她前来,眼中闪过惊艳。
南宫燕行礼毕,举止落落大方。
耶律洪基询问起各种事宜,南宫燕一一作答,条理清晰。
她话语间展现出的独特见解令耶律洪基大为赞赏。
不知不觉间,天色渐晚,耶律洪基仍意犹未尽。
最后只能不舍地让南宫燕离去,心中暗叹世间竟有如此奇女子。
(刚开的新书,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这本书确实构思很久,其中明显暗线铺了不少。很希望能按照之前的大纲完结。希望大家多多点点催更,给个五星书评。在这里感谢大家啦。)
PS:想名字太难了,希望可以集思广益,大家自创一些人物名字、背景。我会想办法把他融入到小说之中。算是一个养成类游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