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魂穿民国
李默然只觉天旋地转,身体似被无尽的黑暗旋涡裹挟,持续坠落,呼呼风声在耳畔呼啸,意识也随之如飘散的轻烟,愈发模糊。骤然间,一道夺目的强光如闪电划过,紧接着,他的身体猛地遭受重击,好似重重砸落在一块冰冷坚硬的石板上。
“嘶……”李默然倒抽一口冷气,缓缓睁开双眼。眼前的景象全然陌生,陈旧的房间里,木质天花板布满水渍侵蚀的痕迹,泛黄的旧报纸歪歪斜斜地糊在墙壁上,几件样式古旧的家具杂乱摆放,散发着阵阵霉味。
“我这是在哪儿?”李默然脑袋里乱成一团,他挣扎着坐起身,却惊觉身体仿佛不是自己的。下意识看向双手,这不再是那双因长期翻阅古籍而略显苍白、保养得当的学者之手,取而代之的是一双布满老茧、粗糙干裂的手。
“到底怎么回事?”李默然心中涌起强烈不安,努力回想之前发生的事。他记得自己在现代的研究室里,正全神贯注地钻研一本新发现的民国古籍,刹那间,古籍中迸射出一道奇异光芒,随后便失去了意识。
就在此时,一阵剧痛如汹涌潮水般袭来,脑袋仿佛要炸裂开来,无数不属于他的记忆如决堤洪水般疯狂涌入。他痛苦地抱住头,在床上翻滚扭动,那些记忆片段走马灯似的在脑海中闪现:民国时期的海市,一个叫李默然的小商人,父母早逝,留给他一家勉强维持生计的小小杂货店。他凭借勤劳与些许小聪明,在这乱世艰难求存……
许久,头痛渐渐消退,李默然不得不接受这个残酷现实——他穿越了,魂穿到民国,附身到一个与自己同名同姓的小商人身上。
李默然起身,走到房间角落那面蒙着灰尘的镜子前。镜子里映出一张陌生面孔,面色憔悴,眼神满是疲惫,却又隐隐能寻到几分自己原本面容的影子。
“既来之,则安之。”李默然深吸一口气,暗自思忖,“既然穿越到这儿,就用我掌握的知识,好好活下去,说不定还能改写些许历史。”
他开始仔细梳理脑海中属于原主的记忆。杂货店位于海市一条不起眼的小巷,周边虽有不少居民,但位置不算繁华。平日里靠着售卖些柴米油盐、日用百货,勉强维持收支平衡。不过,经营方式太过传统,利润微薄,生意一首不温不火。
李默然走出房间,踏入杂货店。看着狭小杂乱的店面,货架上陈列着种类有限、陈旧过时的商品,他不禁皱起眉头。在他这个现代人眼中,这样的店铺想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崭露头角,难如登天。
“必须做出改变。”李默然心中拿定主意。他打算先从店铺布局和商品种类入手。花了整整一天时间,他将杂货店内的货架重新规整,按照商品类别细致分区,让顾客能更便捷地找到所需物品。同时,他留意到店内商品大多是常见的生活用品,毫无特色与新意。
“民国时期,虽说百姓生活水平有限,可对新奇实用的物件,想必还是有需求的。”李默然心想。凭借对历史的了解,他决定引进一些在当时较为少见却实用性强的商品。
他取出原主积攒下的不多积蓄,前往海市的批发市场。在熙熙攘攘的市场里,他西处寻觅符合设想的货物。终于,在一个摊位上,他发现了一些精致小物件,有造型别致的手工肥皂、小巧便携的手电筒,还有简易实用的文具。这些东西在现代司空见惯,在民国时期的海市,却算得上稀罕玩意儿。
李默然毫不犹豫地与摊主讨价还价,一番唇枪舌剑后,以较为合理的价格采购了一批货物。回到杂货店,他将这些新商品精心摆放在货架显眼位置,并制作了简易宣传卡片,详细介绍商品用途和特点。
然而,新商品上架后,并未立刻吸引顾客目光。接连几天,杂货店生意依旧冷冷清清,李默然心中不免焦急。但他清楚,做生意急不得,需得有耐心和策略。
一日,一位年轻女子走进杂货店。她在店内随意闲逛,忽然被货架上一款手工肥皂吸引。那肥皂包装精美,散发着淡雅花香。
“老板,这肥皂怎么卖?”女子拿起肥皂,好奇问道。
李默然赶忙迎上去,热情介绍:“小姐,这款肥皂是特意从外地采购来的,纯手工制作,用的都是天然花草原料,去污力强不说,还能滋养肌肤,让您的皮肤愈发光滑细腻。价格实惠,只要两块大洋。”
女子听了介绍,有些心动,却又觉得价格偏贵。李默然瞧出她的犹豫,接着说道:“小姐,您要是觉得贵,今天店里正好有优惠活动,您买这款肥皂,我再送您一小包我们特制的香薰纸巾,非常划算。”
女子一听,觉得划算,便决定买下肥皂。李默然笑着把肥皂和香薰纸巾递给她,说道:“小姐,您用了要是觉得好,还请多帮我们店宣传宣传。”
女子离开后,李默然心中燃起一丝希望。他明白,要让杂货店生意兴隆,得靠顾客口碑传播。
接下来几天,陆续有顾客被新商品吸引进店。李默然始终热情介绍商品,耐心解答疑问。凭借良好服务态度和特色商品,杂货店生意逐渐有了起色,新商品销量越来越好。
可李默然的这些举动,引起了一些同行的注意。街道另一头的杂货店内,老板刘二麻子正满脸阴云地坐在柜台后。他店里最近生意冷清,顾客都被李默然的店吸引走了。
“哼,这个李默然,从哪儿冒出来的,搞出这么多花样,坏了老子生意。”刘二麻子狠狠啐了一口,心中盘算着给李默然点颜色瞧瞧。
一天傍晚,李默然正准备关门打烊,忽听店外传来一阵嘈杂声。他打开店门一看,只见刘二麻子带着几个手下,站在店门口,一脸不善。
“李默然,你小子最近挺得意啊,抢了老子不少生意。”刘二麻子走上前,恶狠狠地说。
李默然心中一惊,很快镇定下来,微笑着回应:“刘老板,做生意讲究各凭本事,我不过进了些新货,方便顾客选购,可没抢您生意的意思。”
“少废话,今天你不给我个说法,就别想好好开店。”刘二麻子身后几个手下跟着起哄,摆出要动手的架势。
李默然心里明白,不能硬来。他眼珠一转,说道:“刘老板,您看这样行不行,我最近发现一个新进货渠道,有不少好东西,我可以把渠道分享给您,大家一起赚钱,何必伤了和气呢。”
刘二麻子听了,心中一动。他本就是个见钱眼开的人,听到有新进货渠道,顿时来了兴趣。但表面仍装作不屑,说:“你小子别耍花样,敢骗我,有你好看的。”
李默然连忙说道:“刘老板放心,我哪敢骗您。这样,明天我就把进货渠道信息给您送过去,您看咋样?”
刘二麻子想了想,觉得李默然说的在理,便带着手下离开了。李默然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中松了口气。他清楚,这次算是暂时化解了危机,往后肯定还会遭遇更多挑战。
经此一事,李默然更坚定了把杂货店做大做强的决心。他深知,在这动荡的民国,唯有拥有足够实力,才能保护好自己和产业。
接下来日子里,李默然一边继续寻觅新商品和进货渠道,一边不断改进店铺经营策略。他运用现代营销知识,在店门口张贴海报,举办小型促销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顾客。
随着杂货店生意日益红火,李默然的名气在这条街道渐渐传开。可他并未因此骄傲自满,他知道,这仅仅只是个开始。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民国时期,还有无数未知等着他去探索、去应对。而他,也将凭借智慧与勇气,在这商海浪潮中奋力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