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257章 戳破心思

第257章 戳破心思

范致远身上已经冻得麻木了,完全感觉不到冷。他三十七岁了,自认四书五经、史书律法都精通,可惜不仅考不到功名,甚至连去做幕僚都没人要。

他不甘心,一个人跑遍了全国的很多地方,钱也花光了,终于跑到了京城了,想着这里贵人多,或许有赏识他的。

但他性好钻营,人品不够贵重。读书人多嫌弃他,给他起了个绰号,叫“老鼠成精”,他的尊容也的确对得起这个绰号,让人一看就知道成精前的跟脚。

这也是他屡屡碰壁的原因。都说男人长相不重要,但你要是丑到了面目可憎的程度,让人一看就生厌,谁还敢用你?就是朝廷取士,都讲究个五官端正、脸上无明显疤痕、身体无残疾。

但现在,这个不服输的人被威国公府打了出来。身上已经一文钱都没有了,又下了雪,这个冬天要怎么过呢?是去庙里蹭个墙角代写书信,还是看看哪里的粥棚呢?嗯......这个马车上的人倒是好心,能不能先借些钱,日后加倍奉还?就是经天纬地之才,也是要吃饭的。

正想着,马车在一间小客栈停了下来,赶车的小哥给了他二两银子。

范致远拖着冻僵的身子滚下了车,拱手道:“多谢老爷伸手援助,不知贵府在哪里?在下西凉人范致远,来日必有厚报。”

这声音嘶哑而尖利,像刀片刮到铁板上一样,骤然一听,让人起一身的鸡皮疙瘩。

姜丰有些失望,他在车里已经看到了这个范致远的相貌,如今又听到他的声音......这样一个卖相,就算是有真才实学,也很难推得上去。

他属下的人,未来都要一一推到台前,成为他的支撑。

“举手之劳罢了,我是大湾知府姜丰。”姜丰说完,轻轻拉了拉帘子,杨书就挥着马鞭将马车赶了回家。

这一趟,白花了二两银子,却没能捡个人才回来,难怪杨书问姜丰是不是“日行一善”了。

姜丰摇头笑道:“是不是人才,还要看他怎么做,我是不急的。”

长相已经是这样了,就看他有没有别的过人之处了。

几日之后,姜丰从吏部讲故事......述职回来,看到一个贼眉鼠眼的人在门外东张西望。

门房和护院在门口紧紧盯着那个人,怀疑他有不轨行为。

姜丰定睛一看,可不就是那个范致远嘛?

“大人!在下来求见大人!”范致远立刻凑过来,笑着说:“在下得了大人的二两银子,吃了几天饱饭,现在银子花完了,想着一事不烦二主,来求大人收留。”

此言一出,陪着姜丰去述职的唐昕和郑达都惊呆了,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姜丰上下打量了范致远一眼,发现此人越发瑟缩了,微笑道:“外面冷,进去说话。”

大厅里已经升起了炭火,姜丰把外面的大褂脱下来,一个侍女双手捧着,低头退到了一边。

姜丰在正中的椅子上坐好,唐昕和郑达分坐左右两侧。

范致远靠在火盆边,搓着手烤火,温暖的炭火让他整个人都活了过来,脑子飞快地转动了,怎么才能留下来。

他这些天已经打听清楚了姜丰的事迹,众说纷纭,传得神之又神,春舒园里甚至有人说姜丰是陈皇帝的转世......

但种种传闻中,都说姜丰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对妻子忠贞不二。与皇帝少年相识,对皇帝忠心耿耿、鞠躬尽瘁。

姜丰端着茶杯抿了一口热茶,突然问道:“你对威国公说了什么?”

范致远老老实实地答道:“我劝他主动请旨担任扶桑总督,进可攻、退了守。”

姜丰的手一顿,把茶杯放回桌面上,一言难尽地看着范致远。威国公手握重兵,又是皇后的父亲,还要怎么“进”?

这个范致远说这样的诛心之言,打死不冤。

“论理,我现在应该让人把你打出去。”姜丰冷着脸说,“只是人生在世,谁活着都艰难。我不打你,也不会收留你。你走吧!”

范致远连忙说:“大人!在下是诚心来报恩的!再说了,难道大人觉得我的话不对?自古外戚权柄过大,有几个能得善终?难道不应该寻一条后路?大人,其实您也是......”

“闭嘴!”姜丰甩了甩袖子站起来,怒道:“我看你不是来报恩,是来报仇的!二两银子不用你还了!杨书,把他拖出去!”

范致远还想说话,杨书已经捂住他的嘴,干脆利落地把他拖了出去。

坐回座位上,姜丰苦笑着对唐昕和郑达说:“我以后再也不妄想捡什么人才了,实在太不靠谱了。”

唐昕和郑达方才都被那范致远的话给惊到了,刚刚回过神来,都一齐喝了杯热茶压压惊。

过了一会儿,郑达眼珠转了转,说道:“那人虽然危言耸听,看起来倒有一点真才实学。我敢打赌,他身上绝对没有一文钱了。大人此时若收留他,正好雪中送炭。”

姜丰摇了摇头:“太危险。”

进可攻,退可守。范致远的话其实正正戳破了姜丰心中隐晦的、连自己都不敢承认的想法。正因为如此,他才如此生气。

此时此刻,他的后背都是冷汗,难道自己也有什么大逆不道的想法吗?不......皇帝是个明君,有皇帝这杆大旗,做起事来方便很多,比他自己冒天下之大不韪造反要容易得多。

但......以后呢?如果皇帝也容不下他了呢?又该如何?

姜丰没有想明白,脸上依然带着和煦的笑意,和唐昕、郑达等人一起用了晚饭。

述职已经结束,他们可以赶回大湾过年了。

但他还想要在京中多呆几天。请安的折子已经呈了上去,皇帝若是要见他,想必也该传召了。

捡人的计划失败,姜丰又带着唐昕等人去春舒园参加了两场文会,可惜都没有结交到什么愿意跟他走的人才。虽然大家对大湾都挺好奇的,但是千里迢迢去投奔一个知府,还是不划算的。

姜丰退而求其次,邀请大家明年七夕去大湾参加佳丽节。

不管能不能留下,至少游客多了,能活跃经济不是?

过了两天,皇帝终于召见姜丰。

姜丰深吸一口气,揣着新写的奏折进宫了。他有种预感,他这封奏折又会在朝廷上掀起轩然大波,把自己架在炉火上烤。

但是有些事,总得有人去做。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