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其他 > 人下人 > 第10章 纯一不杂

第10章 纯一不杂

夜已深,再不困觉,就没得歇了。

以后再计较!

他将头扭到远离她的那一侧,放任自己睡去。

“巧善,巧善,醒醒……”

巧善惊醒,跳起来一看——还好,他早走了。

她揉揉眼,赶紧去开门。

秀珠进门,先找躺椅,一面搬,一面念叨:“冷了,你多烧个炭炉就是,不要离这么近,翻身时衣衫被子掉下去,引到火就糟了。”

“好。”

巧善背对着她掏炉灰,借此遮掩脸红——他贪那点火光,将椅子搬近了。她知道这样不好,特地坐在小杌子上,想帮他守着。没想到哭着会睡过去,醒来就躺椅子上了。是她半夜犯糊涂,把他轰走,霸占了椅子?

“……巧善,巧善?”

“啊?姐姐,对不住,我睡迷糊了,没听见。”

秀珠知道她近来心里不好受,柔声说:“不要紧,我问你这丸子是怎么回事?”

“呀!”她装作才想起,赶忙放下扫帚去洗手,架锅,急匆匆答,“早前老爷的小厮来传话,说老爷这就回来,让早些预备着。”

秀珠奇了,追问:“是不是做梦当了真?才开的门,怎么进来传话?大早上,单吃这个也不对呀。”

糟了。

巧善抓抓脸,急中生智,含糊答:“说是连夜赶路怕耽误事,打发他先行,四更就到了。大门锁着,老人家耳背,叫不醒。他着急,隔着墙喊,我听见了。”

秀珠信了,心疼道:“难怪没睡好。你再眯一会,我去打水。”

“姐姐小心!”巧善惊呼。

她刚喊完又觉不对,昨晚那事,想是越少人知道越好,否则还要连累一个。她放下瓢,想跟过去帮忙,被秀珠拦了。

提早扫了雪,只井边还有一段。新下的雪不算滑, 秀珠不以为意,笑笑,拎着桶出去了。

巧善盯着锅底出神,到底不放心,带着牙擦和瓷杯,跟到廊下。井边没别人,秀珠腰上系了绳。她安心了,洗漱完,立马拿起大竹扫清理剩下的雪。

秀珠看到井边留有脚印,不安心,回来告诫她:“你个傻孩子,怎么半夜往井边去?掉下去就坏了。这井挖得极深,不会起冻,这时节又没落叶,不用盖。”

巧善心有馀悸,老实应下:“好,我知道了。姐姐,昨儿夜里得了赏钱,分你一半。”

秀珠脸上烧得慌,不该拿的,可眼下她正愁压箱银子没处攒,便厚着脸皮收下了这把铜钱。

缸里的水结了一层薄冰,用瓢一碰就碎,还能用,只有煮粥的水要现打,一趟就够。秀珠放下桶,走到大竈边跺脚烤手,透过窗看到院里干干净净,转回头夸巧善勤快。

这几个月,都是她在扫院子,肖婆子乐得偷懒,交了钥匙就下工。巧善很清楚:大半的雪是他扫的,为的是清除昨晚的脚印,方才她只扫了因夜里看不清而错过的边角。

他真是个热心肠的大好人,还是最聪明的厉害人。

有他真好。

煮粥,和面,王婆子挑着箩筐把菜送进来,两个姑娘抓紧洗菜剁馅。

巧善刚切好面剂子,他就来了。她生怕多说话会露馅,着急忙慌掀盖取丸子,想快点应对过去。

秀珠一反常态,主动找他攀谈。王婆子在跟管库的张婆子报数,说话声不断。巧善没听清门口的两人说了什么,担心得不得了,往温碗

古代保温杯

里添热水时险些洒了出来。

他面色如常,见她盖上了,提起食盒就走。

她顾不上烫,随手抓了多煮的鸡蛋,追上去相送,嘴里喊着:“小哥,且等等。”

他停步,她递了鸡蛋,特意高声说:“事来得急,人还没到齐。这会忙不过来,包子馒头才往上蒸,要等一会才能出锅,烦请小哥在老爷跟前替我们美言几句。”

这借口找得好,等他走远了,秀珠连声夸,趁别人还没来,小声告诉她:“我姨妈说过两日还要送人来,跟你一般大的,少说有三四个。这就要过年了,要宴请族亲世交,人手不够。”

巧善听话只听一层,暗自感叹来再多那也不是小英,伤心一会,接着忙活。

黄嫂子跟张嫂子匆匆赶来,抓紧炒羊肉卤配酱菜,打发秀珠回去歇着。

值夜的是巧善,歇半日的却是自个,秀珠有些不好意思,想说实话。巧善盯着她,不停地转眼珠。

秀珠憋住笑,听命回家了。

该蒸的蒸,该烫的烫,全预备上了。巧善到院里拍干净衣襟上沾的麦粉,洗了手,将食盒挨个排好,等着被召唤。

果然,包子还没出锅,老爷那边又来了人,开口就问丸子是谁做的。

口气不善,黄嫂子想护一护,巧善朝她摇头,站出来认了。

来人上下打量一番,冷声说:“跟上,老爷要见你。”

这是她第二次见到大老爷,他身上穿得厚,反倒显得更清瘦。

兴许是瘦子之间的惺惺相惜,老爷见到她后,先是一笑,不让她磕头,再招手叫她上前边来。老爷面容疲倦,却有兴致问她叫什么名,不等她认错就把东西还给了她。

她记得还有话没说,但老爷身边这人太凶,盯得她发怵。她忘了词,干巴巴地说:“这石头是我在家时捡的,多谢老爷,我以为丢了呢,多谢老爷。”

老爷大笑着纠正她:“这不是石子,是菩提子,属木。你仔细瞧瞧,上边有眼,眼里有磨痕,原是别人常戴的。你能捡到,是天赐,这会又是失而覆得,合该你跟它有缘。”

老爷扭头,交代家正:“你去翻一翻,找根合适的链子帮她配上。”

家正一走动,巧善顺理成章地跟着看过去,得了帘子边站立的家禾一个眼神,忙转回来磕头,又是一句“多谢老爷”。

笨拙,亦是淳朴。

老爷叫她起来,问到府几年了,她照实答了。问到家里几口人时,她顿了顿,怕撒谎的道行不够高会露馅连累家禾,没说全死了,只含糊答:“不清楚,我走的时候,他们病了。”

病得不轻,病得不清醒,才会卖了我。

这是她为他们找的借口,这样去想,对她好,对他们也好。

老爷同感其苦,接了这话:“寻常百姓家道艰难,病不起,将你送出来,是为了你有条活路。唉……可怜父母心!”

老爷这身叹,有些许怜惜在里边。她立马接一句“谢老爷”。

翻来覆去就这一句,傻里傻气。

老爷叹完又笑,顺手从庋架上的罐子里抓了一把银锞子赏她。

她双手成捧接过,合拢了作揖,又说“谢老爷”。

老爷腻了,摆手叫退下,见她迈门槛吃力,便嘱咐家禾去送一送。

老爷的手指纤长,果然一抓就是一大把。全是指头大的开口银馒头,别看它个头小,聚一块很压手。

她跟在他后边走,见出院门后的拐角处左右都没人,立马张开手指,认真看了一眼。

天色不好,灰蒙蒙的,又冷又湿,来去的人却不少。

提食盒的几个小厮跟他们打了照面,连招呼都懒得打,径直走了。

接着又是两拨人,脚步匆匆,都往老爷那院里去了。

没人搭理他们。

巧善难掩兴奋,不时张望,见这会前后都没别人,安心将双手伸到他面前,小声告诉他:“统共三十七个,我三你七,正好!”

他本想告诫她不要随意暴露,闻言先恼了,压声质问:“你什么意思?”

“啊?”她这才发现不对,赶忙改口,“哎哟,错了错了。你三我七,我拿七个,行不行?”

他没答话,她有些慌,再改:“都给你拿着,我还有。分出去四百二十八文,买鸡蛋花了十八个钱,还剩十九两五钱……”

“闭嘴。先收起来。”

“哦。”

才走几步,她心里难安,憋不住要说话:“我高兴,不是为得了这些钱。我只是想着:你聪明睿智丶料事如神,把小英的事托给你,比王家人更可靠。”

“不要声张,回去安心做活,等我消息。”

她用力点头。

他停下,接着指点:“这回不要瞒着,回去就说老爷留你说话,赏了你!一个约莫是四钱,不要跟人说你得了多少,拿出七个请她们打酒买肉,尽够。剩下的都留给我,过后要用,夜里我来拿。照规矩行事:你三我七,那九个算我借你的,下回再还你。”

“好,都给你。”她点头,见他半道要走,有些舍不得,追着问,“这九是怎么来的?”

他气到发笑,因还有许多要紧事等着去办,不想耽误在这,撇开头说:“回头教你算术。”

“哦,为什么单留井边的雪不扫,是要留足印做罪证吗?”

“天没亮,乌漆嘛黑怎么扫?怎么……你盼着我掉下去?”

“不是不是!”

她乖乖地闭了嘴,停下脚步,目送他远去。

他走出去一段,惊觉不对,又倒回来问她:“你怎么知道是三十七个?”

她瞪大眼睛答:“我会数数。”

“不,我问你是怎么数出来的?”

他的眼睛从不放空,一直留神四周,知道她没停过步,只在某一处打开过手,怕被人瞧见,又立刻合上了。

“就……”她眨眨眼,为难地答,“看着,数着……家禾,我弄错了吗,那要怎样数才对?”

一眼数到三十七,他做不到,这笨蛋做到了。

怎么数才对?

这话叫他怎么答!

“没有错。我不过诈你一诈,怎么轻易就上了当?”

“哦,是这样啊……下回我就不上当了。”

“不要犯傻。”

“知道了。”

她双手插兜,紧紧地攥着他需要的银钱,脑袋和肩靠在院墙上,歪歪地看着他。

傻气!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