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霸楚 > v第三十三章、波澜不惊

伯嚭问归生,你带来这些东西是干啥的?若说通过我进献给吴王吧,这不合乎礼数;倘若是进献给我的,那更不象话了,我这人清廉,是从来不收贿赂的。

归生急忙编瞎话说,这既非献礼,也不是贿赂,只是我国莫敖屈庐当您是朋友,给朋友送的人情罢了。

谁想伯嚭还要挑刺儿,说这所谓朋友间人情,未免也太贵重了些吧,我又不逢急难,屈庐哪有倾家资友的道理啊?

归生闻言,不禁暗道,果然,愈是贱人,便愈是矫情……

他知道伯嚭绝非不肯受贿,而是必须站定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将来对上下左右,全都好有所交待。

此前申包胥派归生来给伯嚭献贿的时候,没多做指点和关照,也没有询问归生,想好见面后怎样措辞了么?因为叶公子高曾经说过,归生能言,或许是个行人之才,可以去搞外交,因而申包胥用此事来试他一试。

只要归生能够顺顺当当把贿赂送出去,那这回测试就算合格了。照道理来说,那么重的礼物都能腆颜收下,则以伯嚭的身份、地位,不必嘱咐,也肯定会在夫差面前帮忙楚使说好话啊。

此刻伯嚭在上撇清,虚辞滔滔而出,归生略一思索,也是谎话随口便来:

“大宰误会了,所谓土产,黄县雉尾十束而已,我国莫敖也素来清廉,岂有重金奉友的道理?君子之交,淡淡如水,重在心意,而非人情丰厚……”

“那这些爰、绣、金、玉……”

归生陡然间面露哀戚之色:“实不相瞒,此乃寡君授予大宰的俸禄也。”

伯嚭双眉一拧:“我非楚臣,安用楚王授给俸禄?”

“大宰虽非楚臣,尊考却是楚臣,昔在平王驾前,官至左尹。尊考实贤,楚人至今怀之,而大宰归吴后,襄助吴王安政抚民,破越盟晋,居功实伟,由此可见,亦绍继先人之德而不负伯氏之志也。倘若费无极不进谗言,平王不害尊考,则必左尹百年,甚至于荣升司马,大宰亦可继之,于楚为重臣矣……”1

楚国以左为尊,其左尹、右尹,都是掌兵之将,为令尹辅弼,地位算是相当高的,当然啦,没法跟吴国大宰比。这是因为楚国令尹、司马权柄过重,君王权轻,所以作为君王高级顾问的大宰、少宰,也就只有尊贵的身份,而没有真正的权力了;不象吴国,吴王专权,伯嚭名为大宰,其实等若执政上卿。

“……昭王在时,便常懊悔,为此深恨于费无极,而有憾于平王也。当日尊考无罪而死,大宰惧祸而奔姑苏,从此左尹虚位,再不命人,因在昭王心中,唯尊考与大宰,才堪当我楚左尹之任。为此留俸,几四十载,今王命我来奉还……其半于大宰。以此也见楚、吴可为一家,有志于好也。”

随口编一大套瞎话,伯嚭听了,不禁容色一变,喜笑颜开,旋顾左右说:“不想我在楚国,尚有一笔资产。”吩咐道既然如此,那就收下吧。然后朝归生招招手:“子名归生,得非故大子建之孙、故白公胜之子乎?且近前来说话。”1

归生口称“正是。”直起腰来,稍稍朝前挪了两步。

伯嚭上下打量归生,捻须叹道:“你心思甚是通透,言辞温和有节,与你亡父大不相同啊。想你幼时,尚居此城,我也曾经抱过你的,可还有印象么?”1

“我正为此事而深感疑惑。”

“哦,疑从何来啊?”

“幼时记忆,铭刻心中,但当时的大宰,正当壮年,看似与皇考同龄,怎么十年过去,还是这般容仪、风采,竟然不见老呢?”2

伯嚭忍不住哈哈大笑道:“无他,吴地稻美水良,且我常食鱼耳。”随即收敛笑容,正色问道:“未知楚王遣申子来吴,有何垂教?”

于是归生就把楚国君臣的意图,大概齐说了。伯嚭嘴角一撇:“区区之陈而已,楚王不必挂虑。”言下之意,我们不会插手此事的啦。

一方面吧,吴国目前主要的目标是南下报越,没有足够的实力和信心,再跟楚国起大冲突;另方面,陈国终究不是蔡国,长年附楚,也不知道这回怎么昏了头,反咬恩主一口,吴国也没有道义上的必要性,象对待蔡国那样,迁陈为附庸啊。

实话说,即便吴国插手,东迁陈国,对吴国也没多大好处,甚至于对楚国造不成什么危害,只是有点儿恶心人,让楚王面子上下不来罢了。1

则没多大好处,反倒有可能恶化吴、楚之间关系的事儿,做来干嘛,有病啊?

为此归生才刚辞去,伯嚭便入宫请谒。夫差见到他,第一句话就问:“楚使方遣人去你府上,可有透露此来何意么?”

伯嚭不敢隐瞒,忙将归生的言辞,备悉道出,并且说:“礼物甚为厚重,臣不敢受,已携来进献给大王。”

夫差呵呵笑道:“给你的俸禄,寡人怎么能受?”

伯嚭谄笑道:“这是贿赂啊,何谈俸禄?楚人不过假此为说,使臣可以踏实收下罢了——大王笑纳。”

夫差还是摆手:“子为吴臣,亦受此重礼,寡人身为吴王,难道楚使就没有什么奉献吗?何必横夺臣之所受?”

伯嚭拜谢了,夫差就问他:“你对此事,有何进言?”

伯嚭正色道:“楚使云其雉尾一束,是屈庐送臣的礼物,这是在暗示,此番申子来,实受屈庐指使。区区之陈,楚国灭之容易,却恐我吴梗阻,由此可见三点……”

“哪三点?”

“其一,楚虽复强,仍畏我吴,但有所为,不敢不先禀报大王也。”

夫差得意地捻捻胡须:“是这个道理……那么其二?”

“其二,屈庐使申子访吴,是表示楚虽更易了执政,其人仍可用事,故政不改,有与我吴和睦之意——则大王可以专心于报越了。”

夫差一拍凭几:“说得不错,寡人誓报蛮越,以雪奇耻!楚灭区区之陈,正不必多做理会。”

只听伯嚭继续说道:“楚、越之间,向来交好,今楚王之母,亦为勾践之女,唯恐大王发兵向越,而楚为之援,挠我侧背。而今楚方有事于陈,灭陈易也,并陈地而安陈民,非三岁不可,大王可以趁机报越,无虑于楚。”

夫差颔首道:“如此,三日后于宫中,便应允了楚使所请吧。”

伯嚭劝说道:“大王亦不可骤然允之,可以稍稍踌躇,以待申子之说,如此方可市恩于楚,便吴、楚盟好,大王也必执牛耳了。”

夫差笑道:“寡人知道的,大宰无谓诸多叮嘱。”随即双眉一轩:“熊轸(楚昭王)竖子,本就下于先王;而今楚子,当以寡人为叔伯辈,且他还是庶出……寡人曾经黄池盟晋,倘若吴、楚会盟,寡人自当执牛耳,谁敢异言?!”

——————————

三日之后,王孙苟奉夫差之命前来馆舍,召唤楚使入宫觐见。申包胥和归生都已斋戒沐浴,换上了高高的竹冠和大袖的礼服,端正容仪,跟随前往。

这座阖闾城的形状并不规整,街巷也非正南、正北,而是因应地势变化,稍稍有些偏斜。此城本是伍子胥为阖闾规划的,整体上坐西南而朝东北,这是因为西偏南有姑苏山,地势层级而高之故。

吴王宫也不在城池中央,而在西壁内,从馆舍一路行去,道路平坦,但其实是越走越高,因而远远眺望,那建造在三层土台上的王宫便显得极其雄伟、庄严,相信夫差立于宫内二层楼上,必可俯瞰全城。

但王宫还不是最高的建筑,一墙之隔,毗邻姑苏山,还起建了更为高峻的姑苏台,远远望去,仿佛一只大鸟振其双翅,栖息在王宫主殿上似的。据说过去的阖闾,如今的夫差,一般情况下都不居住在王宫,却坐拥美人,起居于姑苏台上。

就连申包胥瞻望如此盛景,亦不免啧舌赞叹,口称:“危哉,高哉!堂皇哉,华美哉!”但随即反应过来,身为使臣,不能过于颂扬他国宫室之美,从而挫了自家意气,于是笑一笑,遮掩道:“子胥所造,一至于此!”说到了,还是我楚国人牛逼。

伴随在旁的王孙苟赶紧提醒:“我知道申子与伍子胥为友,但请面会寡君之时,千万不要提起子胥的名字来。”

王孙苟也是吴国宗室,论起来跟王孙雒是从兄弟,因而王孙雒早就写下一封书信,让申包胥交给王孙苟,并且申包胥还随书奉上了重礼,一半给王孙苟,另一半请他进献于宫中越女。因此王孙苟得了从兄的关照,自愿相助吴使,此刻出言提醒,也是纯出好意。

同时王孙苟心里也挺骄傲的,心说堂堂之楚,赫赫包胥,跑到姑苏来,仍不免因我吴国宫室之美而感震撼啊——是伍子胥设计的又如何?终究是我吴国工匠一砖一石、一梁一柱造起来的呀,况且便伍子胥,虽为楚人,楚却不能用,而摇身一变成我吴臣。

但他随即转过头去打量侧后方的归生,分明归生也正在上下观瞧吴王宫和姑苏台,脸上却丝毫也没有憧憬和震撼之色,仿佛这种层次的建筑物,他司空见惯了似的。

王孙苟不禁有些恼火,便问归生:“子反看我吴宫殿,如何啊?”

归生瞥他一眼,心中会意,当即笑笑说:“王孙忘记了,我本生于姑苏,则吴宫虽然壮丽,幼年时已瞧惯了。从来兰芷之圃,常居不闻其香,鲍鱼之肆,久处不觉其臭,这吴王宫、姑苏台瞧得多了,心乃波澜不惊矣。”

夫差就在王宫大殿端坐,等着楚使一行。他身穿礼服,头戴冕旒,手捧玄珪,周边陈列鼎彝、钟鼓,楚使才一近殿,便有乐声鸣响……整个环境、氛围,搞得过于庄重了,仿佛宗庙祭祀一般。申包胥和归生对视一眼,目光中皆有不值之色。

不过普通拜问而已,我们也不是来会盟的,也不是来请降的,你有必要搞成这样吗?

谒者通传,夫差开言请入,于是申包胥在前,手捧国书,疾趋而入,归生落后他一步,双手则捧着一方锦匣。

送给吴王的礼物自然也很丰厚、昂贵,但实话说,大部分都比不上给伯嚭的贿赂为重,而只有归生手中所捧,有可能价值连城,其余那些全拢一块儿也比不了。

因为匣中所盛,乃是一块直径过尺的玉璧,产自荆山——荆山在汉水之西、彭水之南,山中多美玉,其质细腻润泽,甲于天下。

其实这块玉璧一直妥善地保存在锦匣之中,归生无缘得见,他只是琢磨啊,后世有一句俗话,叫“有眼不识金镶玉”,据专家考证,乃是传讹了,本为“有眼不识荆山玉”。而荆山美玉之所以那么有名,全都因为一个叫做卞和的家伙。3

据说卞和在荆山得到一块青石,以为必藏宝玉,献之于楚厉王,厉王使玉工辨识,回答说:“非宝也,实石也。”厉王大怒,遂刖卞和左足。过了几年,卞和又进献给楚武王,武王以问玉工,还说是石头,于是复刖卞和右足。直到楚文王登基,卞和抱石而哭,云:“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文王便使玉工剖石,终得宝玉,并且硺成了一块玉璧。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传奇至宝“和氏璧”的来历,战国时代还因为这块和氏璧,引出一位赵国贤臣蔺相如,流传下“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等著名成语来。

不过吧,归生穿来此世后,也偶尔跟人打问过,却谁都不知道这事儿,更不知有卞和其人,他怀疑那只是战国时代卖玉的商人现编的故事,搞的一场史上最成功的产品宣传罢了……

但不管怎么说,这年月人们普遍爱玉、贵玉,不少士人对于玉石的种类、来历,如数家珍,则卞和献玉的故事固然有可能不真,和氏璧本出荆山,应该不会是假的。

入殿之前,他手捧锦匣,跟随在申包胥身后,就光琢磨这匣中宝璧了;而等迈入殿堂,抬眼一瞧,夫差端坐案后,申包胥疾趋靠近,左右吴国侍卫叱喝一声,指点他停留的位置,而自己当然只能站立在更后方……

这场景怎么瞧着有点儿眼熟啊?1

倘若申包胥再年轻几十岁,手里捧的不是国书,而是地图……倘若自己作为副使,手捧锦匣里盛的不是宝璧,而是人头……归生赶紧摇摇头,驱赶脑海中不应该出现的联想——这真是特么的太不吉利了!3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