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大清话事人 > 380 主力对决,兵不弄险

这场仗颇为诡异。

清、吴两军都很谨慎,忙着增兵!

午时1刻,

吴军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江北会战的最高指挥官,林淮生来了。

醒目的大纛旗下,

林淮生内罩锁子软甲,外穿吴军制式军服,头戴飞碟盔,骑一匹黑马,威风凛凛。

此时,

战场刮起微风,带来阵阵凉意。

天空并无云彩,故而无阴雨之虞。

……

海兰察身穿镶黄旗棉甲,勒马伫立在军阵之后。

他那鹰隼般的眼睛盯了一阵对面的主帅,不屑道:

“贼酋还是个练家子。”

凉州镇总兵哈马木恭维道:

“在都统面前,什么武林高手都是白给。”

双方的主帅很悠闲,

中低级军官很忙,忙着排兵布阵。

吴军在东,清军在西,中间隔着3里。

清军的阵型有3层。

第1层是副将李久霖的炮营,120门各类口径的火炮。

第2层(步兵)是延绥镇、河州镇、西宁镇、宁夏镇。

第3层(步兵)是太原镇、兖州镇、大名镇、南阳镇。

然后是中军,海兰察率一众高级将官所在。800索伦兵护卫中军,同时充当战略预备队。

两翼是凉州镇、肃州2镇马队。

清军调兵有个不成文的规定。

一般都是按比例抽调外省援兵,绝不超过本镇总兵力的5成。

所以这些镇并不是倾巢而出。少的仅有千余人,多的接近三千人。

……

反观吴军,

军阵就比较古怪了。

最前凸出部是第1派遣军4个方阵,以及混杂在方阵周围的散兵小队。

其后是第1军团。

以营为单位,只列3排,在空中望去就像是一条细长的水蛇。再细看会发现其中混杂着很多抬枪手。

再之后,是第2军团的步兵方阵,7个方阵一字排开。

最后是近卫军团和中军。

火炮居然布置在大军的两翼。

总兵力对比:

清军1万5千人。

吴军1万1千人。

火炮数量大体对等,都超过了百门。

另外,清军两翼共计有2000马队,吴军则是全步兵阵容。

如果海兰察不讲武德的话,

背靠江北大营,他可以把6万兵全部拉出来。

……

“总指挥,辎重营已经卸空了大车,让他们后移吗?”

“不,到侧翼保护火炮阵地。”

“是。”

于是,吴军侧翼火炮阵地又多了一道辎重车组成的间断环形工事。

海兰察耐心地看完了全部过程,

对身边的人讲道:

“吴军当中定然有欧洲军官。”

哈马木一愣,问道:

“都统如何知道?”

“他们的军服、兵器、战法都透着一股浓浓的欧洲军队味道,本官征讨准噶尔,征讨缅国都曾见过。”

“伪吴王原来是個汉奸。”

哈马木骂骂咧咧。

……

吴军中军,

苗有林皱眉:

“世人都说海兰察是个妖将,暴躁冲动。下官怎么观他,稳如老狗?”

林淮生依旧面无表情,举起马鞭:

“那我们就先攻一阵,擂鼓。”

举着小红旗的传令兵,纵马从军阵间隙狂奔到阵前。

高呼:

“第1派遣军,进攻。”

甲士方阵骚动,引来军官的喝骂。

“注意阵型,不许交头接耳,不许回头。”

张老三如今是营官,盔甲更新迭代了。水力捶打成形的板甲、可遮面铁盔、锁子甲手套、钢质长刀。

他的身旁,

是张老大,张老二,兄弟几人共用一张脸,长相十分相似。

……

孤零零的4个方阵,踩着鼓点缓缓向前。

张老三余光瞥见,

那群散兵居然从方阵间隙冲到了自己前面几十丈,心中暗想,这帮鸟毛还算仗义,打完了仗可以一起喝口酒。

清军的炮声还未响起,

这群散兵先开火了,枪声零星散乱。

上百名散兵,或站或蹲,朝着各自认为有价值的目标开枪。

甘州副将李久霖冷笑,

心想这帮江南兵真搞笑,隔着小2里就开枪,你咋不隔着长江射击呢?

突然,

身边一声惨叫。

一名手持火把的炮手居然中弹倒下了。

倒下的时候,火把撩到了引线。

轰。

红衣大炮喷出火焰,笨重的炮车向后猛地一退。

……

李久霖连忙大喊:

“别开炮。”

然而,仅仅制止了身边的几门大炮。

其余更远的几十门火炮挨个轰了一轮。战场上炮声如雷,震耳欲聋。

李久霖气的脸发白:

“重新装填,快。无军令不得开炮,违令者斩。”

位于阵后的海兰察见此景也极为不悦,心中对于李定国的后裔莫名看轻了几分~

几十发炮弹,

给正在进攻的吴军4个方阵造成了十几人的伤亡,很不理想。

正常情况下,

这么密集的阵型,一发炮弹打进去就能碾翻一群人。

……

吴军散兵从不扎堆。

心理素质很硬。

他们在两军当中信步由缰,稳稳的装填,自由的射击。

当,

一颗米尼弹打在了红衣大炮炮筒上,留下一道明显划痕。

周围炮手被吓的一哆嗦~

众人面面相觑,脖子不由自主的矮了几分。搞不清楚踏马的隔着小2里地,什么枪能打这么远?

“伪吴王果然会妖术。”

“听说是个张角般的人物。”

伪吴王李郁会妖术的说法在江北早就有市场了。

当时百姓认知有个固定模式:

凡是超出自己认知的事、人,一概归纳为妖术、妖人。这次超远枪击,只不过是再次验证了传言罢了。

妖人李郁对妖将海兰察。

倒也蛮配的。

……

李久霖抽出宝剑,在火炮前方来回走动,制止蠢蠢欲动的炮手。

“无令不许开炮,稳住。”

说着,

他又回头瞥了一眼,见吴军散兵距离已不足1里。而那群甲士却落后了百余丈。

又是一轮枪声~

子弹先到,枪声后到。

4个倒霉的炮手中弹~

这让李久霖的神经有些崩溃,指着一名千总:

“你,带3门子母炮,推炮前出,轰散这帮妖人。炮手每人赏银3两。”

“嗻。”

……

轻便的子母炮,是清军火炮的主要型制之一。

2名炮手推动车轮,1名炮手居后,小四轮炮车就缓缓离开了本阵。

后面跟着好几辆独轮车载运子药筒(弹药车)。

李久霖的做法是对的,

总不能用上百门大炮去轰一群分散的苍蝇吧?就算能打到个把苍蝇,那也是血亏。

没一会,沉闷的炮声响起,

清军炮手对着百丈外的吴军散兵快速轰击。

打完1炮,就旋出子药室,换上新的再轰。

子母炮的炮车很轻,调整方向特别容易,所以霰弹的覆盖面很广。

肉眼可见的,

吴军散兵倒下了十几人,其余人立马拎着枪往两侧横向躲避。

……

李久霖欣慰:

“红衣大炮,瞄准吴贼方阵,开炮。”

炮声连绵,伤亡不断飙升。

第1派遣军方阵原地停步挨轰,不敢向前,又不敢向后。

张老三头皮发麻,

紧张的四处张望,期待得到友军的支援或者得到准许后撤的军令。

他不怕和绿营兵对砍,但害怕被火炮远距离轰击。

第1军团终于动了。

细长的3排步兵线列阵在鼓点声中,大步向前。

军官们手持佩剑走在队列的最前面,不断用余光注意身后的队列。落后军官1个身位的是鼓手和旗手。

清军炮手振奋,表演的时候到了。

全员光膀子,盘辫子,火热装填。

很快,整个火炮阵地上空都是火药燃烧产生的白烟,味道呛人。

这还是有微风的情况下,

若是无风,炮手们这会就犹如身在仙境了,盲人摸象了。

……

海兰察看的很淡定。

“传令,待吴贼进入半里,延绥镇、河州镇、西宁镇、宁夏镇立即出动,截住吴贼。”

“都统,我凉州镇马队请战。”

哈马木的请战,却得到了海兰察冷冷的一瞥。

大战之时,

所有人都当听从主帅号令,你一个京旗关系户最好老实点。

将官们各自拿出千里镜,观察战况。

只有海兰察,视力超好。望着己方的炮弹落入进攻的吴军阵型当中,残肢断臂飞上天。

第1军团第3营的旗手,高举营旗,微闭着眼睛机械地向前走。

猛然,

他的视线中出现了一个黑点,好像很慢,却怎么也躲不掉。

然后整个人就飞了起来,

看到了无数熟悉的诧异的眼神,望着飞升的自己。

飞升只是一刹那,随即重重落地。

堕入无尽黑暗。

……

1名经过的火枪兵避开了血泊,将燧发枪倒背,捡起旁边几乎无损的军旗,追上了军官的步伐。

第3营营指挥使欣慰的朝着他点点头,

举起佩剑向前:

“保持阵型,前进。”

刚过了几秒,

一发劈山炮的炮弹,弹跳飞来。他握着佩剑的胳膊连同头颅,一起不翼而飞。

旗手感觉自己的右脸颊,有一团温热在缓慢往下滑。

他忍住心中悸动:

用变了声调的嗓音大吼一声:

“前进。”

李久霖看的色变,右手微微发抖。

他是举人出身,文官改武职,纯粹是出于个人喜好。喜欢琢磨火器,尤其是大炮。

在金川之战中,他负责督造的可拆卸九节十成炮起到了很大作用,故而被朝廷记功升迁。

至于说,

做清廷的官羞愧对祖先?

那是不存在的。

这是个很微妙很复杂的话题,只能说清廷对李氏一族不错,虽无高官显贵,可也衣食无忧直到王朝末日。

……

宁夏镇总兵,马青树拔刀大吼:

“宁夏、延绥2镇的弟兄们,给我冲!斩一颗首级,赏银3两。”

麾下乌泱泱的兵丁呐喊着越过大炮,挡住吴军。

张老三瞬间一激灵,低声说道:

“大哥二哥,跟紧我。”

随即又高呼:

“弟兄们,手里长矛放平,结阵,不要怂,先怂的先死,后怂的后死。”

喊完这句,他立马放下铁面罩。

前2排的新兵已经紧张到呆滞,机械的放平长矛,浑身颤抖。

后面的老兵们好多了,

举着刀不断威胁前面的新兵:

“千万别回头,千万别跑,不然老子立马捅死你个狗曰的。”

……

宁夏镇、延绥镇绿营兵的数量还是吓到了一些新兵。

有人丢了长矛就往后跑。

方阵密集,跑不出2步就被老兵一刀戳进脖子,血喷的到处都是。

“没卵孑的软蛋,跑什么?你跑的掉吗?后面督战队看见了,拿炮轰死你个驴曰的。”

老兵们说的都是实话。

在南昌城下,他们经历过被督战队支配的恐惧。论凶残,吴军督战队比清军残暴十倍。

“杀~”

两军狠狠的撞在了一起,刀剑劈砍,矛叉乱戳。

陕甘绿营的藤牌兵能打,鸟枪兵数量也不少~

张老三狰狞的表情藏在铁面罩后,

甲胄在身,不可弯腰。

他用靴子头从地面挑起一杆长矛,在手里掂了两下,然后猛地发力~掷出的长矛把一个开无双的把总,钉在了地面。

他的余光一直在瞅着左右队友方阵,还有身后快速接近的第1军团。

突然,有1名清军藤牌手冲向自己。

看样子是想斩将夺旗~

张老三仗着有甲胄傍身,硬扛了一刀,然后把近身的那藤牌手给豁开了肚子,肠子流了一地。

这种伤,人短时间不会死。

张老三也想让他多活一会,但是又怕他不老实。

所以用军靴踢开腰刀,踩住藤牌手的右手腕,挥刀砍下~

当他再砍已经昏迷的藤牌手左手时就轻松多了,不用踩着手腕定位了,只是轻轻一划。

……

“河州镇、西宁镇,上。”

藤牌手在前,鸟枪手弓箭手在后,远近配合。

凶狠的西北厮杀汉,玩命般的往前打。

第1派遣军撑不住了,且战且退,方阵随即溃败。

好在第1军团及时赶到,连续2轮齐射镇住阵脚。

于是,

两军隔着几十丈开始了疯狂对射。

战场又成了弓箭和火枪的天下。各种肉搏兵纷纷后退,躲避这该死的战场。

张老三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终于可以缓一会了,再坚持下去,估计他这1营要全军覆没,刚补充满500,现在就只剩下一半了。

再仔细一瞅,

他又窃喜,

死伤的大部分都是新兵,新兵们顶在前2排,承受了最大的恶意。

……

海兰察看的心神激荡,举起马鞭:

“兖州镇,南阳镇,上。”

2镇新装备了大量的火绳枪,火器普及率高达7成。举着绿色的三角军旗,在鼓号声中端着枪缩着头向前。

距离50丈时,

军官再次整队,保证队形的严密。

抵近到30丈时,才大声喝令兵丁们开枪。

战场上烟雾弥漫,枪声和哀嚎夹杂在一起。

正面交战宽度居然达3里。

这种打法,正是吴军所擅长。

第1军团多是老兵,射击准,装填快,心理过硬。

2刻钟后,

清军的阵型明显稀疏,地面尸体堆积。三五成群的逃兵也开始出现了~

……

“海都统~”

面对焦虑的众将官,海兰察不慌不忙。

抽出佩刀:

“左翼凉州镇马队,避开正面,绕道进攻敌军火炮阵地!”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