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霸楚 > 第八章、赐金野人

实话说,韶活了二十多年,还是头一回见到钱币,至于“金”,他初见乃是归生所赐弓箭,箭簇是铜制的……1

韶从前自制自用之箭,则全都是打磨石片为簇。

当下忍不住流泪满面,跪在地上连连磕头致谢。奄烛在旁见了,不禁皱眉,低声提醒归生道:“他终究是个野人,野人而得赐金……”

归生一摆手,打断奄烛的话:“战阵之上,武城尹命我致师,若非有韶之神射,不但出而无功,还可能为陈人所伤。为政者,赏罚自当分明,韶既立此大功,如何不能得赐金之赏啊?”

奄烛忙道:“臣不是这个意思,臣意,既然韶立大功,白公待其如同士人一般,何不趁此机会,招收他做家臣哪?”

归生瞥一眼韶,笑问道:“你可愿意?”

韶连连磕头,说:“小人愿意终身侍奉白公,万死不辞!”

归生想了一想,便道:“我可以命汝为士,收做家臣,但汝不要留在白邑,仍归村中,为我做一件事……”

什么事呢?归生要韶把村落中的野人之能射者全都组织起来,由县里拨给他们复合弓和石簇的正规羽箭,既可用以猎雉,也趁机加以训练,等将来再逢战事,就由韶统领那一二十名野人挟弓从征,伴随自己左右。

因为归生考虑到,白县野人的数量远远多过国人,这么多人力资源仅仅用来种地,实在可惜了的。他希望先从韶所在的东乡村落开始,逐渐在野人当中挑选善射之士,组建一支专门的弓队出来。

同时,韶既然得了士人的身份,在村中必定能够形成一股新的势力,可与长老相拮抗,方便归生将来逐步加强对县内野人的掌控。

韶稍稍犹豫了一下,随即想到,自己不但受赐陈币,还能搬整整十斛谷子回去哪,而且既为白公家臣,每月也定有禄米下拨,有了这些粮食打底,还有啥事儿办不成么?当即拍胸脯保证:“必不负白公所托!”

归生想了想,又要求韶每月抽出三天时间,前来白邑,一方面向自己禀报村中情况,同时让奄烛抽空教教这小子识字——既为士人,你起码要能写自己的名字吧。

随即奄烛又建议,韶既然做了士人,自当有姓有氏。姓好说,就让他跟白公姓芈好了——其父既为淮南士人,有五成的可能性是姓芈的——至于氏——“可指邑而氏白,如何?”

归生低声念叨了一句:“白韶……”差点儿就在后面加上一个“的”字,变成“白勺的”。于是摇摇头,说不好——“韶既善射,乃可以射为氏。”从此那小子就可以被称为“射韶”了。

此后归生花了整整三天的时间,梳理县中事务,其间壶觜也来过一回,告禀相关壶丘的政事。归生将出千斛谷和部分缴获来,暂补壶丘府库的缺损——嗯,按这个速度,用不了五年,自己就可以无债一身轻了。

三日之后,下令盛摆宴席,款待邑内上士、中士和各家族的长老,同时庆祝丰收和战胜。当然归生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拉拢人心,以便日后的政令可以畅行无阻。

要说如今归生在白县,起码在白邑的威望还是挺高的,国人普遍对一个远征后能把绝大多数将兵都全须全尾带回来,还肯关注农事,发明新器械以获丰收的县公,心存感激之情。在这种情况下,对于那些吴国迁人的恶感似乎也在逐渐消减。

这年月地域隔阂虽然很严重,但楚国数百年来的兼并战争,使得国人迁徙得相对频繁,那么此代从吴地过来的人,和前代从顿、胡等地迫迁而来的人,究竟有多大区别呢?

虽说楚、吴有仇吧,终究那些吴地迁人是白公的家臣,理论上也该是我楚国百姓,相互间还真没有什么宿世不解的深仇大恨。

原本是因为白公胜太过偏袒吴地迁人了——就白公胜本人感觉,可能只当自己是偏爱家臣而已,本属寻常之事——白邑土著受到压制,那自然越瞧那些迁人就越不顺眼。如今新白公基本上一碗水端平,甚至于还略略倾向于国人,则国人的怨气即便不能一时消解,也总归较前要舒缓得多了。

今日归生更将邑内所有上士、中士,以及各家族长老,不拘来历,全都聚在一起欢宴,酒酣耳热之际,双方的隔阂似乎有些打开。比方说慎遂多喝了几觥,就破天荒地搭着华生的肩膀,向他打问有关沤肥之事。

华生反倒有些不大自然,皱着眉头道:“肴馔在前,你非要说那些恶臭脏污之事么?”

慎遂两眼一瞪:“所谓粪土、粪土,土中本有粪,粪中也有土,谷物食粮皆从土中而生,也就等于自粪中而生,有什么恶臭脏污的?我执戟为白公车左,有年余不亲稼穑了,你一直在种地,则我都不在乎,你还避忌什么?你是和我一同受上赏之人,自当多亲近些。”

——今年归生发了三个大奖……哦不,上赏,一是慎遂,二是射韶,三就是华生,那是为了酬答华生沤肥勤耕,而使白公职田大熟之功。

底下众人推杯换盏不提,且说归生受敬了几觥酒之后,也便推辞不饮。这倒并非他酒量不足,而是真不习惯这年月粗酿的米酒——杂质太多,极其浑浊,还不如清水瞧着干净些呢。旋见王孙胥端觥上前,表情出乎意外地诚恳,说:“请阿兄最后再受愚弟之敬。”

归生笑笑,喝了兄弟的敬酒,随即便问:“子余是有话要对我说吧?”

王孙胥先点点头,然后问道:“既得丰收,农事已毕,不知阿兄今冬有何打算啊?”

归生终究没喝醉,头脑还很清醒,当即明白了王孙胥的用意:“子余是复请为我练兵吧?”

“诚如阿兄所言,还请将此重任交付愚弟。”

归生心说农闲时练兵,自然是顺理成章之事,但……我还真有点儿不大放心把练兵之权交到你手上。虽然多少觉得自己有点小心眼儿,但还是砌辞敷衍道:“且再商议。今冬……下一件事,我要等黄公来啊。我既凯旋,想必黄公也将要到了。”

他猜得真没错,黄公覆果然翌日又再登门,一开口,先请教授沤肥之法。

归生笑道:“此非机巧器械,我还以为尊兄不喜。”

黄公覆答道:“确非我之所爱,但既有益于农事,岂可不登门请教啊?”他在黄县基本上大撒把,政事全都交给邑宰黄通,自己只管窝在家里玩儿器械,但既然听说了最近关系良好的白邑得了增产良方,总不可能置若罔闻吧。

只是顿了一顿之后,黄公覆又说:“至于机巧器械……听闻贤弟从攻于陈,造一物名为云梯,半日便逾高壁而破陈都,未知此物可能传授否?”

归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尊兄消息倒也灵通。”随即转身,从竹箧中抽出一卷纸来——“图谱已然绘成,早就为尊兄备下了。”

黄公覆双手接过,一把展开,先不去研究图谱,反倒就墨色的浓淡,就着窗外透进来的亮光反复瞧了好半天,然后才问:“这是新近试得的纸么?”

“纸”这个字,楚字写作左边上三撇而下两竖,右边为“壬”,本指丝绵的一层,是个量词。归生试用破布、碎麻造成此物,直接就说这玩意儿叫“纸”了,因为有所本,黄公覆没表示疑问,也跟着这么叫了。

这批最新试制出来的纸张,其实没归生什么事儿,而是他出征之前给匠人悬了整整一枚郢爰的赏格,凯旋之后所收获的惊喜。这纸比从前的要细密、绵软得多,粗粒较少,已经完全可以替代简、牍使用了。

可能唯一的缺点,就是尺寸还不能制得太大,也就比普通木牍稍稍大一圈儿而已——在这年月已然足够啦!

黄公覆的思路当场就跟着这张纸走了,请归生再取张空白的来,他亲自提笔蘸墨,写了十几个字,还画了两个圆。归生心说你画圆干嘛,画押啊?可惜,不够圆,哪怕上了刑场,你也还得挂念着……4

完了黄公覆满面春风地建议归生:“此纸大好,可代简牍,且若集中人力,大量制作,成本还有望压得更低——贤弟何不将此妙物上呈郢都,必能得大王之重赏!”

归生摇摇头,说:“大王未必能知此物之妙也。”

你觉得,一国之尊的楚王章,会在意简牍的成本高低吗?甚至于他会知道简牍的成本过高,使得普通士人望而却步吗?再者说了,权贵们是可以肆无忌惮使用绢帛写字的,而纸张论质量,肯定比不上绢帛啊。

“则与其奉献于大王,或被束之高阁,不如你我合力大造,贩于诸县,以牟利也。”

黄公覆有些不以为然,说:“人皆云大王贤明,必能知此物之利。况且,若你我私用还则罢了,既欲大造贩卖,岂可不先禀明大王啊?”你眼睛里不能没有领导,不管领导认不认的,你总得先报告一声吧。

归生想了想,说:“那不如尊兄上献大王吧。”

“此物之成,贤弟之功八分,我止二分而已,焉能贪全功为己有?”

归生身子略略朝前一俯,压低声音说道:“尊兄也知道,我与子国、子昧兄弟不甚和睦,只愿长居白县,不愿归郢与彼等打交道。则若大王不识纸之好处还则罢了,若识,因功而召我还郢,岂非自投罗网?”

其实仔细想想,自己最近为楚国立的功劳还真不少,但那都是被逼的啊……此次从征陈国,归生原本只打算去呐喊助威,走个过场而已——白卒才出八乘,在诸县中最少——谁成想被王孙朝逼着致师,逼着面会颛孙师,最后还逼着首攻陈城,让他想糊弄都糊弄不过去啊。

申包胥上回来信就说,楚王章有召自己还郢,出任连尹之意,归生是真怕王孙朝此番回去一禀报,楚王章会重提前议呢。由此,他反倒希望王孙朝可以隐瞒甚至于贪墨了自己的功劳——请啊,请吧,我不在乎。3

纸这玩意儿吧,他感觉楚王章不会重视,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别说归郢任职了,即便楚王章要他回去一趟传授制法,亦非归生所愿。所以这功劳么,不如让给你吧黄兄。

随即归生还诱惑黄公覆:“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其谁不望得大王之爱,召入郢都任职?我若非恶于子国、子昧,也绝不肯将此功劳让与尊兄的。但望尊兄因此而能得大王赏赐,甚至于入郢为官,到时候,愚弟还要请尊兄多多照拂呢。”

黄公覆假模假式推辞了一回,见归生之意甚坚,且不象是在试探自己,最终也就接受了,但说:“若大王不知此物之利,还则罢了,若知,这功劳我绝不一人独贪,必定惠及贤弟。”随即又关照归生,说:“然此物识者寥寥,尚不可大肆制造、贩卖,应你我二人先用,并作为礼物,传诸邻县,待习用者多了,再制贩不迟。”

归生连连点头,说还是尊兄想得周到。

“此事,且等我先禀明大王,看郢都做何反应——贤弟切勿心急。”

归生心说我不急,今年我财政状况大有好转,还不需要卖纸求财呢。实话说这玩意儿成本虽低,售价却也不能太高——起码得是简、牍之半,人才有动力接受和使用这一新生事物呢——则除非产量达到一定规模,否则真赚不了太多利润。

当下黄公覆带着云梯的图谱和两打纸,欢天喜地地去了,归生则在方才的对谈当中,又再想起了王子庆——据说下任令尹的人选,以王孙宁和王子庆呼声最高,则若王子庆能够接替叶公子高担任令尹,我心里和身上的压力就要减轻许多啦。

只是以自己目前的实力,再加上能力,实在帮不上王子庆什么忙……但他终究是楚王章的爱弟,用得上用不上的,这条大腿先要抱定了。嗯,王子庆好儒,天幸我刚碰到过一位大儒,不如从中牵线,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善意吧。3

便命:“唤新垣先生来。”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