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心中的位置,子秋不必总是提醒。”
闻舒自知自己说不过他,于是乖乖用膳,不接龙锦华的话。
待到早膳用罢,龙锦华便身穿皇袍前去大殿,闻舒则拐了一条路来到大殿门口。
今时不同往日,过去闻舒是个无权无势的从四品谏议大夫,现如今却是龙国功臣,蒙受圣恩。此前一些不将闻舒放在眼里的大臣今日见着他,俱是腆着脸过来打招呼。
闻舒向来高傲,也不愿卖面子给这些无用大臣,只待沈丘宜和沈谭明过来寒暄时才微微回以笑容。
今日沈谭明神清气爽,过去他身上那怀才不遇的哀伤气质如今没了,换上的则是扬眉吐气的痛快。沈丘宜也不例外,他今日眉目舒展,面色瞧着像是年轻了几岁。
闻舒说道:“许多事我还未同子舍算账呢,过去我将你视作知己好友,但显然你不是这般看待我的,竟连同皇上设下圈套,只待我乖乖地往里跳。”
沈谭明听得出来闻舒并未生气,于是大方一笑,顿时整个人显得开朗英俊了几分。他说道:“我不过比子秋更明白你自个儿的心意罢了,欺骗谈不上,但要仔细说道说道,我同家父也算是子秋的媒人了。”
“你!”闻舒顿时脸一阵红一阵白,“好啊沈谭明,你这嘴皮子功夫倒从陛下那里学到许多啊。”
沈谭明狡黠一笑,回道:“不敢,不过是实话实说罢了。”
沈丘宜也凑了过来,说道:“闻大人能同陛下上下一心是顶好的事,朝中有你在,想必龙国日后便能顺风顺水了。”
闻舒怀疑地打量了沈丘宜一会儿,他不相信沈丘宜这个遵从儒家礼教的老学究能接受自己同当朝皇帝的这般关系。
果然,沈丘宜突然话锋一转,小声说道:“但君臣相恋总是触犯禁忌,往后闻大人还需多加小心,朝中总有嫉妒之人会借此参你一本。”
闻舒眼神一凛,脸上挂起笑容,那笑容有着冰冷之意。他说道:“沈太师怕是对闻舒不甚了解,日后如若有人敢触本官的眉头,本官必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沈丘宜还欲劝谏闻舒几句,准备叮嘱他不可锋芒太露,却被沈谭明使了个眼神制止了。
或许沈丘宜对闻舒不甚了解,确切地说是对闻舒背后的闻家不甚了解,但沈谭明还是清楚几分的。以闻舒的才学,自然可以傲视群雄,更何况他身后有闻家撑腰,朝中任何大臣都必然拿他毫无办法。毕竟这所谓商家瑰族的闻家可是天下第一世家,如今闻舒又有皇帝为他撑腰,往后自当随性而为,无需惧怕任何人或任何事。
第36章 新官上任 闻舒新官上任三把火。
正当几人谈话之际, 张秋双手持着圣旨来到殿外,众人见状,纷纷下跪听旨。
张秋打开圣旨, 缓缓念道:“奉天承运, 皇帝诏曰。时局乱世,龙国内忧外患, 朕着紫微星庇佑,幸得才人相助,终解内忧。谏议大夫闻舒力挽狂澜,此等人才,朕喜之爱之,特提封为正一品宰相, 主管百官, 为朕解忧。钦此!”
闻舒恭敬地接过圣旨, 说道:“臣谢过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张秋又朝身后的太监使了个眼色,那太监便拿着官服朝宫门口走去, 许是要将官服交给正在宫外等候的白棋。
紧接着, 他又脸上堆笑地朝闻舒说道:“闻大人,哦不, 该改口叫闻相了。陛下对闻相青睐有加, 往后还请您多为陛下排忧解难。”
闻舒说道:“谨记公公教诲。”
说罢,张秋便又朝众人说道:“陛下已在殿内等候, 各位请起吧。”
百官起身,有序地走进了大殿,闻舒和沈丘宜走在最前面。
昨日宫宴上杀伐激烈,陛下龙体受损, 今日这早朝怕是会有大变故。百官们心中跟明镜似的,昨夜闻舒还对宰相一职十分抵触,这才过去不过一晚,陛下便将闻舒说服,其中门道如何,百官如何不知?
一朝天子一朝臣,文帝在位时,仲家和姚家风光无限。现在龙锦华登基,闻家和沈家又变成了天子宠臣。
而这闻舒,显然不是善茬,既然能斗倒深耕龙国仕族多年的姚文清,其心机手段必然更加厉害。
待走进大殿时,龙锦华已经在龙椅上正襟危坐。闻舒原本还担心龙锦华右股上的伤会影响他今日的威严,现在看来是自己多心了。
见闻舒走在最前面,龙锦华脸上不由得浮起笑意。这种君臣一心的感觉,是他从八岁时就梦寐以求的。那时的他总想,自己如若是身份尊贵的太子,而子秋作为自己从小一起长大的伴读,待到他日登基后,子秋必然会成为自己最得力也最值得信赖的肱骨大臣。
即使这十年来始终天不遂人愿,但今日这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