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兄一直都以为您才是他最大的对手,自然是看不上我这个怯懦的弟弟。”
“呵,怯懦,连朕都差点被你给骗过去了,昌玄谋逆,是不是你在背后推波助澜?”
林舒玄轻笑。
“父皇,您还是这么自私,把自己做的事情推到儿臣的头上,难道不是您一直打压大皇兄,他才会一时心急,举兵宫变吗?”
皇帝沉默不语。
“你跟顾成言是怎么认识的?”
皇帝话题急转直下,林舒玄有些惊讶。
“您都知道了?”
“朕只有你这么一个儿子,皇位迟早是要交到你手中,但皇家的传承不能断在你这儿,此等丑事是在冒天下之大不韪,你迟迟不立太子妃,朕就让影卫去查了查,朕要亲口听你说,你跟他究竟是什么关系?”
林舒玄心中思绪翻转,影卫?上辈子他做太子的时候,可不知道有这么一个组织。
对于未知的威胁,林舒玄一贯谨慎。
“儿臣十七岁那年,去了趟景州城,本想着亲自接近景州城的通判之子马斌生,却误打误撞遇见了顾成言,不过此行的目的最终还是达成了,金矿一事被揭露于人前,大皇兄折了一个吏部尚书,儿臣自打胎里就被贵妃下的毒也祛除了大半。”
“你是以何身份待在顾成言身边的?”皇帝盯着他。
林舒玄泰然自若,回答道:“以一父母双亡的孤女身份,化名为林舒璇,他似乎是喜欢上了我所扮的女子,甚至还打算与我订亲。”
这些事情,皇帝早就查到了,只不过是想看看太子是否会隐瞒。
看他跟顾成言之间,是否如今依旧藕断丝连。
林舒玄继续说:“不过这位顾大人虽然心善,但却愚忠!不识抬举,我多番示弱于他,想让他效忠我,他却口口声声说自己只忠于南凌的帝王,等我登上皇位,我还要他的效忠有何用?父皇你说是不是?寒门出身的孤臣,儿臣到时候想要多少,就有多少,还缺他一个顾成言吗?”
皇帝眯着眼问他:“你要杀他?当真一点儿也不顾念旧情?”
“他知道儿臣最狼狈的模样,儿臣自然不会留他,等父皇您驾崩之后,一个小小的左相,儿臣随意找他一个错处,处置了便是,难不成,父皇您舍不得?不如,儿臣让他为您殉葬,一道下去侍奉您可好?”
林舒玄笑的肆意,与皇帝对视丝毫不惧。
皇帝笑了,“好,好得很,朕习惯了顾卿伴驾,没了他,怕是少了不少乐趣,你这个太子,朕看坐的也稳当,从此,朕也不再插手政务,只一点,朕想在临死前,见到你娶妻,为我南凌迎来一位合格的未来国母。”
林舒玄答应了,“如此甚好,父皇安心颐养天年,其他的事情交给儿臣操持,父皇既然想看,儿臣自然会满足,儿臣打算从右相程府和武安侯府中择一位更优的女子,封为太子妃,父皇闲来无事,不如亲自见上一见,替儿臣亲自选一选。”
“这个自然,叫他们将人召进宫里来,让喧和帮着考察,朕会从旁为你相看,待你成婚那日,朕会颁布退位的诏书,将这南凌的江山全权交给你,你可不要让朕失望。”
林舒玄起身,拱手行了一礼。
“儿臣自然不会辜负父皇的期望。”
“夜深了,朕也乏了,你回去吧。”
“儿臣告退。”
太子走后,皇帝寝殿后的书架处,传出了一丝动静。
此处是一个精妙的机关,直通宫外。
皇帝从前微服出宫,大多从此处走,顾成言自然也是知道这条密道的。
“臣顾成言参见陛下。”
一袭青衫,润玉端方,皇帝看着跪在自己跟前的年轻人,也不得不感叹一句,韶华飞逝,如今的时代是属于这些个年轻人的了。
“方才太子所说,你可都听见了?”
顾成言眼眸低垂,嘴角抿成了一条线,似乎是有些难以接受。
“臣都听见了。”
“你是聪明人,太子蛰伏多年,一朝得势,他从前那些见不得人的面目,你都见过,来日他继位后,必然是不会放过你的。”
顾成言伏地,言辞恳切,声音哽咽。
“臣恳求陛下怜惜,臣家中父母只有臣一个亲生儿子,臣又还未娶妻生子,臣一人身死不足惜,只是家中香火断绝,臣无颜面对先祖,入朝为官以来,臣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懈怠,请陛下救我!”
皇帝脸上的笑意遮掩不住。
他收敛脸上的笑,叹了一口气。
“顾卿快起,朕以林老爷的身份与你成为忘年之交,彼此君臣相亲,怎么会真的想让你年纪轻轻的就为朕殉葬,不过都是顺着太子的话,随口一说罢了。”
顾成言双目通红,情绪有些失控。
皇帝看着他摇了摇头,“太子打小性子就安静,朕也不知道他竟是如此心机深沉之辈,朕的身子你最清楚,恐怕也撑不了多久了,但这皇位就这样交到太子手上,朕担心没有人能挟制住他,他会任意妄为,毁了南凌的根基!”
“陛下所言甚是,如今朝堂上但凡有人不合太子心意,他便千方百计寻借口,将人打压,前不久,淑妃娘娘的母家,礼部尚书府上的两位小姐,就被太子殿下设计出了洋相,闹得满城风雨,礼部尚书受不了打击,辞官回乡去了,那可是陛下您一手栽培的老臣,太子竟一点情面也不顾及!当真是让百官心寒。”
皇帝深深地叹了口气,“朕老了,许多事情也做不了主,方才太子是如何对朕的,你都知道,朕就不多说了,只朕一人便罢了,朕是担心,将来文武百官,乃至万千子民都要受他这般对待。”
“顾卿!你可愿帮朕看着他!待朕百年之后,你就是牵制他的一把缰绳!”
顾成言脸上震惊,犹豫了片刻,似乎有些反应不过来。
皇帝继续游说道:“朕会下一道圣旨,让你做太子太傅!乃至将来的帝师!辅佐太子监管国事!朕还在,他不敢不从!”
一撩下摆,顾成言跪在地上,坚定地说:“臣顾成言定不负陛下所托!”
“好!很好!”
“这圣旨,由你自己写,明日早朝,你当众宣读,届时,太子不敢不从,也不得不从。”
“臣领旨!”
第二日早朝。
“有本启奏,无事退朝!”
内侍高声宣告。
顾成言大步向前,走了一步。
“陛下有旨!众臣听宣!”
他从袖中取出明黄色的圣旨,双手高举。
顾成言是天子近臣,虽然最近的太子妃一事掩去了他的光芒,但众人对他依旧是不敢小觑。
右相为首,几位大臣先行跪地,之后陆陆续续,所有大臣都跪下了。
“太子殿下,请您一并听宣。”
顾成言对着高座上的太子朗声道。
一时,朝堂上寂静无声。
太子轻笑,慢悠悠地一步一步从阶梯上走了下来。
“顾大人是何时拿到的圣旨,孤怎么一点消息都不知道呢?”
他虽然笑着,但声音中的寒意,让跪在地上的众臣心中一颤。
只听见左相顾大人清朗温和地回答道:“太子只是太子,陛下的圣旨什么时候下的,太子自然没有必要知道的那么清楚了,若是太子质疑这圣旨的真假,可以请翰林院的诸位同僚甄别。”
顾成言如此信誓旦旦,太子自然是无话可说。
他下摆一撩,跪在上首。
冷冷道:“念吧。”
顾成言摊开圣旨,逐字逐句宣读。
“封左相顾成言为太子太傅,辅佐太子监管国事。”
这一句,是最主要的内容,所有人都听的一清二楚,这天又要变了。
太子起身,走到顾成言跟前,伸出右手。
“圣旨一事兹事体大,如今父皇卧病,这真假还是验上一验,更为稳妥,顾大人你说,是不是啊?”
顾成言温润一笑,“这是自然,还请右相大人一同查看吧,免得有心人以此为由,不听陛下的旨意。”
右相上前。
“太子殿下,老臣也是翰林院出身,也曾替先帝、陛下誊写过圣旨,这真假,老臣自认还是分得清的,不如,殿下先让老臣一观。”
太子收回手。
“右相请。”
这圣旨自然是真的,就此,左相开始与太子共同监管朝政,每一道政令,都要经过太子以及左相顾成言二人的同意,方才可以实施下去。
太子事事受到掣肘,据说每日都要对左相冷嘲热讽。
这是不少大臣都亲眼看到过的,太子脾气愈发火爆,左相温润如玉,气质娴静,面对太子的为难,泰然自若,不动如山。
“顾太傅!孤连处置一个渎职的礼部主事你也要反对吗?”
顾成言将砸在自己身上的奏折捡起,拍了拍灰,亲自放回案牍上。
“太子如何断定他渎职呢?”
“孤让他拟一个册立太子妃的流程,他都理不出来,不是渎职是什么?”
“殿下有所不知,我朝并未册立过太子妃,从前文昭先皇后还是凌辰先太子的准太子妃时,流程也并未完全制定下来,他一个小小的主事,自然是写不出来的,太子殿下又何必强人所难呢?”
太子冷笑,“他不知道,很好,那你总知道吧!你写!孤要你亲自写!”
作者有话要说:
打起来!哦吼吼!
话说,我这周没有榜单,希望大家多多留言!
第57章
“既然是太子的吩咐,臣自然是会照办,只不过朝政繁忙,如今陛下又每日都召臣过去请平安脉,臣一人,恐分身乏术,怕是需要一些时间。”
太子气极了,冷哼了一声说:“孤等得起!左右父皇会亲自替孤择一位太子妃,届时,太傅将册封礼的章程拿出来便是!”
正在门口候着的武安侯听得一清二楚,心中想:太子与左相之间的明争暗斗,真是越来越不顾及彼此的颜面了。
不过太子妃的人选竟然是由陛下亲自定夺,那一味地坐以待毙,似乎自己的胜算不大,毕竟右相是老臣了,在陛下身边待了那么多年,对于陛下的喜好也算是了如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