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256章 蹲点捡人

第256章 蹲点捡人

十一月的京城已是风雪漫天。从大湾出发时穿的是薄棉衣,到了京城就要穿雪褂子。姜丰和唐昕都曾任京官,对京中的天气早有心理准备。

通判郑达拢着大袄,冷得直哆嗦。

此次回京,由杨捕头的侄子杨书带兵护送,杨书还给姜丰做贴身护卫,跟着他进进出出。本来姜丰觉得没有这个必要的,但属下都劝他:“如今世人都知道扶桑灭国与大人相关,恐怕会有漏网之鱼铤而走险行刺您,还是谨慎些好。”

姜丰从善如流地答应了。

唐昕在京中也有宅子,邀了郑达去住,说要带他好好逛逛京城。

姜丰就带着杨书回到自己家的宅子安顿好,第二天就去吏部衙门报到。

吏部尚书章成贺是他的老相识了,他虽有心和章大人好好聊聊,可是章大人日理万机,又是述职之年,哪里有时间接见他。报到完还要排队等吏部安排述职的时间,十天半月不等。

“大人,还要去哪里?”杨书驾着马车,问道。

“去给相熟的几家投帖子,告诉大家我回来了。”姜丰吩咐着,指了内阁首辅崔阁老、王玢、大理寺卿韩光等几家。

马车在城中绕了半天,投完了帖子,姜丰也没有回家,而是命杨书把马车停在崔阁老家外面的一个巷口,不动了。

杨书看姜丰神神秘秘的样子,好奇地问道:“大人这是在等人?”

姜丰摇了摇头:“我是蹲在他家外头捡人。”

杨书惊讶道:“捡人?”

姜丰笑道:“如今是各地主官进京的时候,一些自认有才之人也会在这个时候进京,看看能不能博得哪个主官赏识。当然,在投靠地方官之前,多半会在京中大臣家里试试,万一阁老看上了呢?不过被阁老看上的机会是很小的,我就在这里蹲着,看能不能捡到他老人家不要的。”

杨书疑惑地问:“都筛过一轮了,还能有什么好的?”

姜丰要的就是剩下的,他一个海岛知府,能吸引到什么人才啊?办个佳丽节也只留住了几个举人,他心心念念的大儒一个也没有。真是不甘心啊!

他分析道:“崔阁老看不上的,不一定不能干。有的人虽然没有功名,说不定有些歪才。”

杨书望了望天,又阴沉了,看起来要下雪的样子:“这样的天气,恐怕没什么人来。”

“越是这样的天,还要上门的人,心中越是急切。人一急,就容易露相。我要捡被崔阁老赶出来的人,这样的人,一定是有本事的。一般的傻子,阁老犯得着和他生气吗?”姜丰头头是道地说。

“那不会!”杨书笑了,佩服地看着姜丰。

天越发阴了,雪飘飘洒洒地落了下来,天地间成了晶莹的冰雪国度。杨书年轻力壮还罢了,姜丰在马车里裹着厚毯子都有些冷。

眼看着天色已晚,阁老府门口并没有被赶出的读书人。

“大人?”杨书迟疑地问道。

“回家!”姜丰咬牙道。

彼其娘兮!小说里都是骗人的!不是说这样就能捡到惊世奇才吗?难道我不是主角?

姜丰白装了半天高人,在马车里冻得瑟瑟发抖,最后无功而返。回到家里,狠狠地灌了一大碗热姜汤,身体才重新活络过来。

“大人,明天还去崔阁老门口蹲吗?”杨书问道。

姜丰白了他一眼,有些恼羞成怒地说道:“换个地方,去威国公府门口蹲!崔阁老是文臣,想来就是看不上的,也不会赶出来。威国公是武将,或者脾气直爽些。”

我就不信了,小说里明明是这么写的!

杨书应了声“是”,随即找到姜府的管事,安排明天出门要用的火盆、手炉、糕点等等,务必让姜大人蹲得舒服。

姜丰看他小小年纪安排起事务来头头是道,心里暗暗点头。这个杨书虽是海盗家族出身,却胆大心细,是个可造之材。

其实他带着杨书进京,也有提拔的意思。毕竟......杨书也是他的候选女婿之一。

第二天,马车在风雪里朝威国公府所在的崇仁街而去。

在街口等了半天,依然没有捡到人,姜丰感觉杨书看自己的眼神有些微妙了。眼看着一世英名即将不保......威国公府的亲卫统领带着几个人过来,打量着这辆没什么标志的可疑马车,喝道:“马车里是什么人?!”

嘎嘎......姜丰觉得一排乌鸦从头顶飞过。这没见到人才,倒被人当成可疑人员盘问了?

掀开马车帘,姜丰有些尴尬地说:“我是大湾知府姜丰,准备去国公府投拜帖。”

投拜帖不去门房,在街口蹲半天?

亲卫统领接过姜丰的名帖,翻开了几遍,还真的是大湾知府的印章没错......想到自己似乎曾经听说过大湾知府的名声,据说是个行事不同常人的。统领的语气缓和了些:“不知是姜大人,得罪了。”

话说到这里,姜丰也只能硬着头皮去威国公府投贴。实则他此时并不想登岑家的门,这才刚婉拒皇后的提亲呢,总有些尴尬。

好在投贴之后还要等回帖,不是马上就进门的。

白蹲了这半天,姜丰只能随头丧气地离开了。下午他没时间蹲,他收到了王玢的回帖,下午要去王家。

看到姜丰有些丧气的样子,杨书提议道:“要不大人去才子们聚集的地方走走?听管事说这几日春舒园都有文会和诗会。”

姜丰摇头。他还是不死心,诗会、文会能招揽到的都是普通学子,他要的是与众不同的奇才!

王玢昨日得知姜丰回京,今日特意告了假,备好银丝碳和新鲜的鹿肉,青梅煮酒,等候老朋友的到来。

姜丰带着杨书一起走了进去,看到两个清秀的侍女正在温酒,整个小花厅里都是暖暖的酒香,笑道:“阿玢还是这样文雅。”

王玢笑道:“美酒酬自己,你不回来,我是不喝这酒的。”

两人相互打量一回,都一齐笑了起来。

“看到阿玢也发福了,我这心就平衡多了。”姜丰坏笑了一下,“总不能我一个人变老变丑,你们一个个英姿勃发的。”

实则是,前年在衡川府看到的王玢,身体还有些单薄,虽然一副淡定逍遥的样子,眉宇间却有些愁色,如今却是豁然开朗。

都说心宽体胖,这人的心境开阔了,自然而然也就长肉了。

看到姜丰眼中关怀的神色,王玢心中一暖,笑道:“就算我发福,比你也还是要好看些。”

“算了算了,不跟你比长相。男子汉大丈夫,长得美丑有什么关系?”姜丰不在意地摆摆手。

既然比不过,那就索性不要比了。

好朋友久别重逢,自然有说不完的话。

一边烤着鹿肉,一边小酌着青梅酒,王玢又问起了招商修路和佳丽节的事。

虽然早有奏折进京,姜丰还是重新解释了一遍。

听到姜丰用百两黄金做奖励办才子书画会,王玢笑道:“听起来,你那里不缺钱也不缺人了?”

“普通的人才是不缺了,还缺奇才。你要是有,不如给我介绍两个?”姜丰平时不怎么喝酒,这日也多喝了两杯,有些微醺了。

王玢摇头:“既是奇才,哪里到处都是的?你要小心些,有人上了折子,要给你调任,陛下留中了。”

姜丰皱眉,低声道:“真是没完没了......又是永安王?”

早知道就不是烧他的长史府,索性烧他的王府好了。

“不是他。”王玢叹道,“是吏部一个郎中提议的,说是你任职期间表现优异,该升职了。我还没查到他是谁的人。若是陈璋在京,或许能查到。”

陈璋还是虾夷挖金矿呢......

姜丰仰头喝了一杯:“随他是谁的人,终归是陛下说了算。”

他已经准备好了,见到皇帝要说什么......只要有更大的利益,皇帝一定不会把他调走。他现在还不想走呢......

从王家出来,姜丰有些头晕,懒洋洋的躺在马车里,用毛毯把自己裹成了一个茧。

回家的路上,又经过了崇仁街。

不知道是不是老天爷觉得姜丰这几天蹲守得实在可怜可笑,在经过威国公府附近时,外面传来了一阵骚动。

威国公是武将门第,门外执戟的卫士任凭雪花落满肩头也不抖一下。府门忽然大开,门内几个人连推带打,把一个衣衫单薄的人赶了出来,嘴里骂骂咧咧:“呸!你个小人,也敢求见国公!连累我们也被骂!”

姜丰一咕噜地爬了起来!他说什么来着?小说里都是这么写的,他果然是主角!

地上那个人用手护着头,一路从台阶上滚到了路边。府里的人还不解气,拿着棍子追了出来。直到那人被打到路中央,滚了一身雪,才怏怏地收回了手。

姜丰透过帘子看到这一幕,心道,今天我的运气好极了!

不用他说,杨书已经把马车驾到了那人身边。

姜丰在车里淡淡地说:“怪可怜的,捎他一程吧。”虽然心里已经乐开花,表面也是要维持淡定的。

杨书跳下马车,把那人拉上马车,和自己并排坐在外面。

马车停在一间小客栈的外面,姜丰让杨书把人放下,再给了二两银子,就离开了。

回到家里,杨书不解地问:“大人,您不把他带回来?”

不是要捡人才吗?难道是日行一善?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