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近日风云变幻,局势动荡不安。
裴清怜夜闯蒋府的次日清晨,
京兆府的差役们便闯入定北王府要拿人。
而此时,定北王宇文拓的出殡仪式正在进行,灵柩缓缓前行,文武百官们身着素服,神情肃穆,默默为这位忠臣送行。
面对这一群不速之客,定国公宇文城正愁着一肚子没处发呢。
直接叫上家丁手持长棍就和衙役打了起来。
任凭百官怎么拦都拦不下来。
定北王府的家丁可都是前线退下来百战余生的老兵。
打这几个不入流的衙役仿佛老叟戏顽童一般。
一时间,府内喊骂声四起,喊的是家丁。
骂的就是衙役,所有到场的衙役都被打的筋断骨折,浑身上下没有一寸好肉。
被一群家丁当街拖着扔回京兆府衙。
京兆府尹刘明通看着满地打滚的衙役们也是头疼。
本以为宁安侯不在,拿一个裴清怜不成问题。
何况这还是宫里那位给的旨意。
谁想到定国公居然如此嚣张,当众就把他的人打成这样。
既然定国公是因为打扰了定北王的丧仪才出手的,那他晚上在上门拿人便罢了。
可是还不等晚上,宁安侯的军报就已送到兵部。
南境刚刚收回的三城还在修补防御工事。
而段庆明在得知宇文拓战死北境后,再次集结重兵,企图再次夺回三城。
宁安侯虽然写的都是南境的军情紧急,但言外之意都是让裴清怜速速返回南境。
面对国家边防这样的大事,夜闯官员府邸的事情瞬间变得微不足道。
兵部不敢拖延,至今给了裴清怜一纸文书,放她出京回南境去了。
京城的街道上,人们议论纷纷。
大多是对京兆府的行为感到愤怒。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
百官们神情肃穆,整齐地列立于大殿之上,目光始终聚集在一侧。
魏国公久不上朝,定国公早已卸甲归田,庆国公虽然时常上朝,却也从没有这么严肃过。
这三人站在一侧,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莫名的杀意,文武百官,无有敢靠近者。
尤其是定国公,他刚刚办完亲子的丧仪,如今满脸铁青。
任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去触霉头。
“皇上驾到!”
随着一声高呼,众臣纷纷跪地叩拜。
曹公公小心翼翼地搀扶着轩辕靖走向龙椅,轩辕靖的面色阴沉。
七天过去了,他派出寻找蒋铭的人至今杳无音讯。
蒋铭就好像在京城凭空消失了。
裴清怜夜闯蒋家之后,里面的所有人也都不见了。
他派本想派京兆府的人上门拿裴清怜,试探下蒋铭的家人是不是被她掳走的。
可没想到去的人全都被打得重伤而归。
这也让他怀疑这三人是不是已经知道些什么了。
若是知道了,今日这朝会,三公怕是来兴师问罪的。
曹公公高声喊道:“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定国公上前一步,声音铿锵有力:“老臣有本。”
轩辕靖的目光落在定国公身上,眼中隐隐有杀意。
“定国公请讲!”
定国公挺直了身躯,义正言辞地说道:“老臣要参京兆府尹刘明通。”
“在我儿,定北王宇文拓出殡当日,京兆府尹刘明通竟敢派人上我府中拿人。”
“皇上隆恩,赐我儿以亲王之礼厚葬,可刘明通却无视皇命,枉顾圣恩。”
“老臣今日在朝堂上,恳请皇上还我儿一个公道!”
轩辕靖的脸色青一阵白一阵,他的手不受控制地朝着胸口摸去。
当他感受到那个小药瓶的存在时,心口的杀意才稍稍得到缓解。
庆国公一脸义愤填膺地说道:“臣附议,定北王为国捐躯,京兆府却扰乱出殡大礼,这简直就是对死者的大不敬!”
魏国公紧接着附和道:“老臣也附议,刘明通对定北王如此不敬,理应处死!”
朝中的众臣们见状,纷纷见风使舵。
就凭这三位国公的权势和影响力,以及定北王在百姓心中的地位。
一面是三位功勋卓著、声名显赫的国公,另一面则是区区一个从三品的京兆府尹。
在这种情况下,谁还会选择站在京兆府尹那一边呢?
一时间,朝堂上响起了一片“臣附议”的声音,犹如海浪一般汹涌澎湃。
轩辕靖的眉头紧紧皱起,这三个老家伙,是不是真的知道什么了。
这个刘明通也真是蠢,让他拿人,他跑人家葬礼上拿人。
这不给了人家借题发挥的把柄嘛!
怎么手底下一个个都是这么蠢的人呢。
不过裴清怜是一个人出得城,也就是那几人不在裴清怜的府上。
根据暗卫的报告,裴清怜走后有人看到她直接回了宁安侯府。
看这三公的表现,似乎真的是在为昨日刘明通冒犯宇文拓的事来发难的。
他们似乎也不知京兆府拿裴清怜到底是为什么。
可能就是单纯的护犊子吧。
想到这里,心里稍稍安定。
只要没被发现,局势就还能稳住,自已就还有机会。
不过刘明通那里,如果判罚太重,怕是会说出些什么。
还是设法保上一保吧。
“陛下,京兆府尹此举实在是视皇家威严于不顾,若不严惩,恐怕难以服众啊!”
一位大臣高声喊道,声音在朝堂上回荡,引起了一阵骚动。
轩辕靖沉默片刻,缓缓开口道:“定国公等人所言之事,朕已经知晓。然而,刘明通也是奉命行事,有人上门报案,他作为京兆府尹拿人审案也是职责所在。”
定国公冷哼一声,不屑地说道:“陛下,若是这样的大不敬行为都可以轻易饶恕,那么日后皇家的威严又将置于何地呢?”
轩辕靖心中的杀意愈发强烈,但他仍然强行压制着自已的情绪,说道:“传朕旨意,刘明通降职三级,罚俸三年,以儆效尤。”
三公对视一眼,他们的目的基本已经达成。
如果说之前他们还不能确定蒋铭家的那两个人到底属于谁,那么现在皇上这种高高举起、轻轻落下的态度,已经让他们心中有了答案。
那两个人显然就是皇上派来的。
定国公拱手道:“陛下圣明,但愿刘明通日后能知晓分寸。”
一时间轩辕靖也不知道定国公这话到底是对刘明通说的,还是对他说的。
轩辕靖摆了摆手,心烦意乱,不耐烦地说道:“众爱卿还有何事启奏。”
兵部尚书程煜上前一步:“臣有本启奏。”
轩辕靖捏紧怀中的药瓶,心跳如同鼓点一般,愈发急促。
他迫切地想要吃一颗药来缓解这种不安,但眼前的大臣们却一本接一本地奏个没完,这让他的心情愈发烦躁。
他狠狠地瞪着程煜,杀意几乎要按耐不住,恨不得立刻将他拖下去打死。
曹公公看着轩辕靖双目赤红,心中不禁一紧。
他小心翼翼地在轩辕靖耳边嘀咕一声:“陛下?”
轩辕靖这才如梦初醒,努力让自已的情绪平复下来,然后说道:“奏来。”
程煜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北境军报,燕王世子轩辕律收拢北境残兵后,一举夺回安阳、固阳、荥阳三城。现屯守于德阳城。”
轩辕靖听闻,眼中的愤怒更盛。
轩辕律!要说他这辈子最恨的人,不是宇文拓,而是轩辕律。
宇文拓的功劳他容不下,这个轩辕律更加不行。
礼部贾旭此时出声:“陛下,燕王世子轩辕律实乃国之栋梁。此次夺回三城,扬我国威,乃是天佑我大汉。”
其他臣子纷纷附和,纷纷赞美轩辕律。
礼部贾旭接着说道:“臣请陛下,封燕王世子轩辕律为将,将北境其余四城收复。”
“臣附议!”
“臣也附议!”
......
朝堂上一片附议之声,如同一阵阵浪潮,冲击着轩辕靖的耳膜。
轩辕靖的目光扫过朝堂上的群臣,最后落在了程煜身上。
缓缓地说道:“这次轩辕律能收复三城,的确功劳不小,不过封将这事,还是再议吧。”
有些臣子有些领会到陛下的意思,他们纷纷闭口不言,生怕触怒了轩辕靖。
而那些没有领会到的臣子,还在不停地夸赞着燕王世子,甚至将他比作宇文拓,仿佛他已经成为了大汉的救世主。
贾旭依然不知死的谏言:“陛下,臣认为,定北王战死,燕王世子久居北境,与北辽也有数次交手。”
“由他领兵是最佳人选。”
“苍天待我大汉不薄,定北王身陨后还能有燕王世子这等不世奇才。”
“天佑大汉,国威昌盛,绵延万代。”
“我大汉国威昌盛,绵延万代。”
众臣齐声高呼,声音响彻整个朝堂。
轩辕靖始终不发一言,低头看着眼前的三公。
希望这三人能站出来反驳两句。
可是三公皆低头不语,不附和,也不反对。
他们的表情平静,仿佛这里发生的事和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一样。
轩辕靖几乎是咬着牙问道:“三位国公以为如何啊?”
语气里已经满是哀怨。
就差明着告诉三人替他说几句话了。
尤其是魏国公,别人不知道,他还不明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