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亚历山大四世 > 第三百九十二章 芈月教子

次日朝会,嬴稷让众人商量先王如何安葬,甘茂魏冉各自慷慨陈情,其他人俱是一片沉默。就在此时,樗里疾带着宗族十数人上殿,异口同声地请求将武王安葬回雍州陵园。

樗里疾黑着脸道:“武王在位短短三年,不修国政,放弃张仪的连横之策,仗恃一己武勇而无端树敌于天下,一朝暴亡,彰显天道昭昭。若得配享孝公、惠王之侧,那置奖功罚过之秦法何在?”

这番话一出口,举殿肃然无声。甘茂看着白发苍苍的樗里疾,第一次看到他如此坚决地反对一件事,同样是言语中伤武王,他却不敢驳斥对方,愣是忍着一声不吭,直至朝会结束拂袖而去。

安葬难题解决了,但整肃朝政的事情却是谁也不敢下手。嬴稷又求教于樗里疾,后者却是笑着说道:“急不得,还是等你母后回来之后再说吧。”

嬴稷虽是聪明睿智,但看着一团乱麻的朝局,也不再去多想,只等母亲回来再做安排了。

没过多久,芈月终于回到了咸阳。接下来芈月的寝宫门槛简直要被人给踏破了。先是甘茂,单独与芈王妃会谈了整整一天。接着是魏冉,他与芈月整整说了一个通宵。还未休息多久,芈戎、嬴显又相继前来密谈,直到夜色降临。

第二天又是宗室之人三三两两地前来拜谒,虽然心里对这些人没什么好感,但表面却毫无厌恶之情,也丝毫不见疲态,来了一拨又一拨,却始终笑脸相迎。甚至几日之后连昔日相熟的内侍宫女都过来请求来到太后身边。芈月竟也一一接见抚慰,有的留了下来,没留下来的也给予了一定赏赐。

与此同时,大臣们也开始了夫人外交,他们的妻妾也是来了一茬又一茬。这些妻妾们带着各种礼物,甚至带着儿女们露脸,不谈政治,只唠家常,只求混个脸熟。如此熙熙攘攘好多天后,芈月终于空了下来。

这天,好不容易闲下来的芈月迎来了多日不见的儿子。

“母亲如此拘泥于俗礼应酬,实在令人不解。”嬴稷实在忍不住埋怨道,心里担心母亲累坏身体。

“你何时能解,也就长大了。”芈王妃没有生气,微笑地看着儿子,径自梳拢着长长的黑发,“还有几个人没有来过,得我去看望了。”

“还有人没来过?”嬴稷不禁惊讶了,“这几天母后这里门庭若市,还有谁没来?”

“右丞相樗里疾、咸阳令白山、前军主将白起。晓得了?”

嬴稷反应过来,说道:“樗里疾是年纪大了腿脚不便,白山是不喜欢凑热闹,白起一路护送母亲回来,说的话难道还不够多,来不来又有甚要紧的?”

芈王妃看了儿子一眼:“你懂个甚?这三人才是柱石,一个是宗室元老,两个是军中柱石,若是白氏生变,后果不堪设想。”

嬴稷不以为然道:“此次大事由舅父执掌运筹,丞相兼领上将军甘茂镇守咸阳,此两人才是柱石。白山白起的忠心自然无可挑剔,母后何须担心,不过他们都是听令行事,能有什么想法?”

“稷儿啊,为君者若不能勘透人心,何以为君?”芈太后叹息了一声:“你舅父魏冉文武双全,但秉性刚烈,霸气太过,可靖难平乱,可治国理民,但若他长期秉政,必骄其心,目中无人,到时舅甥离心,对双方都不是什么好事。甘茂者,志大才疏,机变有余而重功利之心,无兵家之才却领受上将军要职,看似权力无边,实则一权难行。否则,他何以要将这场功劳拱手送于你舅公?这便是他的虚荣处,既无根基,又无大才,却总想靠任用有才之士建功立业而彰显自己用人之能,可惜他不是秦王,哈哈!此等人物可维持朝局,却难以有开拓之能。嬴荡下场如何?你又视甘茂为柱石,是想要重蹈覆辙么?”

嬴稷懵逼了,在他的心目中,母亲从来只是个智慧贤良心志坚韧的女人而已。为了儿子的安危,母亲可以惊人的耐心在燕国与众势力周旋。但那是母亲的护犊之情,但现在嬴稷发现,原本母亲极少谈论国事的母亲在政治方面有着惊人的天赋,或者说她根本就是个政坛老手,对人物的剖析非常深刻。

虽然他还是觉得母亲把甘茂说的未免太过无用,因为他不是嬴荡这样只知道好勇斗狠的武夫,又怎会重蹈覆辙呢!不过母亲的话他却不能不重视。想起昔日作为人质的时候,母亲对嬴稷经常冒出来的雄心与见解,都是毫无保留的大加褒奖,让他一度认为母亲就只是一个慈爱的母亲而已,从未想到过她能在国事上有过人见解。现如今却发现母亲不是不懂国事,她只是不想伤害他年幼的心灵,只想让自己像其他孩子那样平平安安地过日子而已。现在命运齿轮已经改变,自己成了国君,再也不能天真幼稚,母亲就开始培养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国君了。

想到这里,嬴稷不禁有些气馁,自己看了那么多书,学了那么多学问,却还远远没有母亲一介女子看的清。不过嬴稷天赋极高,本来就是罕见的少年早成,如何掂量不来其中深浅,仔细思量之后,对着母亲深深一躬:“母亲所言大是,稷受教了。”

“稷儿,咸阳大势初定,目下要务是理清这团人事乱麻。这种开罪于人的事,你就不要出面了,娘替你解决了。待朝局进入正轨,你再去尽情发挥吧。”

“母亲所言,稷所愿也!”嬴稷轻松地长吁了一声,“我还要多读书、多看、多听、多学习,只是让母亲受累了,孩儿心里难安啊!”

芈王妃笑了,亲切地拍了拍少年嬴稷的头:“哟嗬!一朝做了国君,长大成人啦!你是要多读些书,多经些事。你幼时离开咸阳,从没有接受过当国君的教育,对朝局也所知甚少,是要多看看多想想,学会如何做个好君主。你父王当初也是远离国政多年,回到咸阳后跟商君历练了五年国政,才放开了手脚。”

“知道了,稷定然像父王那般沉得住气。”嬴稷说了句令母亲高兴的话,低声问:“母亲以为,从何入手可理乱象?”

芈王妃笑道:“这便开始学了?听着了:釜底抽薪,从宫中开始。”

嬴稷大是愣怔,略一思忖惊讶道:“母亲是说,惠文太后?”

芈王妃点点头:“对,如果没有她的首肯或默认,嬴壮也没办法笼络到那么多元老私兵,她是那些不安分的元老们的指望。有她在,后患无穷。”

嬴稷心中一颤,按照宫中礼法,惠文太后是他的嫡母,芈王妃是他的亲母。虽然秦国不像中原列国那样拘泥,但在名义上还是这样的。况且惠文后一向端庄贤良,对每个王子都是慈爱有加,只是芈月坚持要自己抚养嬴稷,且宁肯离开秦惠王也要陪着儿子去燕国。否则,嬴稷可能也会在惠文后的身边长大了。虽然嬴稷不曾在惠文后膝下长大,但也对惠文后有着母子之情,一听亲娘这么说,顿时如坠冰窟,他意识到心狠手辣的母亲想要干什么了。

芈月她看着嬴稷的反应心里一声叹息,嘴上却非常坚决:“稷儿啊,自古王室无亲情,父子都是如此,何况兄弟和没有血缘关系的名义母子。要成就霸业,便要狠下心来,扫清前进路上的一切障碍,纵然是你的骨肉亲朋,概莫如此。如果妇人之仁,那么失败的一定是你自己。”

“娘……”嬴稷不由自主地一抖,喃喃道,“大父孝公,不是威严与仁慈并存么?”

芈月冷笑道:“你是这样想的?你伯祖当年以左庶长爵位掌秦国兵权,为人正直但心胸狭窄,以自己在国中的威望有力的支持了孝公用商鞅变法,但他因纵太子犯法而受劓刑,你大父可是丝毫没念兄弟之情。你父王更不用说,车裂商鞅,用亲生儿子做人质。为了你更快的成长,我不得不告诉你一个事实:‘王座是用鲜血浇灌出来的’!”

嬴稷被母亲的话雷的无以复加,这完全跟他所受到的教育相悖。良久过后,嬴稷才终于长长呼出一口气平静地说道:“母亲是说,为君者必须铁石心肠,才能建立帝王功业,否则只有碌碌无为甚至成为一个昏君。”

“你知道就好!”芈月不吝夸赞的说道。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