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霸楚 > 第五十六章、谋蔡间晋

归生是元旦后两日抵达郢都的,呆了大半个月时光,其间楚王章正式下诏,拜为大师,但声明不必久留郢都侍奉。等到归生该拜访的人也都拜访过了,该接待的人也都接待过了,就打算入宫请辞,翌日便返归娄林去。

乘车直向王宫,途中当面撞见一乘华盖马车。

其实此处本是郢都城内的通衢大道,理论上可以两车并行,奈何鄢郢终究不是故郢,城池相对狭小,人口却极繁盛,导致街边大量的违章建筑,当政者却也不知道治理,由此两车难以错开,必须一方先做避让。

归生素性俭朴——主要这年月无论衣食住行,在他看来都极简陋,且还不符合自家审美,那除了食物可以设法改良外,其他方面,根本没必要花心思啊——由此车乘并不华贵,加上并非长居郢都,所以侍从数量也少。若非如此,倘是令尹、司马等高官出行,对面远远地就会判断出大致身份来了,离开半条街便当退避。

如今则两车相距不足三丈,各自减速。前有家臣高叫道:“此乃昌文君车驾也,对面为谁?速避!”对面车前从人赶紧答应一声,马车缓缓后退……

马车嘛,朝前行驶很方便,转向必然绕一大圈,至于后退,难上加难——难道让马屁股拱着车厢往后让?只见参乘纵跃而下,并其步行的从卒,一起拉动车厢,驭手则徐徐策马,试着斜向后退到一条横巷中去,速度简直跟乌龟爬一般迟缓。

归生命车前侍从:“可往探问,究竟是谁。且不必促迫,允其慢避——倘若急而翻覆,堵塞通衢,反为不美。”

侍从去不多时,回来禀报说:“拦路者,蔡使也。”

“蔡使为谁?”

“公子耕。”

归生手捻胡须,沉吟少顷,又再下令:“汝可去,讽蔡使午后来见我。我”

果然他辞别楚王章,出宫之后,返回府邸等不多时,门上来报,说蔡公子耕求见。归生请其登堂,只见这位蔡耕年纪很轻,估摸着也就二十出头,人长得倒是仪表堂堂,进退趋避也颇合礼法。

坐定之后,询问对方家世,蔡耕答道:“外臣为成侯之子,今侯之弟也。”

蔡国上代君主为蔡成侯——其死之年,归生入封娄林——传位于大子产,就是蔡国如今的君主,在位已经十四年了。

归生向蔡耕询问蔡国如今的状况,蔡耕回答道:“蔡其小弱,先君无奈而犯强楚,今侯立,恭敬事楚,令不敢违也。乃命外臣入郢,以申两家之好……” 1

归生面色一沉,打断对方的话:“君臣之间,可云两家乎?”

蔡耕略显尴尬地笑笑,说:“蔡虽服楚,不能说是君臣……”

“小大强弱之势,不啻其百与其一,且蔡四境邻楚,与随相若,等于附庸,如何不能说是君臣?蔡若不以寡君为君,则以谁人为君?周王乎,还是晋侯?”

“这个……自然以周天子为君……”

“既如此,前闻周元王崩,今王立,为何不见蔡君遣使吊问,或者致贺哪?!”

这话实在诛心,虽说归生没实证吧,想也知道,相距那么遥远,又必须通过楚地,蔡国怎么可能遣使成周呢?且周王驾崩,这般大事,就连临近的晋、郑都不曾吊问,况乎小弱之蔡?

蔡耕若是胆儿肥的,就该说我们其实派人去吊问过啦,只是未将此事通报楚国罢了——若是往聘他国,而不通知楚国,必致楚王之怒,这去吊问周天子,合乎礼法,也不见背楚之意,怎么就必须报备呢?先这么敷衍过去再说吧。

问题蔡耕胆儿小,不敢诓言以欺楚国封君,就此嗫嚅无语。归生嘴角一撇,冷笑着问道:“在卿看来,蔡国尚有几世,社稷何时殄灭?”

蔡耕倒也不傻,闻言只是微微一战抖,便即俯身道:“全在昌文君一念之间。”

蔡国原本倚吴为援,甚至于吴师三千,入蔡驻守,但即便如此,申包胥、归生等过蔡,蔡人也不敢横加拦阻。等到吴国灭亡,吴士跑散近半,蔡成侯急忙遣使入郢,向楚王章献上宗庙重器,以示服从。如今的形势,楚国就是只大老虎,而蔡国连兔子都算不上,顶多是只老鼠,且不甚肥,楚人哪天一个不高兴了,随时都可以灭蔡。

此事人所尽知,归生却偏要询问蔡耕,则言下之意不问自明啊——我能说动楚王,一战而灭蔡!

蔡耕心说昌文君这是啥意思?因为我入郢之后,列拜令尹、司马等,却还没来得及拜他,故而不怿?还是意图索贿呢?我……我蔡国可没多少好东西了……赶紧伏地致歉,希望归生别打哑谜了,赶紧划下道来吧。

归生见状,反倒微笑起来,随即一举手,示意蔡耕抬头,嘴里说道:“今公子为蔡君之弟,尊贵,然富有未必及我一家臣;异日蔡亡,不知公子欲何所往?可为自己寻好后路了么?”

蔡耕忙道:“实不瞒昌文君,蔡虽不亡,与亡无异——吴士当道横行而寡君不能制,外臣虽蔡公子,吴士眼中,粪土耳。则于蔡为公子,不如于楚为庶人……”

归生说你这话就太夸张了,我楚国再富庶,有几家庶人能跟你一样衣食无忧啊?伸手一拍蔡耕的肩膀:“大夫其听我,我能使大夫鼎食终生,便蔡亡也,大夫之家安在。”

蔡耕心说明白了,昌文君这是希望我做内应,帮他灭蔡,以立功勋……其实蔡国故土,本在西方四百里外,如今的州来,旧为楚地,而吴人占之,这才勒逼蔡人迁居于此。这样的邦国,虽不曾亡而实与已亡无异,倘若自己能把那点点余烬撮堆,卖一个好价钱,不吃亏啊。

最关键楚国灭蔡,只是想不想的问题,而并无能不能的区别,即便蔡人再如何恭顺,终究不象随国那样,于楚有恩。蔡侯产曾经把姑姑和妹子都往郢都送,希望能与楚王结下婚姻之好,奈何楚王章一个都瞧不上,直接打了回票……最近乃考虑,挑选民间美女,假冒己女,进献楚王,却又怕一旦败露,更致楚王章之怒……

尤其三千吴士虽然多半跑散,仍余近千,从前有强大的吴国做靠山,足以架空蔡侯;如今吴国虽灭,蔡人却皆尸居余气,不敢稍生反抗之念,于是吴士依旧执政,蔡侯继续做傀儡。蔡侯产曾经想要引楚师来,以逐吴士,可是又怕自己给不出什么补偿,导致楚师干脆连自己一锅端了……

十数年前,楚王章使王孙朝率师灭陈,随即赐死陈侯越,于陈氏亲族,皆迁郢都居住。倘若无此先例,说不定蔡侯产会主动请求纳地、降楚——吴士肯不肯答应另说——但他生怕入郢后只得三尺白绫,因而迟迟拿不定主意。

如今蔡耕得了归生的暗示,心说那不如我来推阿兄你一把吧,便即假模假式抬起袖子来一抹眼泪,哀声道:“外臣请为楚人,哪怕充昌文君门下洒扫,亦所甘愿——昌文君名重天下。然恐寡君不获楚王之意,乃不忍见其死啊……”

归生笑对蔡耕道:“我非欲灭蔡,杀蔡君也,欲使大夫为蔡执政耳。”

蔡耕闻言,不由得满头雾水,忙问:“昌文君智深,外臣不能揣测,敢请明示。”

“大夫其听我乎?”

“昌文君但有命,外臣焉敢不听……必然惟命是从。”

归生说好,那你便附耳过来,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只要你听我的话,我许你一世富贵,且或可以子孙永继也。

蔡耕又是疑惑,又感惶恐,却也不得不依计而行。待其去后,归生便命驾车,又亲自跑去拜访荀愔。

荀愔亲出大门相迎,心中疑惑——昌文君不是说明天就走吗,据闻已向大王辞行,为啥天都快黑了,还巴巴地跑来见我啊?

坐定之后,便问:“昌文君降临敝舍,必有以教我也。”

归生开门见山地问道:“大宰于楚甚乐乎?可愿归晋否?”

荀愔犹豫了一下,还是实话实说道:“我在楚国,得大王信重,命为大宰,甚乐,不愿归晋。然祖宗基业本在河北,而为智、赵等族横夺,乃望得楚师之援,使亲族归晋……便不能,重伤智、赵,足以抱怨。”

归生点点头,随即说道:“我欲为大王破晋,而大宰图抱怨,若能听我,事或不难。”

荀愔道:“不瞒昌文君,令尹等皆以为,楚国今日之力足以御晋,然破晋为难,且以此言说大王,大王乃稍释北向之志……昌文君素来多智,若能说服大王,兵向伊、洛,则有所使任,愔必景从。”

于是归生就问了:“今晋国四卿执政,智、赵、魏、韩,于其家中事,大宰颇知晓否?其得信用者为谁?”

荀愔想了想,回复道:“智氏之重,在于辅氏……”

——辅氏乃是智氏的新分家,其主辅果,旧称智果或者荀果,为智宣子(荀申)之弟、智伯瑶叔父。想当初智宣子欲立智瑶为后,智果认为智瑶太过心狠,不如庶子智宵,劝谏宣子,若立智瑶则智宗必灭也,可惜智宣子不听。于是智果便分宗而立,改为辅氏,希望与本家做一定的切割,不至于将来玉石俱焚。

“……其大夫郗疵,并有智谋,而智伯信重之。至于赵氏,邯郸之守张孟谈,简子留遗毋恤也……”

说到这里,荀愔顿了一顿,又说:“其佐简子成其业者,尚有阳虎,奈何赵孟不用。其魏氏之宠臣,有赵葭、任章;韩氏之宠臣,有段规。”

归生不住颔首——这跟他通过范蠡等人搜集到的情报差不太多。于是问道:“其赵葭与赵氏有亲乎?”

“本亦赵氏,疏宗,先世仕魏。”

归生凑近一些,压低声音对荀愔说:“大宰虽为王左右,实无使任,何妨自请于大王,掌间者,往觇晋国之情——大宰晋人也,可以事半而功倍。我知此前间者,不过入晋城邑,听民间风传,至多潜于卿大夫府邸,打探隐秘。大宰何如礼聘能言善道之徒,假游士以往说晋之四卿,及其信重者啊?

“智伯贪婪残横,然辅果虽不爱之,为宗族存续,必悉心辅佐之,不可说也。则郗疵大夫又如何?闻其实乃郤氏也……”

——郤氏本为晋国公族之后,一度执掌晋政,直到“三郤之乱”,郤氏遭逢重挫,残存后裔从此再与重臣无缘——郗疵能够做上大夫,那还是他巴结智氏,为智宣子和智瑶两代谋划的结果。

“……则若能以复郤氏为说,不知能动其心否?其于阳虎,奸横无双,恐赵毋恤不能制也,而又不用,必致阳虎之怨。赵氏若族,赵葭或者有望以疏宗继其旧统,亦未必无意……”

归生详细指点荀愔,你要怎样详细调查各人的喜好,揣测其欲望,然后遣能说会道者去游说他们——“固不能使其卖主也,然可使之阳自强己族,而实为我所用也。不知大宰能为否?”

荀愔沉吟良久,方才问道:“既不能使其卖主,如何为我所用?”

归生笑笑:“曩昔四卿之逐尊族,及范氏也,其为己乎?为晋乎?晋实因此而衰,否则若晋悼公极盛之时,以我楚今日之状,何以拮抗?便勾践北盟于薛,亦不敢班列晋悼之先矣。”

荀愔缓缓点头:“昌文君是欲使其自斗……”

归生明确地说道:“尝闻智伯数辱赵孟,而赵孟不甘居于其下,乃更致智伯之怒。其智伯若能外逞其志,而必内伐赵氏,当因赵氏之臣说赵孟,绝不受辱,乃必斗矣。然魏、韩若为解斗,恐事不协,当复说魏、韩之臣,使其附智……”

“昌文君欲先亡其赵氏?”

归生点点头:“智伯骄横,骄横之辈,不能久长,于我无伤。然赵孟横残,简子拔其为嗣,初继位便灭代而拓地数百里,此辈不便与之为敌也。当先灭赵,则晋势衰矣,晋势若衰,我或可使大王挥师北上。”

他心说看如今楚国朝堂上的状况,除非晋人内斗,南境空虚,否则谁都不敢率先发兵,则均势若不打破,我便无机可乘。我倒是等着“水淹晋阳”呢,奈何总不见智伯瑶那小子动手,则不妨试着推他一把吧。

等到那久盼的一天终于到来,哪怕我还是说不动那票昏蛋动兵,也可以趁着晋人无暇他顾的机会,自己在东方动点手脚啦! 1

(第四卷“柯叶汇而零茂”终)

第四卷结束,老规矩,明天休息一天,后天开始连载第五卷。感谢读者朋友们一直以来的支持,求票。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