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 > 第225章 建行省辽东大改制

数月之后,朝廷的使者终于来到了辽东。

使者宣读了圣旨,圣旨中承认了凌卫明对辽东的实际控制权这一既成事实,并且升任凌卫明为辽东总督,同时还让他兼管朝鲜军务。

紧接着,朝廷便要求汉阳军协助进入四川剿匪。在崇祯皇帝看来,这是一个让各方势力相互制衡、消耗的好机会,既能解决四川的匪患问题,又能削弱凌卫明的势力。

凌卫明可不是那么容易被拿捏的。他一眼就看穿了朝廷的心思,以军务繁忙、境内民乱频发为由,果断地拒绝了出兵的要求。

凌卫明心里清楚,崇祯皇帝如今越来越抠门,一分钱都不愿意出,却净想着让别人给他免费打工,这种亏本的买卖,他才不会上当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凌卫明在辽东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他“东北王”的称号已经成为了一个公开的事实。

在民间,很多百姓已经私下里开始这样称呼他了。

对于这个称号,凌卫明并不加以禁止,他知道,这是百姓对他实力和地位的一种默认,也是他在辽东多年经营的结果。

又过了一个月,沈文秀顺利地诞下一女。

凌卫明满心欢喜,为女儿取名为凌欢,夫人陈思雨前往朝鲜进行慰问。

几乎在同一时间,朱婉儿也产下一子,凌卫明为儿子取名为凌志,期望他将来能够志向远大,有所作为。

这两件喜事接连降临,让凌卫明沉浸在喜悦之中。在高兴之余,凌卫明决定进行大赦。

他下令,凡是积极改造的奴隶和劳役犯,皆可减免一半刑罚。

同时,对于辽东纳税商户信誉良好的,减免一年商税。

凌卫明还免除了当年的农税。

辽东地区本来就有大量新开垦的土地是免税的,这次再免除农税,基本上宣告了辽东的衙门收入将会大幅减少。

这一决定引起了以郑集为首的文官们的纷纷抗议。

他们认为,衙门的正常运转离不开充足的资金支持,收入大减将会给各项事务的开展带来极大的困难。

凌卫明却有着自己的考量,他深知百姓生活的辛苦,这些举措不过是想多找些理由让百姓们能过得松快一些。

至于钱财方面的缺口,他也有自己的打算。一方面,辽饷是一部分稳定的收入来源;

另一方面,随着辽东与朝鲜、日本等地的贸易日益频繁,贸易额大增,这些贸易收入亦可补足缺口。

凌卫明心里明白,要想把辽东治理好,还得仰仗这些文官们办事,所以他也不好太过强硬。

面对文官们的抗议,他只好耐心地与他们沟通,好好说话。

好在凌卫明的初心是为了百姓,这一点让郑集等人也颇为动容。

在郑集给下属做了一番工作后,凌卫明的政令终于开始顺利地实施下去。

接下来凌卫明在各地建立府县,取消卫所制度。各级将领不再兼任政务,此举引得郑集、陈世南称赞。

公文发到朝廷,很快得到批准。凌卫明趁热打铁,也不管朝廷愿不愿意,索性将辽东按后世行政区划,分为黑吉辽三省。

由于曹变蛟实在太猛,向北都打到了兀的河卫,外兴安岭一带,基本恢复了大明奴儿干都司的管辖范围。

凌卫明特例任命曹变蛟为黑龙江省巡抚,军政大权一起抓。

接下来任命一些官员如下:吉林巡抚郑集、辽宁巡抚史可法、登莱巡抚孙元化、永平知府陈思明。

军队统一建制,彻底放弃明军官制,启用现代军官建制。一律用班排连营团师军代替。

任命凌睿为空军团长,下辖直升机大队、固定翼飞机研究所、空中突击营。

任命徐干为海军司令,下辖东海舰队、北海舰队,拥有千吨级铁甲舰十艘、风帆炮舰两百艘、运输船三十艘、其他百吨级以下小艇三百艘,

任命孙永为陆军司令,下辖四个军一个骑兵师,军长钱二牛、冯习、徐强、马大元,骑兵师长孔生。

任命王猛为警卫师师长。

全军人数达到八万左右,还不包含各地自建民兵、自卫队。

另朝鲜成立自卫军,军长为沈文秀之弟沈文海、汉阳城设警卫团,团长为崔孝一。

全军改制已毕,军人渴望建功立业的势头可就再也压抑不住。

东海舰队的船只给商船护航时常会与荷兰军舰发生摩擦,北海更是撵着日本船只往死里揍。

海军司令徐干,这日传来消息:“日本岛原之乱已成规模,德川家光平叛不力,现正在聚集大军准备再次平叛。我军是否介入?”

凌卫明道:“这不是巧了吗?瞌睡了来枕头。天天待在城里处理公文,都快烦死了。”

苏晴调戏道:“现在都烦了?将来当更大的官,不是要更多事了?再说了,那岛国有什么好打得?穷得叮当响。”

凌卫明道:“就是一分钱挣不到,也得揍他一顿解解气!”

“为什么?我看这德川幕府还是很懂事的,自从你掌管金州,人家一到节日就上贡,乖的跟孙子一样!”

“我报的仇不是现在的,而是将来的!此战必打!通知徐干,尽快找个理由。”

苏晴问道:“需不需要事先与郑大人、陈大人知会一声?”

“现在的辽东还是我说了算!问他们干吗?执行就是了!”

苏晴看着凌卫明显然变了脸色,遂不再多问,及时将任务布置了下去。

这日,海风呼啸,浪涛翻涌,隶属于金州商行的一艘货船在航行途中遭遇变故,于九州半岛不幸搁浅。

船上的船员们费了好大一番力气,才将船勉强停靠在岸边。

看着满船被海水浸湿的货物,船员们心急如焚,无奈之下,只能登岸将货物一一搬出晾晒。

他们满心盼着能尽量挽回一些损失,却没料到,一场更大的灾祸正悄然降临。

彼时,幕府军正气势汹汹地赶来征讨岛原起义。

这群如狼似虎的士兵,在途中恰好路过此地,一眼便盯上了船员们晾晒在岸边的货物。

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一拥而上,全然不顾船员们的苦苦哀求与阻拦,将货物哄抢一空。

船员们辛苦积攒的货物,就这样在片刻之间化为乌有,他们欲哭无泪,满心的绝望与愤怒。

喜欢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