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我不要银子?”
李炎立马摇头,态度坚决道:“一把扇子才卖五两银子,够谁分的?涨价,必须涨价!”
杨婉清愣住了,满脸疑惑地说道:“殿下,五两银子都卖不出去的圆扇,涨价岂不是更无人问津了?”
李炎提醒道:“杨姑娘,你忘了我先前给你讲的包装了吗?”
杨婉清似有所悟,追问道:“殿下打算如何包装?”
李炎不答,而是让杨婉清再把扇子给他。
小环连忙递来扇子。
李炎接过后仔细端详,目光落在上面的刺绣上。
发现掖庭的女人,图案绣得虽然精美,但整体图案显单调。
“杨姑娘,这扇子我先拿走了,过几天再来找你。”
马车缓缓在汉王府门口停下。
李炎怀揣着圆扇,大步朝王府走去。
马车上,侍女小环忍不住开口问道:“小姐,汉王真的能把这些扇子卖出去吗?咱们之前想尽办法,几个月也才卖出几十把而已。”
小环眉头紧蹙,显然对李炎的能力持有深深的怀疑。
杨婉清轻轻摇了摇头,眼中却流露出一丝别样的神色,说道:“汉王临走时那成竹在胸的模样,或许真能想出什么办法来。”
小环依旧满脸不信,撇了撇嘴道:“小姐,咱们动用了那么多人脉,都收效甚微,汉王他……能行吗?”
杨婉清却陷入了沉思,回想起与李炎相处的点滴,缓缓说道:“以前都传闻汉王懦弱无能,可如今接触下来,他的行事风格和思维方式与传闻截然不同,就比如他提出的那些商业见解,我从未听闻过,却又觉得十分新奇且有道理,说不定这次真能创造奇迹。”
小环听着杨婉清的话,忽然意味深长笑道:“小姐,您好像对汉王过分信任了。”
“休得胡言乱语!”
杨婉清脸色倏然一红,眼神有些慌乱,连忙嗔怪道:“我不过是觉得他或许能帮到掖庭的姐妹们罢了。”
说完,她别过头去,“快些回府!”
马车在御驾的吆喝声中,缓缓朝着杨府的方向驶去。
这一边。
李炎走到门口,就瞧见秦琼和尉迟敬德眼巴巴地盯着自己。
秦琼刚张嘴,还没来得及说话。
急性子的尉迟敬德,就抢先开口问道:“汉王殿下,有银子了吗?您可不能一直拖着我们啊!”
“哪有那么容易搞到银子?”
李炎翻了个白眼,没好气地说道:“我还在借呢,你们就耐心等着吧!”
说完,他一溜烟就跑进了王府,动作快得像一阵风似。
秦琼和尉迟敬德站在原地,两人大眼瞪小眼。
“敬德啊,咱们果然被汉王给套住了。”
秦琼无奈地叹了口气,苦笑道:“看来这银子一时半会儿是拿不到咯。”
“哼,当初就不该轻信这汉王的鬼话!”
尉迟敬德气得直跺脚,“咱们堂堂凌烟阁功臣,现在倒好,天天在这给他看门。”
“既来之则安之吧。”
秦琼拍了拍尉迟敬德的肩膀,安慰道:“咱们都已经答应帮他守门了,就再等等看,说不定汉王真能想出办法弄到银子。”
“希望如此吧,不然我这老脸都没地方搁了。”
尉迟敬德嘟囔着。
两人虽然满心抱怨,但还是只能继续守在王府门口。
没办法。
他两要是不站在这里,其他文武大臣就要来找李炎要银子。
他们只能期待着李炎能早日兑换承诺,好让他们结束这尴尬的“守门”生涯。
当然,相比于秦琼和尉迟敬德的尴尬。
房玄龄和杜如晦就自在了许多。
天机阁第一层的修建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施工现场一片繁忙。
工匠们有序地搬运着材料,将巨大的石块和木料精准地安置到位。
房玄龄和杜如晦每日都在现场督工,对每一个细节都严格把控,确保天机阁的工程质量。
在二人的努力下。
天机阁第一层修造进度虽然缓慢,但有条不紊。
这不,忙完了手头的事务。
房玄龄和杜如晦终于得空,寻了个阴凉处坐下休息。
“老杜,你说这褚遂良还真实心眼,汉王怎么安排,他还真就怎么照做!”
刚一坐下,房玄龄就忍不住朝杜如晦抱怨道:“他一家老小天天轮流在咱们家里吃饭,我家那点存粮,都快被他祸祸完了。”
“可不是嘛”
杜如晦听了,也不住地点头道:“褚遂良这一家子,是真能吃啊。我前几天发现,我家的咸菜坛子都快见底了!”
房玄龄苦笑着摇头,“这褚遂良,着老实巴交的,没想到干起这事来一点不含糊,每天准时带着家他人来,跟到自己家一样自在。”
“谁说不是呢?”
杜如晦撇了撇嘴,“这文人有时候轴起来,真是让人恨得牙痒。褚遂良就不能想想其他办法,非得呆着咱们两家薅羊毛?”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吐槽个不停。
恰好,回来的李炎,听到他们在谈论褚遂良。
“房兄,咱们得想个办法,不能让褚遂良再这么祸祸咱……”
“不是房兄,你扯我袖子干嘛?”
“我说,房兄,你朝我挤眉弄眼干嘛,汉王又不在……哎哟,汉王殿下,您回来啦?”
杜如晦经过房玄龄提醒,这才发现李炎回来了。
他连忙起身,满脸赔笑迎向李炎。
李炎带着玩味笑意,看向房玄龄和杜如晦,“你们两个身为我大唐文官之首,让褚大人一家吃点饭又怎么了,不准小气,听到没有?”
“是,殿下。”
房玄龄和杜如晦对视一眼,无奈点头称是。
李炎看了看天色,见马上到晚饭时间,随口问道:“今日褚遂良该去你们俩谁家吃饭啊?”
房玄龄和杜如晦同时摇头。
房玄龄上前一步,回道:“殿下,褚遂良被陛下叫去宫中了,今日应该不会来我们家蹭饭了。”
“哦?父皇找褚遂良做什么?”
李炎好奇地问道。
杜如晦捋了捋胡须,解释道:“褚遂良书法造诣高深,在整个大唐都声名远扬。估计是陛下请他去宫中,为蓬莱殿题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