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 第829章 皇帝攻心

第829章 皇帝攻心

听皇帝提出疑问,施伦答道:“自然是查清楚他的出身来历的,他去罗刹国办事,也派其他人跟着,若有外心,早就死了。”

皇帝微微一笑:“你用一个人,都得查他底细、派人跟着,小心翼翼怕他生外心。朕为一国之君,用人岂非更要小心?”

施伦:......中计了。

他好不容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诱之以利,一番话说得口都干了......结果又被皇帝挡了回来。

用人该不该疑?

看来......拍皇帝龙屁是没用了。也是,有姜丰那个大龙屁精在身边,皇帝肯定早就听习惯了。

施伦假装没有提出皇帝的深意,点头赞同道:“陛下英明,朝廷科举,都要求出身清白,选官更要考察官吏品性,更有督察院监察各级官员。用人谨慎,是对朝廷、对百姓负责。”

皇帝反将了施伦一军,却不欲在此纠结,吩咐人取来一副塞北的地图,让施伦一一指出有矿产的地方标记出来。

看着那一个个小圈圈,皇帝说道:“虽说消息来源大体可信,但朝廷还是要先派人查证,若是真的,再由工部和地方一起开发。”

施伦微笑:“蒙古草原不比别的地方......此处地广人稀、气候寒冷,朝廷若要派人去挖矿,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死囚、流放的恶徒,前些年多数是送往大夏,现在收集起来送往塞外,只怕也不够用。”

“但是,我能说服蒙古旗主共同开发,加上塞北各族人民,人手上就够了。”

皇帝凝视着施伦,叹道:“你和蒙古旗主来往时日不短啊!”

施伦坦然地说:“陛下明鉴,塞北各族也有交易的需求,库伦距离东北海参崴不远,正好和扶桑贸易。海参崴港日益繁华,臣也没有藏着掖着,一直都是在明面上的。”

皇帝沉默了。

锦衣卫早汇报过海参崴、库页岛的情况,但朝廷并没有重视。

塞北苦寒、不过牧马放羊而已,能有多少利益?

虽说马匹也是战略物资,但是扶桑群岛,对外征战自然不是靠骑兵。

无论怎么算,塞北和扶桑的贸易往来,都不可能对朝廷造成威胁。

但是万万没想到,塞北还有这么丰富的矿产资源,施伦和蒙古、女真旗主的关系,就变得重要了。

施伦这个人还是要用。

皇帝目光黯了黯,其实施伦做得对,他和朝臣一直在防备海外督抚。

即使许以姜丰首辅之位,也未尝没有画地为牢、隔离其与海外势力的想法。

大夏那么远,姜丰好几年不回去,谁知道会发生什么呢?

时至今日,不用施伦也不可能了。

暂退到库伦的施家军随时可能南下“救主”;在扶桑的徐夫人巾帼不让须眉,即使困住施伦,也难保徐夫人不会招募军队救夫。

而滞留在外的徐家东海水师、岭南水师态度不明,也不可不防。

在施伦的“威逼利诱”之下,皇帝竟有种无可奈何的感觉......不由得自嘲一笑,拍龙屁的时候,个个都说他是英明神武的千古一帝,有他这样总是被臣子逼迫的千古一帝吗?

难怪陈仲光在日记上说,做皇帝难,做明君更难......若有来生,只想做一个混吃等死的富贵闲人。

这种心情,大约只有当过皇帝的人才了解。

叹了口气,皇帝语气放缓了一些:“你和傅冲说,可以卸去扶桑总督一职,弃文从武,封国公。但你要求是在库伦开府、世镇塞北,扶桑及塞北各地督抚,需经你同意任命,是这样吧?”

施伦精神一振,皇帝停止口头讨伐他,开始认真跟他谈判了!

“陛下英明,正是如此。”施伦镇定地说道。

皇帝觉得自己无法正视“英明”二字了,哼道:“你倒是很会漫天开价。”

“陛下,这已经是坐地还钱了。”施伦提醒,“臣本来是要封王的。”

“你可真敢想!从前朝至今,祖宗法度‘凡异姓称王者,天下共诛之’!”皇帝冷声道。

施伦不慌不忙:“陛下,这规矩是人定的,也不是自古以来就是如此的。唐朝时,异姓于国有大功者,封王亦不少见。前朝倒是坚守规矩,不给异姓封王,不给文官封爵......结果陈家江山不是亡了吗?”

前朝因何而亡?

亡于天灾人祸、朝臣党派斗争、藩王坐大侵占民利......确实和武将、地方割据无关。

施伦此言,皇帝无可反驳。

想了想,皇帝才道:“能够避开藩镇割据之乱,正说明这条规矩有用。只说如今,若说有大功于国,姜丰算不算、陈璋算不算?甚至马喇甲的林海也算。给你封王,自然也要给他们封。到时候,天下到处是异姓王,何处是萧家江山?”

“施伦,你是朕的表兄。当朕被大臣逼迫、为大夏建国一事忧心不已时,朕日夜期盼着你回来。可朕没想到,等来的会是这样的结果!朕,很失望。”

皇帝的语气,有一丝唏嘘、伤心和感慨。

倒好像......真的是施伦辜负了他一般。

施伦微微回眸,皇帝也开始“动之以情”了吗?不是不谈感情了吗?

皇帝怅然感慨:“朕有时也想,若是没有先帝壮年驾崩一事,朕现在是衡王,你们又会是怎么样呢?姜丰两榜进士出身,又得先帝青眼,想来仍然是平步青云;王玢和你的学识,中进士也是顺理成章的,你们也会入朝为官。”

“大约到现在,你们仍然是位极人臣。而朕,便代天子守藩篱,做最忠诚的藩王。或者,母亲也还健在,儿孙绕膝、尽享天伦。”

施伦:......行,把施太后都抬出来了。

但皇帝这攻心的话,还是拨动了他的一根心弦。

人年纪大了,难免回忆往昔、思念故乡。

“陛下,若是那样,臣能不能走到这一步,臣不知道。但我们这个国家,绝对走不到这一步。”施伦安慰道:“华国能有今日之势,首要归功的,不是姜丰,更不是其他人,而是您。”

皇帝叹道:“那么,你还是坚定库伦开府、世镇塞北吗?开了这个头,其他地方也有世袭的公侯了!”

施伦反问:“那陛下以为该如何呢?臣想要一条退路,一条永保施家富贵、不受人威胁的退路。”

“这样的路,朕都没有啊!”皇帝苦笑,“施伦,你可真会可朕出难题!”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