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其他 > 人下人 > 第2章 一个奴婢的诞生(二)

第2章 一个奴婢的诞生(二)

巧善每月初一十五都要跟着去烧香,庙里的老师傅从来不提钱,只说心中有佛便是缘,因此她并不认同这些话,偏又不知该从哪说起。

人家是好意,她记住就是了。

“好,我听你的话。”

小英是老么,自来是要听话的那个,自打认识了巧善,便有了些做姐姐的威仪,因此爱得不得了,做什么都要带上她。

逢八的日子,照例要往家庙那边送素鸡丶莲蓉糕和新鲜果子。

黄嫂子指派干女儿去,小英带上了心爱的跟班,一路走一路教,老气横秋感慨:“你瞧,我都叹多少回了,果然是谁带孩子谁老气。”

巧善抿嘴笑,想了一会,认真道谢:“多谢,叫你费心了。”

“我嫂子生了娃,成日里吐怨气,脸拉得老长,像我娘那一辈。”

弟妹出生后,都是巧善姐妹照看。她深知其中艰难,柔声劝道:“养娃娃不容易,夜里要醒好几回,他只管哭闹,照看的人睡不成觉,头疼。想必她是太难受了,才会如此。”

“怪道眼下一片乌青。”

“你们要当差,也不容易。她不想扰到你们,只能一个人苦撑。肝郁气滞,就像你说的那样了。”

“那倒是我错怪了她,幸好先同你说了,没跟她吵。”小英叹道,“巧善,你是个好孩子。下辈子我们或是做亲姐妹,或是做主仆,我一定对你好。”

巧善含糊应一声,隔着月洞门,远远瞧见几个仆从打扮的男子往这边来。

这些人个子高,走路疾如风,四个成排,气势汹汹。

巧善腿软心慌,抱住小英胳膊,颤声问:“不是说男女不不……”

小英早就看见了,引着她往侧边的小院里走,藏起来才答:“小姐少爷们有忌讳,我们没那么多讲究。都是替主子办事,这避讳那避讳,事就办不完了。你不要怕,路上遇见了,认识的,打个招呼,不熟,那就让一让,不耽误爷们的事就成。能进到里边的男子,指定身上有要紧事,他们也耽误不起,不会随便停下来为难人。”

巧善仍旧担忧,但她深知凡事不由她来做主,只得抓住紧要处,再问她:“那就是说,他们并不常进来?”

“对呀,这玄色衫子,是外院的人。能在里边走动的男人,只有老爷和少爷跟前跑腿的那几个,日子久了,你就记住啦。”小英想起先前的事,气道,“下回再遇上那小子,只管打。”

巧善一想起那块条石就膝盖疼,喃喃道:“他也不容易。”

人要活着,头一件事就是填饱肚子,他接连被人陷害,饭都吃不上,太苦了。

小英听见了,赶忙叮嘱:“他不容易是他命苦,又不是你造的孽。不要随便发善心,被缠上就不好了,将来还不知怎样呢!”

巧善看着就好欺负,她不由得沈声再叮嘱:“你听我的!”

“哦。”

家庙里供奉着祖宗,那是要紧的地方,女人不能随便乱闯。她们奉命来探望的三太太,并不住家庙里边,只是家庙西北角的一个院子。

院子小,统共只有六七间屋子,一眼望得尽。两个跟她们年岁差不多的丫头在廊下踢毽子,门帘边站着个穿戴素净的女人,正为她俩数数。

小英领着巧善,先自报姓名来意,再喊居士,接着要磕头请安。贞光居士转头,摆手阻拦,柔声说:“免了免了,快过来吧,这里凉快。”

满面春风,轻言细语,叫人自然而然地喜欢。

巧善不再局促,跟在小英后边,等着被居士摸额头。

贞光摸摸两人的脸,念了几句经,叫她们在外边等着,转身进屋去了。

踢毽子的丫头过来将篮子收下,当着她们的面,叽叽喳喳做安排:这个什么时候吃,那个怎么分,这是谁爱吃的……

她们也叫两人等着,擡着篮子跑去倒座房,没一会又回来,将带来的枣糕分给两人,催着快吃,还邀她们一块踢毽子。

贞光隔着窗吩咐:“用心踢。谁拿第一,有奖赏。”

小英是常玩的,踢起来轻松,毽子乖得像是被她收服了,飞得老高,又稳稳地落回到她脚上。

贞光伏在窗上拍手叫好。

小英估摸着收了手,让给巧善。巧善没玩过,瞄准离手,踢到了第一下。毽子斜着飞出去,她着急,将腿跨到了底,可它飞得太快,无论如何也追不上。

她这份笨拙过于滑稽。贞光大笑,扶着桌沿说:“再来再来,学会了再走。阿娇,你过去招呼一声,就说我有事要留她们帮忙。”

天生不通,踢来踢去,最多两三个。

会的人,挨个上来教她,就连居士都亲自上了一轮,悉心教导。

可惜不会就是不会,名师也雕不好朽木。

她越练越着急,她们越笑越大声。

没学好,仍旧有赏。

巧善得了银三事,小英是头名,链子上多挂了刮舌器和剔甲刀。她拎着它晃一晃,欢欢喜喜告诉她:“要用的时候你只管找我拿,对了,下回我还带你来。”

“好。”

巧善摸着小巧精致的银筒,用指腹摩挲着上面的字:富贵平安。

三太太爱笑爱玩,为何要做居士呢?

她跟前伺候的人,只有女孩,她们有得吃,有得玩,那么自在,千金小姐似的。真好!

大暑天当差最苦,日中之后,人又散了。小英有心想留下来相伴,可她娘不许,一早就叫她干娘提醒:早些回去,家里有事。

这锅金不换

这里指初生蛋,每只母鸡只有第一个算数

用了好茶叶丶好药材,文火慢煨,要煮上一天一夜,半道不能熄火。巧善守着竈寸步不离,实在热得受不了了,就用扇子扇一扇。

她留了神,等讨饭的讨厌鬼一出现,立马抓起烧火棍站起,喝道:“不许进!有包子,还在老地方,拿了就走。”

“天干饿不死厨子,地冻冻不死裁缝”。各房下人有定数,饭食有定例,拿走就没了,竈房里的人不一样,只要不捎带走,多吃几口没人管。前几日,她特地留了包子或馒头,用干荷叶包着,放在避火缸边缘上。过后去看,空了,料定都是他拿走的。

这人拿了她留的饭,还要挖苦她:“她们都知道躲懒,就你最傻。”

巧善心酸,暗道:你才傻呢,连饭都吃不上!

她不想跟混蛋多说话,扭头盯着锅,嘀嘀咕咕。

“错了,是鞞杀逝。”

要你管!

她不搭话,赵家禾嘴上占不到便宜,怕招惹到竈房那几个厉害角色,不敢多待,揣着包子走了。

根基浅,正面对上没胜算,还得用那蒙蔽计。

他按着腰,吸着气往门房钻。

饿不死你!

里边两兄弟得意,家明瞧一眼兄长,转回来再看他,故作关心:“家禾兄弟,这是怎么了?”

家清接道:“老爷一刻都离不得你,有病早些治,可不要耽误了……”

门外的家正听个正着,皱眉道:“谁病了?”

家禾早就挺直了腰,精神抖擞答:“不清楚,正打听呢。正爷,请吃茶。”

他手边就是茶壶,说话间,茶碗已奉上。家明想争也来不及了,暗骂一声可恶。

大热的天,时刻惦记一碗凉凉的茶水。家正收了这份孝敬,一口饮尽,小声叮嘱几句,叫上家禾,走了。

家清气得咬牙,小声埋怨弟弟:“不是叫你抢着递茶水吗,怎么给忘了?”

“你还说老爷哺时才出门呢!”

“我怎么知道今儿会这么早,你就不能眼观四路,多留个心?你瞧他,背后长了眼睛似的。那经书,你背好了没有?”

家明心里也不服,撇嘴道:“我不如大哥聪慧,这事只能慢慢来。”

从前老爷心思在官途上,哥俩拼了命背四书五经,就盼着哪回能跟老爷说上几句体己话。谁知老爷风风光光出外任,只转一圈就告病返乡,从此修上了佛法。

佛教典籍浩如烟海,随便一个藏经阁,就比他家的屋子大。就是两人的髓,入了同一个脑,那也背不完。

那王八命好,少爷爱马,他凑巧会看马:赤马丶黄马丶燕色马丶栗色马丶黑鬃马丶白马丶黑马丶锁罗青马丶土黄马……好马歹马,只要叫出名,他就能报上买卖的地方。

老爷迷上了经书,凑巧老爷要问的他都会。老爷很是欢喜,睡前还要叫进去对上两句。

家正爱看连环图,他不知在哪搜罗了来。

家正跟了老爷二三十年,伺候尽心,他们进来才几年,自然比不过,但要是连这新来的都对付不了,哪还有脸待下去,趁早去庄子上刨土算了。

一时想不到什么招,只能接着磨他。

两人面面相觑,心里着实不痛快,起身去倒座房寻仁贵丶长贵。

太太去了真元殿求平安符,老爷去圆缺寺听俗讲寺院讲经中的通俗讲唱形式,院里没别的主子,留下的都是闲人。两对兄弟恨着同一个,嘀嘀咕咕好一会才各自散开。

银三事金三事。便携版,一拉链子,可以把挖耳勺丶牙签这些工具收进那个小筒里。多的可能挂十来件,直接外露做装饰物,像个钥匙串。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