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悬疑灵异 > 追命人 > 第九十二章 她那么美

“要说一件事情到底是不是事实那要看能不能拿出确凿的证据,旸王的故事民间传了几千年,都已经神话了。我呢,迄今为止没有发现证明郬国存在过的证据。”胡爷爷不愧是学术派,讲话就是严谨。

“不过,我只是听说啊,曾经有一支英国的考察团曾在罗布泊发现了一处地下墓葬。”

“是1953年的那支队伍吗?”萧子升问。

“你怎么知道?”胡爷爷厚厚镜片下的眼睛闪过了一丝疑惑的光芒。

“我是在图书馆查到的。”萧子升说。

“有证据证明吗?书上是怎么写的?”胡爷爷追问道。

“没有,也就只是提了只言片语,所以我才想问您的。”

“看来你们还真不是头脑一热就过来的那群什么自驾探险的人啊。这件事情呢,我确实不了解,就只是听说而已。”

“听说也好,您都听说了什么?”

“有很多种说法,一种是说探险队发现了一处墓葬,他们在里面挖掘出了许多的宝物,可是临逃出来的时候墓穴塌陷,把他们都埋在了里面;另一种说的是他们分赃不均,自相残杀,最后生死不明。其他的我都记不住了,这些你在图书馆里也找到过吗?”

“据我了解到的,您说这些人从墓中出来后都染上了怪病,然后接连死去,最后究竟哪些人回了英国就不得而知了。”

“你怎么知道有人回了英国?既然染上了怪病,哪还有力气回国?为什么不是都死掉?”我好奇道。

“呃......这个是我猜的。”萧子升的表情骗不了我,看得出来他就是知道。

“是啊,还有,即使有这么一群人找到了一个墓并且盗取了里面的财物,但我们凭什么认定那就是旸王的墓啊?几千年的跨度可不敢妄下定论。”

“胡爷爷教育的是。”萧子升露出谦卑的表情道。

“对这件事情这么感兴趣的你们可不是首例,之前有个叫萧山的比你们还要狂热。”胡爷爷说道。

我看了一眼萧子升,他冲我挤了挤眼睛意思是让我别乱说话。

“据说还是什么教授,但我看不上他,所有的私心都写在脸上了。”

“胡爷爷,我们可纯粹就是为了兴趣,我们觉得像咱们国家这样的文明古国,历史文化就需要一代代传承下来,学校里只能学到皮毛,不花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始终只能窥见冰山一角。所以我们也是想借此机会多搜集一些资料,等回去后能为更多的人讲解这段神秘的历史。”我的这一番话,相信一定能正中胡爷爷的下怀。

如我所料,胡爷爷开心地笑了:“哈哈哈,这孩子,真好,哎,对了,我还不知道你们叫什么名字呢,来我这儿的人啊太多,我都习惯跟陌生人打交道了,所以总也想不起来问对方的名字,主要是问了也记不住。”

“这都要怪我们,应该跟您自我介绍一下的,我叫范小琪,是一名舞蹈演员,这位是......”

我话还没说完,便被萧子升打断了。

“我叫张青,是一名学生。”

萧子升隐藏了自己的真实姓名估计是怕被胡爷爷发现他跟萧山的关系吧。

“哈哈,真好,爷爷呢欢迎你们以后常来,最好带着你们的朋友一起过来啊。那个,你们带记事本了吗?我一会儿就给你们讲讲这楼兰古国的故事,可得记好了呀。”

就这样,我们在胡爷爷关于楼兰古国故事的浸泡下度过了一整个下午。胡爷爷讲起楼兰时两眼所放出的光芒可以看出他对这片土地和文化的热爱。就在胡爷爷给我们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胡杨大包小包地满载而归,然后娴熟地颠了一桌子的小菜。

“范小姐,你平时都爱吃些什么菜?也不知道我的手艺合不合你的胃口。”大家都入座的时候胡杨突然问我。

我喜欢吃人心,噗通乱跳的鲜活的人心,一口爆浆口口留香。这是我的心里话,但现实让我不得不撒谎。

我楞了一下,然后在记忆中一顿翻找,竟然首当其冲想起了巫启成给我做的那碗面,于是开口说道:“面条,我爱吃面条。”

听我说完,胡爷爷和胡杨一齐笑了起来。

“特没见过世面是吗?”我赔笑道。

胡杨摆了摆手:“不是,要知道你爱吃面条我就不费这么大劲儿做这些菜了,你知道我们家祖籍是甘肃的吗?甘肃的面食很有名,我做面条可是一绝,我们家的男人做的面条都很好吃,这样吧,明天我给你们做,你一定要尝一尝。”

会有巫启成的那碗面好吃吗?巫启成为我做的那碗父亲的面在我心中已经被我打上柔光加了滤镜还扑了层金粉,相信这辈子都不会有哪碗面能打败它了,但我还是配合地说:“好啊好啊,我自己就能消灭一大碗。”

这顿饭吃得很欢乐,胡家人的热情已经深深地感染了我。胡杨说楼兰博物馆就在附近,对楼兰文化感兴趣的人一定要去看一看,里面的东西都是货真价实的,一旦走进去那种年代感便会扑面而来。

饭后不久,胡杨便接了一通电话,对方好像有急事的样子,他便只好满脸歉意地告了辞。胡爷爷倒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对于他老人家来说,只要身旁有人听他说话就好,他才不管这人是他孙子还是街边儿捡来的陌生人。

萧子升一直陪胡爷爷聊天聊得很晚,他们两个就像忘年交一样有着聊不完的话题,我则在九点左右就上床休息了。在卧室里,伴随着从客厅传来的他们的交谈声我很快入眠了,一觉醒来后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七点钟了。

我听到一些声音,于是走出房一看,原来是胡爷爷在厨房叮叮咣咣地忙碌着。

“胡爷爷,您做什么呢?”我揉了揉睡得粘连的眼睛问道。

“胡杨有事儿不能过来了,昨天不是答应你们吃面条吗?我给你们做,保证比他做的好吃。”胡爷爷兴致勃勃地说。

“哎呦,这多麻烦您啊,我也会做饭,您放那儿,让我来。”

说罢我便伸手去抢,可胡爷爷却一把将我推开道:“等我什么时候去你们那儿你再下厨,到时候我保证不拦着你。”

“可是......”

“别可是了,一边儿等着吃就行。”

“哎!胡爷爷您可真好。”

“呵呵,一会儿吃了面啊你就觉得胡爷爷更好了。”

“您怎么这么精神啊?昨晚上你们是几点睡的?”

“昨天聊到一两点了都,我天天都这么精神。”胡爷爷从一支熬着骨汤的锅里舀出了汤料倒进旁边的一支汤锅中说道。

“啊?那您几点醒的呀?”我吃惊地问。

“六点啊。”胡爷爷将面下进了锅中。

“这么早啊?”

“这还早呢孩子?我平时都四五点钟醒,这昨天是睡得太晚了,所以起的也晚,但是老头我高兴,看得出来这小子是真愿意听我说话,不像那些人,尤其是那些搞采访的,问你什么你说什么,还得按照他们要求的说,你想再聊点儿别的吧,人家根本没工夫听。”

“不管怎么说,我们还是打扰您了,要不然您的作息时间不会被打乱。”我抱歉道。

“可别这么说啊孩子,要是多来几个这样的我可是愿意被打乱呢,我老了,不中用了,还啰嗦,说话招人烦,有几个愿意听我们把话说完的年轻人啊?这个是头一个。哎,丫头,去叫他起来,面条快好了。”

我去了另一间卧室晃醒了深度睡眠的萧子升,他起床倒是不费劲。等我们两个洗漱完毕后,面条也热腾腾地上桌了。

虽然这些东西现在都已经不是我的最爱,但正常品尝我还是可以做到的,萧子升就差了很多,昨天的一桌子菜他就兴趣不大,勉强吃完了他那一小碗饭,今天的面条他也是一副味同嚼蜡的样子,而且在吃之前还向我的碗里拨了一些。

胡爷爷做的是最经典的兰州牛肉面,骨汤味道浓郁,就连辣油都香味四溢。我努力逼自己吃了满满一大碗,然后便像只临盆的孕妇一样在沙发上直挺挺地倚着动弹不得了。

胡爷爷看我的样子开心得不得了,他说这俩孩子感情好,一个陪我说话,一个捧场我做的饭,要是能一直陪着我就好喽。

萧子升收拾完碗筷后,按胡爷爷的指示,我们跟着他去了楼兰博物馆。确实距离很近,驾车也就不到十分钟的样子。

胡爷爷一副老派知识分子的气质走向博物馆的正门,我和萧子升一边一个为他老人家保驾护航,胡爷爷满脸洋溢的都是一种这是我家的自豪感。

楼兰博物馆从外观上看便给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而雕在外墙上的那张异域风情的女人的脸便成了这里的特殊符号。博物馆的占地面积着实不小,分开的几个展区也都各有各的特色,刚一走进藏馆我便被这里的东西所吸引,于是抛下胡爷爷和萧子升自顾自地游览了起来。

长这么大,我去过的博物馆有数,而像这种规模的,馆藏物品又这么精妙的这里可以说是头一处。野生动物展区里的动物标本个个都栩栩如生——马可波罗盘羊、黑颈鹤、西域沙虎、双峰驼等等,仿佛它们随时都能冲破玻璃隔板站到我的面前,透过这些标本我甚至都能想象得出它们栖息在这边广漠大地上时的样子。而那些形状奇异雕刻精细的盆盆罐罐,和那些即使过了千年也还散发着幽幽寒光的青铜器也让我不得不惊叹古时人们手工技艺的高超。

不知不觉地我竟走入了干尸陈列处。看着墙上灯牌提示的内容可以知道这些历经千年而不腐的尸身是从一处叫小河墓地的地方发掘出来的。干尸身上都覆盖着一层土色,他们用这层十分接地气的颜色告诉世人,老子不会轻易地狗带。而似乎每一个干尸的身上都裹着乱七八糟的旧布,也不知是出土时就带着的,还是这里的工作人员怕他们冷给包上的。

我兴致勃勃地在这些具尸体之间流连忘返,猛地一回身,一具被柔光打得周身暖洋洋的女尸赫然眼前。她的尸身保存得很是完整,头发浓密且自带波浪,深深凹陷的眼眶处长长的睫毛简直迷死人,那张罩在白色帽子下的脸没有丝毫的可怖感觉,我不由得被她吸引,然后一步一步越走越近。

离得越近便看得越清楚,看得越清楚便越是能感觉到一股直戳心尖的疼。没错,我的心很疼。像失恋?不。像可怜?也不是。准确地说来应该是那种终于与亲人团聚而她却已不在人世的扼腕感。

与此同时,脑海中回忆的画面如海浪一般出现在我的眼前。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没有了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