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其他 > 君臣劫 > 分卷阅读232

里记。”闻舒说道,“刀法必须粗糙,让忤作验尸时以为他们是乱斗之下被杀而死,如此才能将矛头指向张家。”

得了指示,江策登时前去着手安排。

闻舒又打量着跪在地上的刘管事,说道:“既然都是闻家弟兄,令郎的安全我自然不会坐视不管,但此事不可打草惊蛇。”

“还请宗主明示。”刘管事急忙追问。

“现在若救人,必然会引起苍瑾的怀疑,因此只能等到祭祀礼当天才行。”闻舒说道,“苍瑾的目的在于粮仓,为防止你向我通风报信,必然不会伤害令郎性命。不过你放心,我会着人好好盯着,但凡对方有任何伤害令郎的举动,我便会先将人救出来。”

刘管事一听,连忙磕头谢恩。他原以为闻舒会要他牺牲小我以成全大业,却没想到他竟还是以自己孩子的性命为先。

闻舒挥了挥手,刘管事识趣地站起身,退了下去。

过了会儿,闻舒又对身后的闻渊吩咐道:“你去给苍和带个消息,把苍瑾的计划告知于他,叫他自己拿主意。”

“是。”闻渊也领命而去。

待屋内只剩下他一人时,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浮现他的脸上。

到底还是心急,做事不懂分寸。他想着,这次借苍瑾之势,势必能让张家阵脚大乱。若南边再煽风点火,张宗正如何能置身事外?

第101章 祭祀风波 众人开始耍计谋了。

祭祀礼前夜, 狼京城的夜色格外深沉,乌云压顶,仿佛预示着一场风暴即将来临。城中的百姓早已被谣言搅得人心惶惶, 街头巷尾的议论声此起彼伏, 甚至有人开始囤积粮食,生怕灾祸降临。

此时, 闻舒站在啸月楼的高处,眺望着远处的粮仓,目光深邃而冷静。江策悄然出现在他身后,低声禀报道:“宗主,粮仓的存粮已按计划转运至城隍庙地宫,火油也已布置妥当。暗卫们已换上流民衣物, 随时待命。”

闻舒微微点头, 问道:“苍瑾那边可有动静?”

江策答道:“大皇子的人马已开始集结, 看样子是打算在祭祀礼当天动手。另外,刘管事的儿子已被我们的人暗中监视,暂时安全。”

闻舒轻笑一声:“这个草包, 果然沉不住气。既如此, 我们便陪他玩一玩。”

这时,闻渊也走了过来, 忙说道:“六皇子托我给您带话, 老皇帝有意让他主持祭祀仪式,但他以自己不通礼节为推辞, 讨了张宗正做指导。祭祀礼当天,您只需全力对付大皇子,张家那边您无须担心。”

闻舒顿时笑了起来:“这苍和做事确实效率甚高,与他合作, 还真要轻松许多。”

祭祀礼当日,天色阴沉,春雷隐隐作响。

寒鸦掠过檐角时,钦天监的观星台上飘起青烟。监正捧着龟甲的手微微发抖,裂纹中浮现的卦象让他后背渗出冷汗。东南巽位血光冲天,这哪里是什么天雷降灾,分明是有人要借鬼神之名行魍魉之事。

“大人,该呈报吉时了。”小道童捧着祭文轻声提醒。

监正抹了把额头的汗,忽然瞥见祭坛下方闪过半截金线蟒纹的袍角——那是三皇子苍衡府上侍卫的服饰。他闭眼将龟甲扔进火盆,在噼啪炸响中颤声高唱:“天狼星犯紫微,当移驾西山避煞!”

此刻粮仓地窖里,二十桶桐油正顺着砖缝渗入陈年松木。预备纵火的李校尉摸着怀中金锭,浑然不知自己靴底沾着的磷粉,正在夜色里泛着幽幽蓝光。

“主公,暗卫来报,东南角三座旧仓的地基被人动了手脚。”闻渊站在阴影里,手中绢帛浸着刺鼻火油味,“他们用的是漠北黑火油,只要碰见一丁点火星子便能即刻点燃。”

闻舒思索片刻,转而问道:“江策何在?”

“属下在。”江策登时现身,回道。

“苍瑾在工部安插的人,七日前刚把西仓墙砖换成空心砖。黑火油遇空心砖夹层里的磷粉,烧起来可比寻常火焰快三倍。你去把西仓第七垛粮包换成浸过火油的稻草,等所谓的雷火引燃时,让我们的‘流民’专门抢那几垛。”

“是。”江策领命而去。

“闻渊,”闻舒又吩咐道,“去地宫取十二车陈年霉米,掺三成沙土装袋。等西仓火起,让暗卫故意放走三辆粮车——记得在车辙多留一些‘蛛丝马迹’。”

闻渊心领神会,一眨眼的功夫便消失不见。

另一边,吉时的钟声尚未敲响,狼京东郊已聚满黑压压的百姓。张宗正的门生跪在御辇前高呼“天象示警”,请求苍德帝移驾西山避雷。苍德帝虽有些犹豫,但最终还是同意了。

于是,原本应该在宫内圣坛举行的祭祀,这次却破天荒的改在京外举行。

御驾刚出东华门,狼京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