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众人在沈阳欢快地聚餐,倒也呈现出皆大欢喜的局面。
其实大家都看清了和议的漏洞,那就是辽河以东的广袤土地。
朝廷觉得这就是个缓冲区,满清觉得这是个再次南下的窗口,而汉阳军则觉得,正是有了这片摩擦的土壤,以后才能更好地把握节奏,自己可不想当袁崇焕。
辽东一事平定后,凌卫明调永平府知府史可法任辽东按察使,带兵入驻沈阳,管理新征服地区和义州卫的军政要务。
永平府则交给了陈世南和陈思明父子。此地靠近京城,交通便利,有他们父子守着,更是无忧。辽南四卫的军政大事由郑集管理。
曹变蛟所部改编为北境军,允许扩军到一万人,曹变蛟为北境军总兵,掌当地军政大权。
待凌卫明处理完公事,带着朱婉儿,三百亲兵与温体仁一起返京。
一行人经过锦州时,特意登上城墙极目远眺。
极目所至,那片因战争而满目疮痍、荒芜萧瑟的土地,让众人的心情都不禁沉重起来。
温体仁站在一旁,目光悠然地望向远方,开口道:“元忠啊,这下总该放心了,满人没有个五六年的时间绝难成气候。
至于蒙古,近期实力大损,咱们大明依旧是这一带的霸主。”
凌卫明眉头微微皱起,语气凝重地说道:“即便如此,也不可掉以轻心。小冰河期,每年冬天都有大批人冻馁,关内又连年干旱,这就是那些流寇为何能有源源不断兵源的原因。”
祖大寿在一旁哈哈一笑,拍了拍凌卫明的肩膀道:“凌兄弟心怀天下,品格高尚得很呐。
咱可就不一样了,只操心眼前的事。关外的大片土地要是能发展好,积攒个几百万石粮食,那可就再也不用担心补给的问题了。”
这时,身后的吴三桂不合时宜地小声嘟囔道:“咱关宁军的军饷如今都被送给了汉阳军,舅舅还在这里拍他的马屁精!”
声音虽小,却被凌卫明敏锐地捕捉到。凌卫明心中一凛,这可不能惯着吴三桂。
他转身面向吴三桂,严肃地说道:“小将军,若没有汉阳军将满清击溃,你山海关还不知要白吃朝廷多少军饷。自己真有本事,去蒙古人那里抢啊!”
祖大寿听了,怒目圆睁,骂道:“小小年纪懂个屁,还不向凌大人赔罪?”
吴三桂赶忙上前行礼,一脸羞愧地说道:“大人,是末将失礼了,还请恕罪。”
凌卫明看在祖大寿的面子上,摆了摆手道:“罢了,此去京城还不知是福是祸呢,就饶了你这一回,权当积德行善吧!”
温体仁一脸疑惑地问道:“元忠,这话怎么说?去京城起码会给你封个爵位,怎么还能有祸呢?”
凌卫明微微摇头,神色凝重地说道:“当今圣上从未有过封爵的举动,我朝向来严格,最多也就再升官罢了,封爵之事那是想都不敢想。”
温体仁略带羡慕地说道:“还升啊?下一步可就是入阁,做太子三师了,一下都跑到我前面去了。”
凌卫明哈哈一笑,巧妙地将话题敷衍过去。
中午宴饮时分,席间杯盏交错,吴三桂突然放下手中酒杯,一脸郑重地向凌卫明提出想与总督大人的卫队切磋一番。
凌卫明略作思忖,眼中闪过一丝好奇,欣然答应下来,心中暗自思忖,倒想看看这久负盛名的关宁铁骑在吴三桂手中究竟能练成什么模样。
吴三桂随即派人在山头上插上一杆大旗,旗面猎猎作响。
他向众人高声宣布比试规则,双方比试夺旗,最后夺旗者可到阅兵台领赏五十两银子,还有骏马一匹。
王猛领命后,迅速从卫队中挑选出三十名好手。他们整齐有序地来到场地,按照要求分左右两侧站立,个个神情专注,等待着发令。
凌卫明目光投向关宁铁骑,只见他们所骑的战马皆是来自蒙古高原的高头大马,毛色鲜亮,膘肥体壮。
这些马光个头就明显比自己卫队的马匹高出一截,每一匹都显得格外矫健。
骑兵们个个英姿飒爽,神采奕奕,身上穿着厚重的铠甲,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金属的光泽,显得格外威武。
王猛皱着眉头,心中感到有些不平,忍不住抱拳向凌卫明投诉道:“关宁军带甲比试,岂不是让我们占了大便宜,关宁军也太侮辱人了!”
凌卫明微微皱眉,笑着说道:“这是何故啊?既然比试,自当求个公平,万一赢了,也会让人说我们胜之不武。”
吴三桂赶忙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部堂大人明鉴,末将对手下亲兵要求严格,凡事力求真实,他们都习惯了。这次输了,他们也绝不会有半点怨言。”
凌卫明点点头,微笑着说:“听到了吗?人家吴将军有信心,就是带甲也能将你们比下去,下去准备吧!”
王猛气呼呼地行了个礼,转身翻身上马,等待着比试开始。
午后时分,阳光正好,一声号角声打破了平静。只见双方士卒如同离弦之箭,迅猛地向前冲去。
汉阳军这边,士兵们个个鼓足了劲儿,可奈何对方皆是训练有素的关宁铁骑,他们的马匹高大健壮,冲击力十足,
汉阳军竟没有占到丝毫便宜。两拨人马一同向着山脚奔去。
到了半山腰,地势越发陡峭,马匹行走艰难,大家纷纷下马步行。
即将到达山顶夺旗之处时,双方相遇了。
刹那间,气氛紧张起来,双方稍作犹豫,瞬间扭打在一起。
此时,祖大寿透过望远镜看到,大声呵斥道:“吴三桂,这是怎么回事?凌大人可是客人,哪有这样比试的?”
吴三桂一脸镇定,不紧不慢地说道:“军队比试向来以血勇之气为上,打斗之事在所难免。部堂大人若是不许,末将这就把人召唤回来。”
凌卫明心中一紧,深知吴三桂此人一向争强好胜,若不趁机好好挫挫他的锐气,恐怕日后还会更加跋扈。
喜欢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