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走了数名突厥精锐。战场上的刀光剑影间,敌军开始显露出一丝动摇。
就在此时,远处突然传来了阵阵战鼓声。晴珠的心猛然一紧,侧耳听去,果然,尹兆伦率领援兵终于赶到。
“所有将士听令,速速随我冲破敌军!”晴珠高喊,带领自己的部队再次加速进攻,紧跟着援军的步伐,一举冲破了敌人的防线。敌军的指挥逐渐混乱,溃败的声音越来越响,原本气吞万里的突厥铁骑最终被逐一击溃。
一切发生太快,突厥本借着先机打了寒关一个措手不及,但他们估计并没有想到,只是短短时日,原本不堪一击的龙国竟然能迅速招兵买马,重振旗鼓,
晴珠与钟不离、尹兆伦配合默契,兵分三路,迅速击溃气势正盛的突厥军。
然而,战斗并未因此而完全结束。随着寒关城内守将和援军联手反击,突厥的大军开始出现了阵脚不稳的迹象。但从敌人的阵营中,依旧传来一道道凌厉的指令,显然敌方的将领尚未完全放弃。
在这一刻,晴珠的心中突然涌现出一股强烈的直觉——这场战斗,背后或许还有更为复杂的棋局。
“不对,为何不见戈马泰的身影?”尹兆伦心中大亥。
第61章 黄雀在后 戈玛泰偷袭龙京
苍穹沉寂, 夜幕如墨,万里河山隐于暗夜之下。龙京城墙巍然矗立,似欲贯通天地。城墙之上, 火把延绵如龙, 映得守军甲胄闪耀寒光。
闻舒一袭铁甲戎装,眉目如霜, 立于城头。他腰间长剑轻轻作响,正如他愤怒的内心一样,难掩杀伐之气。
“报!”一骑飞驰而至,单膝跪地,声音急促,“敌军先锋已至二十里外, 兵锋锐利, 气势逼人!突厥王子戈马泰亲自压阵, 麾下五千重骑为首,步卒逾万!”
闻舒闻言,心中更是焦急, 但仍保持面色不动。他指尖轻轻敲打城垛, 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身* 旁的孙询皱眉低声道:“闻相,敌军来势汹汹, 我等不过三千兵力, 就算加上我手下的龙骑兵,也不过五千有余, 面对突厥这来势汹汹的大军无异于螳臂挡车。这……如何是好?”
“你的龙骑兵动不得,若城门守不住,你们务必要护送陛下安全撤退。”闻舒眉头紧锁,虽然他早料到突厥会趁龙京兵力薄弱之际偷袭, 却没料到戈马泰这般来势汹汹:“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是我小瞧了这戈马泰。传令,备弩车,布滚石,架神臂弩,严守四门,不得有误。”
孙询仍有担心,却见闻舒目光如炬,周身杀意隐现。他心头一震,终是躬身领命,转身传令而去。
夜风袭来,吹动着闻舒已经浸湿的发梢。他缓缓俯身,从怀中取出那枚天子玉佩。自那日之后,龙锦华一直将这玉佩放在自己身边,为的就是让自己代行天子之权威。今日,戈马泰率军兵临城下,龙锦华不准闻舒涉险,他要亲自前来,会一会这嚣张嗜血的突厥王子,是闻舒不肯,僵持不下,闻舒不得已使用了迷香让龙锦华陷入昏睡,这才得了机会前来迎战。
“晴珠率五万大军与突厥主力激战于寒关以北,戈马泰趁虚而入,兵锋直指龙京。城中守军不足,粮草匮乏,此役若败,龙京危矣。”闻舒将玉佩收入怀中,低声自语。
成败在此一举,若胜,可保龙国天下太平,各国必不敢再次进犯;若败,国破家亡,龙锦华的治国抱负便断送于此。
破晓之际,号角声如洪钟贯耳,自远方响起,突厥军的身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旌旗招展,兵刃森然,战马铁蹄踏碎了泥土,将整片原野震得簌簌颤抖。
戈马泰策马立于军阵前方,身披暗金甲胄,面色冷峻如刀刻。他目光凌厉,环视四周,忽而仰天大笑:“龙京不过区区三千守军,纵他龙国皇帝有通天本事,又如何与我突厥铁骑争锋?”
身旁一名副将附声而笑:“将军所言极是,此番破城,龙国便是突厥的囊中之物。”
戈马泰唇边勾起一抹冷意,挥手向前,低声道:“先锋三千,探探虚实。步骑紧随其后,试探敌防,我要看看龙国皇帝如何应对。”
随即,号角声再度响起,突厥三千先锋如潮水般涌向龙京城墙。他们身着轻甲,手持圆盾长刀,步伐迅猛而整齐,脚下泥土翻飞如烟。
闻舒立于城墙之上,目光微敛,见敌军已至百丈外,缓缓抬手,沉声道:“放箭!”
话音刚落,万箭齐发,宛如疾风骤雨。城头上的弓箭手齐齐张弓,箭矢破空而出,直扑敌阵。突厥先锋阵脚大乱,惨叫声随之响彻,马匹嘶鸣,鲜血飞溅。
突厥军素来以悍勇著称,此前已身经百战,即便遭遇箭雨,依旧迅速调整阵型,铁盾交叠成墙,步步逼近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