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三十年,先皇封你做户部尚书,你倒好,在职不过六年,克扣民间奉饷,借户部之权行自家便利,于民间富商密切往来,剥削百姓,提高田赋。你那本家的子侄们,借你在朝中的官职威名,在淮南一带欺压百姓,强抢民女,此事过去有姚文清替你压下,你这几年才安然无恙。现在朝中当值的是闻相,再无他人为你撑腰,你且说说,这一桩桩罪过压下来,陛下究竟该治你何罪?”
那被唤作刘大人的文官脸一阵红一阵白,听沈谭明越说越严重,他哆嗦得双腿站不稳,猛地一下跪倒在地。
沈谭明并不打算放过他,继续说道:“如今陛下刚刚登基,朝中正需百官建言献策,闻相今日谈及龙国弊疾,先是痛心疾首,后又谨慎小心提出对策,你倒好,为了一己私利置龙国江山社稷与百姓福祉于不顾。你倒是说说,你究竟是在意先皇威严,还是在意你那户部尚书的位子?”
刘大人跪趴在地上,身子不停地哆嗦,沈谭明所言句句属实,他原以为自己已安然无恙,这新皇必然也不好在如今皇位还未坐稳之时朝众臣发难,更何况,姚文清死后,龙锦华说过不再追求其余同姚家有过往来的官员们的罪过,他以为自己算是躲过一劫,日后将屁股擦干净便可。现下沈谭明却将他过去做过的这些事一桩桩一件件抖了出来,这着实出乎他的预料。
龙锦华龙颜盛怒,他猛地一拍扶手,怒道:“刘锐,沈大人所言是否属实?”
刘锐不知如何接话,只敢将头深深埋在地上,喘着大气。
见状,众人明白沈谭明所言必然属实了。
“看来是不假了。”说着,龙锦华朝殿外喊道,“来人啊,将刘锐拖下去,关押天牢,听候发落。刘锐官职被撤,刘家一干人等收回所有封号,家中财产全部充公,即日起赶回淮南,不经传召不可回京!”
话音刚落,殿外的侍卫进来将刘锐拖走。刘锐见大势已去,当即鼻涕眼泪流了一地,朝龙锦华和闻舒不停地求饶,但无济于事。
龙锦华给了沈谭明一个肯定的眼神,然后又对闻舒说道:“闻大人继续讲来,这科举一事如何革变?”
刚才一幕弄得百官心惊肉跳,众人还没反应过来,就见沈谭明一阵弹劾,龙锦华盛怒,刘锐被撤官职打入天牢,这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前后不过一会儿,刘锐便成了阶下囚。现下再无人敢反驳闻舒,毕竟在先帝手下办事,谁没同姚家有过往来。若自个儿开口惹得闻舒不快,只待沈谭明追究自个儿的罪过,想来这下场只怕与刘锐相差无几了。
百官顿时明白,今时不同往日,闻家与沈家同气连枝,俱是对新皇忠心耿耿,现下若驳了闻舒的面子,便是一同驳了陛下和沈家的面子。沈家弹劾,天子盛怒,他们所有人都不会有好下场。
第37章 针锋相对 闻舒舌战群雄。
闻舒继续说道:“朝中不干实事者远不止刘锐一人, 各位现下若能够放下私欲,为陛下排忧解难,本官自当不再追究各位的罪过。若有人还像刘锐这般阻止本官建言献策, 不劳本官动手, 沈大人必然会将诸位所犯过错一一说来。”
说罢,他眼神一凛, 朝殿中大臣扫了过去。只见百官们低着头,面上神情各有不同,但现下却再不敢出言反驳闻舒。
“增加科举机会,能够迅速从民间召集人才。依臣看,取殿试前十名便可,还需设面试, 一一考究考生政事、民生、军事, 从中选优, 纳入朝中行实事。”闻舒朝龙锦华说道,“武科举一事也得尽快提上日程,如今武官那边更缺人手。”
龙锦华脸上浮起笑意, 见闻舒对自己尽心尽力, 他心中说不出地得意。
“爱卿所言之策确实可解当下燃眉之急。”龙锦华仔细思索了一会儿,吩咐道, “文科举一事交由沈太师主持, 务必从民间广纳人才,面试则由朕、闻相和沈太师共同考究, 至于武科举……”
闻舒赶紧接话道:“武科举就由本官主持吧。”
“也好。”龙锦华等的便是闻舒这句话,“那日见你手持大刀,及时击杀逆贼姚文清,你的功夫朕是放心的, 这武科举一事便由你主持。”
闻舒又补充道:“还有一事,这文武科举为的是选拔人才,本官认为当以摒弃男女之别,让天下女子也能得此机会入朝为官,如此一来,陛下便更能寻到能人异士为朝廷尽心尽力了。”
这次龙锦华并不接话,这一茬昨晚闻舒便已同自己说过,此举他是欣然同意的,但让女子入朝为官,显然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此事不会简单便能善了,接下来必然得经过一番腥风血雨后才能得知结局如何。
见闻舒说出如此惊天之言,沈丘宜也狠狠吃了一惊。他一脸不可思议地看着闻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