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亚历山大四世 > 第三百九十一章 太后归国和嫌隙丛生

穿过大门,便见院中一个布衣少女的背影正在收拾晾杆上的衣物。郭隗一拱手道:“请楚姑禀报王妃:郭隗陪同秦国特使白起将军前来,求见王妃。”

叫做楚姑的少女回眸一笑,应了一声后轻盈地飘进了木屋。片刻之后,芈王妃走了出来,遥遥看去,虽是布衣裙钗,依旧明艳逼人,信步走来步态婀娜,比那美丽的少女平添了别一番风韵。

白起肃然一躬:“前军主将白起,参见芈王妃。”芈王妃粲然一笑:“白起啊,你来接我了?”

白起挺胸拱手道:“白起奉秦王之命,恭迎王妃回归咸阳!”

“晓得了,好啊!”芈王妃很是高兴,“离秦多年,我也想念咸阳了。进来坐得片刻,待楚姑收拾好便走。”

白起恭声道:“无须坐了,末将在这里恭候王妃便是。”

芈王妃笑道:“白起自家人好说,太傅是客,不进去失礼也。”

郭隗连忙拱手笑道:“多谢王妃美意,隗与将军正有话说,就在这里等候王妃了。”

芈王妃笑道:“也好,我片刻便来。”飘然进了木屋。

没过多久,芈王妃就换了身衣物,此刻见芈王妃多了一番雍容,少了初见时的乡野味道,手中多了一支竹杖,身后多了一个背着包袱的楚姑。正在此时,芈王妃已经笑盈盈地来到两人面前,大袖一摆走到轺车旁跨步上车,那个楚姑一扭身便坐上了驭手位置。

郭隗对白起一拱手道:“将军与我并肩通行吧。”

于是,铁鹰锐士在车旁护卫,郭隗白起两骑随后,战马迈着悠扬的步伐缓缓向蓟城而去,在暮色降临时进了蓟城。

将芈王妃护送到驿馆,郭隗便告辞去了。用过晚饭,芈王妃将白起唤进了房间,仔细询问了咸阳的诸般变化,连白起退赵的经过也没有漏掉。芈王妃除了发问便是专心倾听,没发表一句话。

后来,芈王妃与白起谈天说地了起来,对白起叙说了燕国内乱的经过,又说了自己如何在燕山学会了狩猎,在郭隗封地还学会了种菜,亲切絮叨得如家人一般。

接下来,芈王妃又问到了白起的家族、身世、军中经历、当下爵职,显得分外关切。白起素来不喜欢与人说家常,对王妃的询问尽可能说得简约平淡。芈王妃却很认真,那真切的惊讶、叹息、欢笑甚至泪水盈眶,使白起恍惚觉得面前是一个亲切可人的大姐一般,不由自主地一件一件说开去了。不知不觉,便闻院中一声嘹亮的鸡鸣声。两人才发现已经到了五更,白起大是惊讶,连忙告辞。芈王妃却意犹未尽,笑着叮嘱白起日后还要给她说说军旅故事,方才将白起送出了前厅。

次日午后,白起准备好了全副仪仗护送着芈王妃出了蓟城,在城外会齐了前来接应的骑兵队后就向南进发了。不过在城郊外,郭隗率领群臣正在等候。在邦交的规则中,饯行其实并非固定礼仪,是否饯行全在两国情谊与离去者的地位而定。不过芈王妃即将成为秦国太后,且又有燕昭王口书,于是便有了郭隗率领群臣饯行。白起事先知晓且已经在行前对芈王妃说过,下令骑兵队缓缓停在了城郊之外。

芈王妃起身扶着白起臂膀下车,悠然走向大石亭。郭隗等一班朝臣在亭外齐齐拱手高声道:“见过芈王妃!”

芈王妃笑道:“秦燕关系笃厚,何须此等虚礼?多谢诸位了。”

郭隗笑道:“王妃归心似箭,我等深以为是,所以礼节从简,不过一碗酒水还是要喝的喔!”说完郭隗一摆手,两名内侍分别捧盘来到芈王妃与郭隗面前。

郭隗捧起盘中大爵道:“燕国君臣遥祝王妃一路平安。”

白起已经双手捧起铜爵递到芈王妃面前:“王妃请。”

芈王妃接过酒爵悠然笑道:“燕王太客气了,此去恐今生再无相见之日,多谢燕王、太傅和诸位大臣的照拂,芈月在此谢过了。”

说完,芈月径自举爵一口气喝了个光,将大爵往铜盘中一搁,大步回身去了。

郭隗躬身高喊道:“恭送芈王妃上路!”大臣们也齐声应和,声音参差不齐,乱哄哄的一片。

车马辚辚南下。芈王妃突然笑了:“白起,生我气了?”白起走马车旁,一时没有说话。

芈王妃一声叹息:“惜乎世无英雄也!一个人胸有功业,便要活到那般拘谨么?”

白起不知如何应对,也是一声叹息。从此,芈王妃一路不再说话,只是频繁地换车换马,一路交替颠簸,马不停蹄地到了咸阳。

咸阳,秦武王的葬礼完毕,局势又紧张起来。两个头号功臣因为政见不合冲突不断,根本原因其实就是权力的争夺。最近的这次冲突是因为秦武王的葬礼,面对争执,刚刚即位的嬴稷,两眼一抹黑,不知如何是好,索性罢了朝会,只等母妃回来再说。

上次在章台甘茂和魏冉两人就已经起了嫌隙,现在因为葬礼,两人又开始了争执。武王暴亡,虽然已经很久了,但由于没有公布死讯,出乎所有人意料,一切都没有准备,甘茂与魏冉便在诸多细节上有了歧见。

甘茂主张按照最隆的重礼仪安葬武王,朝野举国哀悼一个月,再行国葬大礼。而魏冉则认为秦孝公秦惠王尚且无此等铺排,秦武王无功暴死,不当扰民一个月。两人当殿争论不休,互不相让,还扬言应该罢黜对方,而大臣们很多都是骑墙派,樗里疾是个和事佬,唯独白山支持了魏冉,最后甘茂选择了让步,但是这种让步对政治生命是一种很大的打击,使甘茂的威信遭到了很大打击。如果魏冉不是秦王的舅父那这种情况还可能只是暂时的,但由于他们的关系亲近,而甘茂又本来就是外人,在朝廷并没有什么根基,樗里疾又选择中立,让大臣们开始偏向魏冉。

接着为墓地的所在地又起了争端。秦国国君向来安葬在故都雍城的墓园。但自秦孝公开始,两代国君都葬在了咸阳北面的松林塬,这里比雍州陵园更为宏伟。秦国朝野也都将咸阳王陵看做秦国有大功君主的墓地。甘茂感念武王的知遇之恩,主张将武王安葬在这里。

他没有与魏冉商议,便以丞相的名义发布了命令,动工兴建陵园,限期一个月完工。修建陵墓要咸阳令白山征发劳役,而白山觉得工程太大期限又太紧,便来找魏冉商议。魏冉秉性刚烈,一听怒火上冲,对白山说一声:“此事你无需再管!”便带着嬴显来丞相府找甘茂理论。

两人在丞相府吵得面红耳赤。魏冉认为雍州有现成一座陵园,何须再劳民伤财兴建新的陵园。甘茂则认为既已迁都到咸阳,两位先王也葬在咸阳,怎可将武王再葬回雍都,这是对武王的大不敬。

魏冉又说:“秦法无私,嬴荡误国无功,当回到祖宗面前自省,不当在咸阳陵园充数。”

甘茂揶揄冷笑说道:“若不是嬴荡无功,你魏冉岂有今日?”

此话一出,旁边的嬴显也涨红了脸。魏冉勃然大怒高声吼道:“天下为公,唯有才德者居之。大臣不思国家艰难,只在面子上下功夫,枉为名士也!”

甘茂暴怒道:“若是按你所说,商君可以为王,孔孟亦可为王,你魏冉自视甚高,是否也可为王,简直大逆不道!”

两人各不相让,相互讥讽刺激,最后魏冉黑着脸拂袖而去。甘茂深悔自己当初不慎,将一个狂妄霸道、不知感恩的小人引入了朝堂,于是连夜上书嬴稷,坚执请求罢黜魏冉的栎阳令之职,否则就归隐山林。魏冉同样也是无法平息怒火,连夜上书嬴稷,请求罢黜甘茂此等只知钻营媚上的奸佞”!

这股浪潮给本来动荡不宁的咸阳更添了几分乱象。朝臣惶惶,无人敢于主事。嬴稷无奈,只好夜访樗里疾求教。这个老丞相毕竟睿智,听完嬴稷一番叙说,点着手杖嘿嘿笑道:“做事,魏冉在理;做人,甘茂在理。老臣敢问我王,做事重要还是做人重要?”

嬴稷板着脸道:“既然如此,稷儿明白了。”

樗里疾点点头道:“既如此,没有解不开的死结。我王明日朝会便是。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