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他的步伐优雅,目光却锐利,直直落在张秋身上。
“闻相。”张秋低头,声音依旧平静。
“公公虽有些功夫,身子也比常人强壮,但此时日头毒辣,公公若再继续过下去,恐怕会伤了身子。”闻舒语气温和,却透着一股让人无法忽视的压迫感。
张秋依旧低着头,没有回答。
闻舒俯下身,靠近他的耳边,声音低沉:“张公公,若你真的想保全自己,最好实话实说。‘他们’派你进宫,到底还留了什么手段?今日奏折一事,是不是你的试探?”
张秋身子不可察觉地微微一僵,但很快恢复如常。他缓缓抬头,迎上闻舒的目光,语气平淡:“闻相说笑了,奴才打小便贴身服侍陛下,又怎会有其他身份?”
“是吗?”闻舒眯起眼睛,冷笑一声,“我不信。”
张秋闻言,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嘲弄的笑意:“闻相若不信,不如直接杀了奴才,将奴才的尸首带回去慢慢查个清楚。反正奴才的命不过尔尔,对闻相来说,不值一提。”
闻舒闻言并不生气,反而笑得更深:“张公公真是个有趣的人。罢了,既然你不愿意说,那就慢慢跪着吧。只希望这烈日不会让你改了主意。”
“多谢闻相好意,奴才没错,也自然没什么改变主意的念头。”
闻舒站直身子,居高临下地看了他片刻,忽然说道:“希望你记住你今天说的话。否则,若让我查出你对陛下心存不轨,我不会手软。”
说罢,他转身离去,身影在烈日下显得修长而凌厉。
张秋跪在原地,望着他的背影,眼中闪过一抹复杂的神色。他低下头,唇角似乎勾起了一丝极淡的弧度,但很快便消失无踪。
龙锦华这一觉竟睡到傍晚,待他醒来时,发现闻舒正在仔细批阅奏折。见他醒了,他又迎上前来,一边服侍他更衣,一边说道:“现如今龙国确实好了许多,我瞧着诸位大臣所奏之事,大多与民生相关。我挑了些重要的事记了下来,你若这会儿有精神听,我便同你细细说来。”
龙锦华穿好衣服,莞尔一笑:“你做事我自当是放心的,若有想做之事,你尽管派人去做,我相信你的才华。”
闻舒便不再多说,他相信那些折子龙锦华必然还会抽空再看。
夜幕降临,宫中处处张灯结彩,龙锦华设宴款待群臣,共庆龙国此次大捷。百官们陆续入席,纷纷向着端坐在上的龙锦华恭敬行礼,气氛庄严而热烈。宴会上的美酒佳肴陆续上桌,众人觥筹交错,各自攀着关系。
宴席气氛看似和谐,但不难察觉到其中正弥漫着一股暗流。
闻舒坐在离龙锦华最近的位子,他虽在笑着与大家寒暄,但总隐隐察觉到一些暗藏敌意的目光,正在不动声色地打量着他。
宴席的开场皆是贺喜战功、歌颂龙国之言,龙锦华听着十分高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话题逐渐走偏,闻舒顿时明白,正戏开场了。
不一会儿,席间一位年轻官员站了起来,朝龙锦华深深行礼:“陛下,龙国近日恢复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盛世之景不禁让臣等都为之庆贺。然而,这昌盛国运还需后人延绵。臣恳请陛下考虑选妃事宜,延续皇室血脉,传承龙国盛世基业。”
这一话音刚落,百官先是一片哗然,而后又纷纷点头,皆十分赞同地朝龙锦华看去。显然,他们心中也早有此计划,此时不过是等人先将此事提出罢了。
龙锦华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宴席上原本欢愉的气氛开始变得微妙。他静默片刻,然后缓缓开口:“选妃一事,不劳诸位卿操心,朕自有定夺。至于国运延绵与否,朕还年轻,诸位卿就开始担忧此事,是否在咒朕英年早逝?”
席间顿时鸦雀无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龙锦华刚才的一番话语显然是起了杀心,众人这会儿无人敢朝枪口上撞。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沈谭明竟率先出言解围:“陛下,选妃乃是大事,不仅要考虑血脉传承,更应顾及贤能与德行,才能确保国家长治久安。诸位大臣也是担忧陛下皇室单薄,才出言提醒陛下充实后宫,为龙国留下皇室血脉。”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份不容忽视的沉稳,顿时增加了一些官员的信心。席间又陆续有人提出了一些可选之人的名字,其中不乏龙京世家大族的小姐。
这时,又有一名年长的大臣站了出来,他低头行礼后,语气郑重:“陛下已经登基数日,后宫中却仍旧空无一人,实在不合礼数。选妃一事兹事体大,陛下需三思而后行。但今日诸位大人所言,俱是为龙国安定所考虑,还请陛下广开言面,采纳诸位大人的建议。”
“我瞧着选妃一事是假,诸位大人想借机攀权结势才是真。”说着,龙锦华环视四周,目光中隐隐带着威慑:“还是说,某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