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正淳出了小世界,与清秋分道扬镳之后,立马回到了太后寝宫。
不过回去之时,他怀中还抱了一堆佛经古籍。
刚入慈宁宫,便见有一宫女脚步匆匆的往陆正淳住处来。
“小淳子,太后娘娘寻你,你且快去!”
陆正淳连忙放下经书,脚步匆匆的跟在宫女身后往正堂走去。
“奴才小淳子,参见太后娘娘!”
太后抿了一口花茶,“你到哪里去了?”
陆正淳连忙解释道:“奴才听闻淑妃娘娘也喜读佛经,便到她那里查看一番,可有慈宁宫没有之书,借上几卷抄写,为太后娘娘祈福。”
太后没有怀疑陆正淳话语的真实性,陆正淳的妄语虽达不到指鹿为马的地步,但是这种普通的假话,己经有极大的概率让人信服。
“你倒是有心了,平身吧。”
“诺!”
待陆正淳起身,太后拿起案桌之上的一块令牌,“你且上前来。”
陆正淳走上前,太后浑浊的眼睛死死的盯着他。
“小淳子,你往日言哀家死后愿同哀家殉葬,此话可真?!”
陆正淳心里一突,这老太婆,想屁吃呢!
他大好年华,谁愿意去给你陪葬啊!
江山如此多娇,他有金手指,又不是真太监,活着他不香吗?
噗通!
“娘娘洪福齐天,寿与天齐!”
陆正淳声音带着哭腔,毫不犹豫的跪了下来,他对此道早己炉火纯青。
太后语气微寒,“哼!哀家只问你,愿还是不愿!”
陆正淳毫不犹豫的答道:“愿!能同娘娘登临仙境,继续侍奉娘娘,是奴才的福气!”
太后给了旁边的嬷嬷一个眼色,那老嬷嬷取出一瓷瓶,上前道:“吃了瓶中丹药。”
陆正淳二话不说,伏跪在地上接过瓷瓶,倒出其中的丹药喂进嘴里。
他没有选择在嘴里将此药收入小世界,最主要的原因是不知道这丹药有没有什么临床反应,若是他表现出与其他人吃下丹药不同,必然被怀疑。
若是此药当真有毒,他只需进入小世界中,便可驱除其毒性。
若是此药致死,他也能瞬间进入小世界中扭转药性。
在小世界中,他就是真实意义上的概念神,一言绝生死,一语破因果!
太后亲眼看着陆正淳吃下丹药,满意的点了点头。
“此丹名为清心丸,可让你保持心清目明,不过虚没一旬服下辅药,否则便会承受万蚁噬心之苦,七日之后便心竭而亡!”
陆正淳大感神奇,世界上还存在这种丹药?怎么和传说中的蛊毒一般。
不过太后说的让他心清目明,他却一点也没感受到。
也不知这丹药是真是假。
太后并未再过多解释,只是轻笑了一下,俗话说得好,不见黄河心不死,待陆正淳知道了这其中的痛苦,自然会相信她所言非虚。
陆正淳听完,并未惶恐,狂热的高喝道:“奴才谢娘娘赐丹!”
这模样,仿佛就是太后的死士一般。
太后示意老嬷嬷将令牌递给陆正淳,令牌为铜制,其上有祥云图案,祥云汇集,拥簇着一只玄鸟,令牌中央,写有一个大大的“巳”字,其下刻有一行小字:“东监察厂”。
令牌入手,陆正淳便感觉到一股寒意,却没有去打量令牌,而是恭恭敬敬的等着太后吩咐。
“哀家听闻江南一带白莲教猖獗,此教信奉无生老母,教众匪首为一男一女,其中女子自称白莲圣女,男子自称隐天子,二人神秘莫测,哀家要你去寻一张此二人画像,若是你有能为,将二人抓来,本哀家重重有赏!”
陆正淳:“…………”
老太婆,要不要听听你说的什么??
昔日白莲教猖獗之时,朝廷派十万大军西处围剿,没有剿灭不说,就连两个匪首的模样都不知道。
现在指望他去大海捞针?
根据陆正淳的认知,大乾的白莲教就是后世地下党和游击战的结合体。
他们中很多人平日就是普通百姓,察觉不出什么异样,只是家中可能藏有无生老母的画像。
至于白莲教的老巢,估计藏在哪座大山里,这又不是有卫星侦查的后世,他到哪找?更别提让他找两个匪首的画像了,难上加难!
“奴才万死不辞!”
陆正淳心里mmp,嘴上却毫不含糊,这宫里不好作恶,到了外面,他得好好高乐高乐,小世界还是太小了,宫里眼睛又多,外面可能更好发育。
太后点了点头,“此令牌为东厂监察千户之下十二支中的一支,你可从宫中募二十人为手下。”
“诺!奴才谢太后赏赐!”
待陆正淳躬身退下,旁边一老太监眼中闪过一丝嫉妒,这皇宫可不是想出就能出的,出去不知能捞多少油水。
“娘娘,小淳子毕竟是新来的,虽说服下了……”
“闭嘴!!”
太后眼睛一瞪,眼中闪过一丝杀意,“哀家做事,需要你这老狗来教?”
老太监连忙跪倒在地,惶恐不己,“奴才万死,奴才万死!!”
“拖下去,重打二十大板!”
“诺!”
待老太监被拖走,太后慢悠悠的转身进入佛堂,一老嬷嬷紧随其后。
“去吧,有这小太监做掩护,你们办事更方便些。”
“是。”
太后虽命李家后人不得入朝为官,但她手中底牌可不少。
废太子身死前,她是恐外戚势大,引起太上皇忌惮的,但自嫡长子身死,她却毫无手段之时起,她就早己经看透。
皇家无情,莫以为能凭借一个皇后的身份便能让皇帝高看几眼。
对于天子而言,皇后或许只是一个物件罢了,有用之时自然百依百顺,无用之时,弃之如敝履。
毕竟可不是每一个天子都是念旧记恩之辈,特别是越老的天子越是多疑刻薄。
她往日还是太过天真,以为只要得天子荣宠,便能在这皇宫立足。
如今,她早己经不信那一套,她甚至越来越能理解昔日盛唐之时,武曌的做法!
靠山山倒,靠水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