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324章 信仰之力

第324章 信仰之力

大佳腊府学的医学部,定位是中医学结合。

然而此时的西医也并没有先进到哪里去,缺少器材又缺药,很多毛病治不了,且抗生素还没有发明,西医擅长的外科手术感染的风险也大。

有些西医还在使用“放血”这样的疗法,病人因此失血过多死亡的也有,可谓“医者近乎巫”了。

但姜丰还是将西医纳入府学的课程中,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中西医之间的碰撞,能促进医学的发展。同时,官府也开办了公益性质的医院,让这些先生和学生实践。

而这些医学生,也会不定期地出去义诊。

本次的义诊有十二个人,而这十二人中,有一个洋医生,带一个助手;两个中医大夫,两个药童,外加六个学生。

这是高雷第一次跟随先生出来义诊,平日多数是在官府开办的医馆打下手,感觉还挺新鲜的。

义诊的目的地没有多远,傍晚时分到达了,那是一个村子。

这村子的土地还算肥沃,主要种水稻,山坡上也种番薯和番麦,因大湾官府收的田税又少,百姓的生活还算可以。

府学医堂决定在这里义诊,是这个村子里的一个人联系的。

这人名叫林昌福,是一个小地主家的儿子,在大佳腊的公办蒙学馆读书,求学期间因生病进了官府的医馆看病,结识了洋医生西蒙。

得知医堂要组织义诊,他便力荐了自己的家乡。

林昌福已经提前返家,为义诊的大夫和小先生们准备了房间。

他家是地主,也是新移民,虽积极响应官府的开荒号召、又勤劳简朴才积攒下的家业。但来大湾才几年时间,家里的房子也就不大,房间也少,因而就只能腾出三间空屋来。

房间给三个大夫和助理、药童住,马车夫可以住林家给长工们住的房子,但那些学生们......

“我和家人可以去找地方借住。”林昌福道。这些学生都是府学的秀才公,他可不敢怠慢了。

“不用,还是我们去借住吧。”高雷连忙道。

姜丰平日教育家里的孩子们,不可以身份欺压寻常百姓,须牢记自己也是普通人家出身。

最后,高雷和其他学生分散到几户村民家里,坚决不肯住房间,在厅里用条凳和门板铺出床来睡。

这样的床......高雷也挺感慨的,当年他和哥哥姐姐回到高家村,住在族叔家里,睡的就是这样的床。

“这个门板能睡吗......要不我的褥子给你铺上?”另一个同窗知道高雷是巡抚大人的外甥,怕他住不惯这样的地方。

“这样的床我睡过。”高雷轻笑起来:“早就习惯了。”

其他人闻言,都露出诧异的神情......

这天的晚饭还挺丰盛的,有白斩鸡,有蛋花汤,还有红烧鱼以及几个炒菜。

当然了,做法粗糙、味道和家里是没法比的。不过大家都饿了,倒也吃得欢快。

来义诊不是来游玩,这样的生活条件比高雷想象的要好很多,他并没有什么可抱怨的。

第二天,村民听说林家来了义诊的大夫,还是府学里的先生,都涌了过来。

这是一个新移民组成的村子,什么样的病人都有。

有个中年人,说是胸口疼,却记不得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了,还咳嗽透不过气来......

大夫们仔细询问,在他的胸口摸了一翻,发现他的肋骨断了没有接上,还戳伤了肺。这样的伤要动手术才能治。

中年人听说要动手术,这是要开膛破肚,到底还是离开了。

还有些人,身上瘦得只剩一个大肚子,一按下去,都是腹积水......这是寄生虫病。南方的人吃一种钉螺,里面有一种寄生虫,叫做“管圆线虫”,即使把螺煮熟也难以杀死......

这里许多病,都是没有办法治的......

但这样的义诊,到底还是帮助了不少人......特别是药也不用钱,让病人很高兴。

高雷熟练地给大夫打下手,而一些学生却有点不知所措,在一旁束手束脚的不知道该做什么,他们多半出身都比较好,看到这些贫苦百姓,都已经懵了。

高雷其实也就比他们好一点。

自从被姜丰接走,他就没有再过过底层的生活,虽然知道有些贫民连烧开的水都喝不上,但真的亲眼目睹这些人,他还是被震惊了。

他不是没有见过穷人,也不是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生活困苦,但人有时候就是这样,你不曾和那些人近距离接触过,感触就没那么深。

尤其是他很清楚一点,那就是这个村子里的百姓的生活,其实还算是好的,这个时候,内陆的一些地方,受苛捐杂税、酷吏压迫,甚至不得不卖儿鬻女。

盛世的华光,总是没办法照亮每一个角落。

第二天来看病的人依旧很多,高雷他们按照先生的吩咐,给村民讲解一些卫生常识。

虽然官府开办了扫盲班,但很多百姓苦于生计,并没有时间去识字。但他们自一套理论,读书人天然就是高人一等的!

现在府学的秀才公们说水要烧开了喝,那肯定是对的,只是:“我们家里柴火都是紧张的,没多余的来烧水......”

大湾也不是处处都有森林,这个村子就处于平原地带,没地儿砍柴,村民们平常用的柴火,多数都是水稻或番麦的秸秆,而这些根本不够烧。

高雷听到这些,算是明白为什么舅舅为什么要大力推行基础教育了。舅舅说出几个进士不要紧,提高全民的素质才要紧......像现在这样,根本很难说动固有思维的乡民。

不过,虽然如此,这些医学生还是让百姓们知道了一些知识的,也有一些人就此只喝烧开过的水,避免了不少寄生虫病。

在这个村子里义诊了三天,来治病的人也就逐渐少了——附近几个村子身上有病痛的人,听说了义诊的事,基本上都已经来找他们瞧过。

按计划,他们将继续在这里义诊三天,就能完成任务回城了,但是西蒙医生提议:“我们应该去更偏僻,更落后的村子,那里的人更需要我们。”

西蒙医生原本是传教士。他们国家和大湾打过仗他也知道,但作为上帝的传话者,他的思想境界又不一样。

近百年来,西洋传教士来我朝,本意是实行文化侵略。一开始,府学里的先生和学子都不接受这些洋先生,觉得他们心怀叵测。

不过跟西蒙医生接触久了,高雷发现这位传教士本身,其实还挺天真的,也没什么文化侵略的念头。

那些国家的上层怎么想,这些传教士有些怕是并不知情,比如西蒙医生,他就是一个非常理想主意的人。

他真心觉得他来这个国家,就是要在神的指导下为这个国家的人民传播福音,拯救他们的灵魂和身体。

他觉得自己背负着一个伟大目标,他要让神的光辉洒满这个国家,这是他的理想和目标,他甚至愿意为这个目标贡献一切......

正因为他们抱着这样的想法,姜丰才把他们收纳进府学,允许他们在大湾传教。

“可是去别的地方,我就不能照应到你们。”林昌福有些着急,这些府学的先生和学子都是精贵的,万一出了什么意外,他如何担待得起?

“你不用担心,上帝和我们同行,我们无需照应。”西蒙医生坚持。

其他两个中医大夫看到洋人都有这样大无畏的精神,深受感染,更是义不容辞。

第二天一早他们继续前行,这一回深入山里,走了半日,他们来到了一个村子里。

这里没有人安排,也没人提前通知过......这个村子的村民构成更复杂,很多是从内陆偷渡过来的。

姜大人大开方便之门,连逃奴都可以发户籍,这些人还需要偷渡,可想而知是些什么人。

高雷万万没想到,他还能这样近距离接触到......和他母亲之死有关的事情。

有信仰没错,但如果信仰错了呢?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