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还没开始,但会场已经布置好,场地很大,主席台很气派。杨之玉参加过这么多场学术会议,这次是最隆重的一次。当然,从与会人员名单也可以看出,知行大学很给面子,出席的作者里有不少可以被称为“行走的参考文献”。
荣善衡进门后就被几位先到的同事拉过去说话。
杨之玉远远看见,有位面容英朗的男士,和荣善衡差不多身高,差不多年纪,俩人相谈甚欢,那男士抱着怀,表情轻松惬意,不像其他到场的与会者,脸上写满疲惫和压力。
这俩人站一起,一个倜傥,一个温润,倒是形成好看的风景。
有人拍她肩膀,杨之玉扭头,是戚美熹,后面跟着齐震。
戚美熹问她看什么呢这么认真?杨之玉笑说看男明星。
戚美熹也朝那方向看了眼,会意说他就是周品初,与善衡私交甚密。
杨之玉恍然大悟,又问周老师怎么在这?
戚美熹说他现在是投资人,投资了我们的出版计划。但她显然不想解释太多,和杨之玉说我们先过去了,边走边和齐震抱怨车位太难找。
杨之玉则被安排在一间休息室,那里还摆放着近两年知行大学教师在星城出版社出版过的各类书,她随手翻了翻。
不一会儿,门被推开,荣善衡进来。
“不好意思,刚才有点事。”他说。
“没关系,您去忙吧,等会我按照名牌自动入座。”
荣善衡看看表,离开始还有十五分钟,他往杨之玉身边走近几步,神色淡定,说之玉,我想和你说件事。
杨之玉问什么事。
他郑重道:“我已经从荣耀集团退出来了,以后就只是知行大学的一名普通老师。”
这倒是个惊人的消息,杨之玉做不到心如止水,她眼眸微动,蓦然看向他。
荣善衡仿佛看见希望。
“之玉。”他叫她名字,深吸气,并不想放弃尝试:“我在公司的离职手续还在走,所以除了亲友,没有人知道我从荣耀集团退出来。”
他那张干净英俊的脸上忽然多了份稚气。
杨之玉笑笑:“可您为什么要和我说呢?”
“我只是想亲口告诉你,而不是让你从别人嘴里得知。”
杨之玉触动,她只好本着编辑和作者拉家常的原则,进一步问,您父亲能愿意啊,再说他不是病得很重吗?
“一个小插曲吧,我爸是误诊,不是胆囊癌晚期,而是早期,所以只要好好接受治疗,不会有大问题,生命期限也得到延长。”
“那恭喜您了。”她把手里的书放回去,捋捋头发,对上他明亮眸子:“可以缓几年再接班。”
荣善衡立即解释:“我不会再回去了,我只保留在公司的 1%象征性股权……”
“荣老师!”杨之玉笑着打断:“这是商业机密吧,您还是别说了,我没那个兴趣打探,谢谢。”
荣善衡知道太唐突会让她产生反感,就此打住。
“你叫我善衡就好,像以前一样。”他觉得她刻意生疏,一口一个“您”,还是让他太挫败。
杨之玉摇头:“以前是以前,以前我可以很随意,但现在我们是工作关系,我不能不懂规矩。而且,如果没有这个研讨会,我们也许不会再见面。所以,荣老师还是不要和我讲您的私事了,今天这个场合,我只是个为您服务的编辑。”
虽然是新书的集体发布会,但轻重主次分得明显。知行大学和知行大学出版社都有领导过来,星城出版社这边则来了戚美熹和齐震,以及杨之玉等几个部门代表。
领导们依次讲了话,各位作者分别上去介绍了自己的新书。
化学工程是知行大学的知名专业,荣善衡作为代表出场,可见分量有多重。
杨之玉只恨自己是个货真价实的颜狗,这还是第一次见荣善衡如此风神俊秀,庄重得体地在讲台上做报告。白衬衫,黑西裤,宽的肩,窄的腰,如玉如兰,君子之风。
在这个过程中,底下相机拍照声就没停过。
荣善衡还特意感谢了她,作为责编,她是如何认真负责,督促他完稿,尽心竭力为他做宣传的。
这当了总裁就是不一样,开始说胡话了。
等荣善衡回来,挨着她坐下,杨之玉小声问,你怎么信口开河呢,我什么时候对你做过那些事?
荣善衡把耳朵给她,嘴角弯起一抹笑容,同样小声说:“都是小事,可能你忘记了,但我记着。”
“不可能。我没有督促过你完稿,书你爱出不出,也建议不用宣传,不然谁想腾出功夫开这个形式主义的破会。”
她这样说话倒显得亲切起来。
荣善衡侧脸看她一眼:“不开会,我怎么见你?”
这时,台上领导发言说由知行大学、知行大学出版社和星城出版社共同发起的“青年教师畅销书出版计划”于今日开启,我们还设立了专门的出版基金,为此,要感谢所有为本计划作出贡献的各位同仁,青年教师有着无限的活力和创造性的思想……
杨之玉把荣善衡的话抛之脑后,热情鼓掌,虽然是官方合作,但想到最初的倡议者是自己,便也有种愿望实现的感觉。
中午在知行大学吃的饭,是一个很大的包间,有三张大圆桌,桌布是金黄色,碗碟是乾隆同款,菜品是新京菜。
老师们见面,免不了各种客套,杨之玉随着其他编辑先入座,结果连吃饭的座位也是按人名来的,她看了眼自己旁边“荣善衡”的标签,心里波澜起伏。
这桌有好几位大教授,她抓住机会进行了亲切的自我介绍。
正说着,荣善衡过来,坐在她旁边。
“累吗?”他很自然问。
“不累,我又没出力,累什么呢?”
荣善衡一身轻松,撕开一次性毛巾,仔细擦手,与她耳语:“你都嫌形式主义了,还说不累?”
她凝他侧脸,说:“我收回我刚才的话,有青年出版计划,就不是形式主义。”
他好奇问,为什么?
杨之玉想说,因为是我提的,但又觉得太过于表现,而且说出来也没人信吧。
便只笑笑,没作声。
荣善衡也随着她,抿唇笑。
一身旗袍的服务员开始上热菜,桌上众人把酒言欢。
杨之玉听着,倒也很有意思,其实,大学老师私下里聊得多的不是学术,而是八卦,谁与谁三角恋了,谁又生三胎了,谁娶了自己学生了,等等,虚实难探。
杨之玉不是第一次吃这种饭,这种场合,陌生人居多,听着就行,稍微做点表情,哪怕点点头,都不会给人留太坏印象。
荣善衡夹了些基围虾和皮皮虾,擦擦手,开始剥,不一会,剥了满满一盘,他剥带壳海鲜又快又好,能完整剥出一只皮皮虾来,且还不被刺手。
他将这盘生动鲜美的虾肉换到杨之玉的盘子里。他刚才观察到,她想吃,但犹豫了下,估计是怕粘手,弄得太狼狈。
杨之玉看着眼前的虾肉,又看看他,不动声色换过来。
“谢了,我不吃虾。”她尽量显得礼貌。
“那你想吃什么,我给你夹。”
“我有手,谢谢。”她已经把音量降到最低。
荣善衡捏起盘子里的一颗虾仁,兀自吃起来,也没再打扰她,让她安心吃,自己则去别桌敬酒。
恰此时,知行大学出版社的一位领导过来这桌敬酒,大家起立,聆听讲话,领导说完,又和几位教授简单聊聊,再依次夸奖各位编辑,杨之玉这才意识到,除了自己是星城出版社的,其他三位编辑都是知行大学出版社的,且看上去比自己资历深。
这位领导对三位本社编辑赞不绝口,还说要是青年计划顺利开展,这三位编辑绝对功不可没,他们特别能为作者服务,打造畅销书吧啦吧啦……
从头至尾,也没有提杨之玉,甚至都没功夫看她一眼。
可能在领导眼里,她人微言轻,抑或人家压根就不认识她。
杨之玉低头笑笑,没什么,也不是第一次遇上这种场合。
就在这位领导转身要走之际,戚美熹和齐震过来这桌敬酒。
戚美熹受到知行大学老师们的各种恭维,尤其是几个青年教师,说了好些感激的话。戚美熹不敢居功,笑着把杨之玉拉到身前,说大家要感谢,就感谢我身边的杨之玉编辑,这个想法最初就是她提的,我们虽然是促成,但若是没有她的灵感,这个计划也不会出现。
大家朝杨之玉投去惊讶和赞赏的目光。
这位领导面露尴尬。
有人忽然说,哎呀,周老师来啦!
领导为掩尴尬,抓到机会说:“再别喊人家周老师了,该叫周总!要不是周总支持咱们的青年出版计划,你带的博士能与星城出版社顺利签约出书嘛?”
那人讪讪,说是啊是啊,多亏周总。
周品初说:“谢谢吴社长,谢谢张教授,也感谢戚总和齐总。知行大学与我有很深的渊源,很荣幸能参与进来。”他拿酒杯朝杨之玉示意:“幸会,杨编辑。”
杨之玉笑得甜美,拿起茶杯,与他对碰,说谢谢周总。
众人附和,喧嚣一阵,各自归位。
自始至终,荣善衡默默站在杨之玉身后,把手自然搭在杨之玉的椅背,笑容温存。
饭吃到一半,大家不知道聊什么,突然就提到要给荣善衡介绍对象。那位张教授打趣说荣老师来知行大学有六年了吧,听说还单身呢,怎么,咱知行大学这么多优秀女性,还不够你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