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雷霆一击 > 第1122章 满蒙合流

轰隆~

阴云密布的天际,伴随着一道电闪出现,不多时闷雷声骤响,瓢泼大雨倾泻而下,雨落在草地上,河流中,置身于此间,给人一种极强的压迫感。

“哒哒~”

“收旗!”

“快点!”

“嚯嚯!!”

潢河畔,一眼望不到尽头的连营,此起彼伏的声响不绝,空中鸟瞰下,看似杂乱无序的帐篷,顺着河畔与地形扎着,实则这些帐篷、寨墙、土坡等构成了分明的连营区,而在这些连营区的核心,一簇簇白在行进着,而在白的外围,是不少骑兵操着鞭子在驱赶,这就是游牧民族最大的特性。

特别是对外发动战争时,他们会携带各种奶制品,肉干,还会驱赶大批牛羊与母马,以满足作战时期的需求。

而在这潢河畔的连营,中间有着一条通道,这又使连营分为左右两翼,居左的是以虎墩兔憨为首的蒙古大军,居右的是以黄台吉为首的八旗大军,相较于左翼的连营,位处右翼的连营要更具章法些。

“娘的!!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雨幕治下。

右翼连营,某处区域。

汉军两黄旗主帐。

多铎愤怒的声音响起。

“都六月了,这仗到底是怎样打的!!”

多铎怒目圆睁,紧攥刀柄看向多尔衮,“明狗想跟咱们耗到底,咱们就跟他们耗下去啊,为什么就不能展开反击啊!!”

“十四哥!!你倒是说句话啊!!”

讲到这里,多铎朝多尔衮走来。

尽管连营挨着潢河畔,可身上那股子臭味,叫多铎都觉得恶心,草原的变化很大,说下雨就下,说天晴就晴,关键是这风不知何时吹起来,何时停下来,缺少药材的补充,使得洗澡这等事竟然成了一种奢侈。

而面对多铎的质问,多尔衮根本就没有理会。

在他的心底,始终是有个根节的。

那就是在库伦一带的战事。

尽管此战过去很久了,可每每静下来时,多尔衮就会不由自主的想起这一战,金士麒这帮明将叫他难以忘怀!!

“十四哥!!”

见多尔衮不言,多铎不满的皱眉道。

“反击?”

多尔衮动了,看向多铎道:“你来告诉我,究竟要拿什么来反击?明军控制着敖汉、奈曼、库伦等部,一步步的逼着我八旗劲旅,跟虎墩兔憨所领大军,朝潢河一带汇聚,这代表着什么,你难道还看不出来吗?”

“熊蛮子他们想逼着我们跟他们决一死战!!”

“那就跟他们战!!”

多铎瞪眼道:“难不成我八旗劲旅还怕他们不成?”

“是不怕。”

多尔衮嗤笑道:“可跟明军经历的大战,又有哪一场真的打赢过?虎墩兔憨这边就不说了。”

“自在察罕浩特打过几场大战后,所部麾下就损失不小,按常理来讲,既然打赢了,那就该乘胜追击才对,可偏偏明军没有这样干,为什么?”

“还不是不想叫虎墩兔憨率领残部西迁吗?”

“只要不西迁,那叫虎墩兔憨苟延残喘也不是问题,毕竟作为蒙古大汗,尽管虎墩兔憨的威望在漠南,没有想象的高,可真要去了宣大塞外,会发生什么事情,这是谁都说不准的事情。”

多铎沉默了。

这些他是知晓了。

而且他还知晓,在察罕浩特爆发大战之前,明军还跟敖汉、奈曼两部展开大战,那一战叫察哈尔部最重要的两个鄂托克伤亡惨重,当然了,敖汉、奈曼两部领主及一众台吉,对虎墩兔憨并不是很认可。

可不管怎样讲吧,这损失的还是察哈尔部的实力啊。

也是从那一战后,曹变蛟、孙可望、马祥麟这帮武将之名在草原传开,尤其是曹变蛟那更是传的神乎其神。

“而我军呢?”

见多铎如此,多尔衮冷笑起来,“当初汗王为何在科尔沁一带鼓捣些事情,继而吸引到大明注意,从根上来讲,不就是为了能破袭朝鲜吗?”

“可结果呢?”

“阿敏、莽古尔泰他们损失惨重,而派去破袭的队伍,还被毛文龙、刘兴祚他们给联手围攻了。”

“朝鲜非但没有去成,相反还损失了不少精锐。”

“也是因为这样,使得我军现在一步步朝潢河一带靠拢,不这样做的话,毛文龙、刘兴祚所统大军,还有辽东沿边的大军,就会朝盛京(哈尔滨)一带威逼!!”

“这就是熊蛮子最狠辣的地方,既然都撕破脸了,那就看谁能扛到最后,谁能撑到最后,为了这些,我八旗先前积攒的那些家底,全都投到了前线战场上来。”

讲到这里,多尔衮紧攥双拳。

对于多尔衮来讲,他还从没有打过这种仗,八旗劲旅的作战,往往讲究的就是效率,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寻到敌军主力,想方设法的将他们给解决了,继而寻求最终胜利,这才是八旗劲旅常做的。

毕竟拉锯战,八旗根本就打不了多久。

家底太过薄弱了。

当初的萨尔浒之战,八旗之所以能取得胜利,那就是集结优势兵力,依托地势地形,还有恶劣的环境,借助战前刺探到的军情,继而对进犯的大明军队逐一击破,在一次次的大战中,固然会存有一定的消耗与损失,但只要能战胜遭遇的明军,那就能缴获大批钱粮、军械、火铳、火炮,也正是靠着这些,才最终使得八旗取得最终胜利。

萨尔浒之战后,使得辽左周遭的形势易型了。

“那我军接下来怎么办?”

沉默许久的多铎,皱眉看向多尔衮,“难不成就这样待在潢河一带,要知道这段时日,明军的调动是很频繁的啊。”

“等。”

多尔衮双眼微眯道:“汗王跟虎墩兔憨的会晤,只要能达成了,双方就能联起手来,共同对抗明军了。”

因为过去一系列的战事,使得黄台吉在八旗的威望,遭到了不小的打击,甚至这之中还发生了不少事。

但随着形势的愈发紧张与危急,八旗的那些骚乱,很快又平息了下来,很多人都看出来了,出战的大明军队,摆明就是想拖死他们,耗死他们。

如果说跟大明的这一战,不能取得胜利的话,那么八旗不止会丧失科尔沁,更会丧失北迁以来夺占的土地,真到那一步,八旗距离倾覆还会远吗?

……

“来喝!!”

“喝!!”

帐外的雨下的很大,可左翼大军中军汗帐内却热闹极了。

不少蒙古将校与八旗将校在一起喝酒。

马奶酒是一碗碗的喝。

坐着的黄台吉,看到眼前这一幕时,眉头紧锁着,眼前这帮将校看起来很豪爽,可实际上他却看出了畏战的苗头。

想想也对。

从漠南这一带起风波后,小战连着大战就没有停过,各方混战与冲突,也交替在这片广袤的草原上演着。

明军打到现在,兵力是越来越多。

以内喀尔喀、喀喇沁为首的部落,因为过去所打的一场场战事,使得他们最终成为明军麾下的先驱奴从!!

黄台吉紧攥着酒杯。

在他的内心深处有着很深的悔意,如果当初没有做此决断的话,或许就不会有眼前的尴尬境遇了。

但是这世上没有后悔药可吃。

黄台吉比谁都要清楚,潢河一带,作为三方皆挑选的最终战场,想要改变当前的境遇,那就只有在此地笑到最后才行。

可在黄台吉的心底并没有太大的把握。

因为他面对的对手,不止是熊蛮子这一个,还有洪狐狸!!!

而最为关键的,是在他们之后,是整个大明的全力支持。

即便是在隆冬之下,八旗与蒙古出现不少冻死冻伤的情况,但是明军这边却很少,源源不断的御寒之物,一批批的运往明军各处。

关键是大雪之下,明军转运的效率还提高不少,丝毫没有受到大雪的影响。

马拉雪橇,这被明军给玩出花样来了。

尽管说这一产物,也被八旗与蒙古利用起来,但是跟明军的制造能力比起来,那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战争一旦爆发,对于参战的而言,除了对前线大军是考验外,而更大的考验,其实是动员能力,还有战争潜力。

别看漠南的仗打到现在,大明中枢的确在开支方面有些吃力,但是各种资源的调派,却是从来没有断绝过。

毕竟战争的到来,就伴随着财富的聚集。

如今在北直隶、辽东一带,不知云聚着多少商贾,而在沿海的港口,一批批的海商不断汇聚离开……

这就是属于大明的割裂。

看起来有问题的地方不少,甚至东南那边的形势变化极快,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一些群体发财。

大明的人太多了。

当旧有群体被时代一点点淘汰之际,必然会有一批批新兴群体涌上来,去占据他们的位置。

而朱由校所要做的就是在洗牌。

当旧的被新的取代,新的就会成为旧,在这一周期下,一个阶段的改革就要向新的层次迈进了。

“火炮必须要给!!”

虎墩兔憨的声音响起,打断了黄台吉的思绪!

“想要联起手来,可以。”

醉醺醺的虎墩兔憨,那双冷眸盯着黄台吉岛:“大金必须要给本汗一批火炮,这火炮不能低于三百门,这样的话,我蒙古铁骑才能顶住明军的火炮攻势……”

黄台吉的眉头紧皱起来。

他知道虎墩兔憨会狮子大张口,但是叫他没有想到,虎墩兔憨居然会要这么多。

在过去的交锋下,出战明军各部所展现出的火炮攻势与打击能力,不止叫黄台吉始料不及,更叫虎墩兔憨始料不及。

特别是虎墩兔憨,明显是被打蒙了。

在察罕浩特的战事,是虎墩兔憨至今都不愿回想的。

他至今都想不明白,为何仗会打成那样啊。

也是那一战后,虎墩兔憨的心气啊,被彻底的打碎了,但凡有选择的话,虎墩兔憨早就领着麾下离开这里了。

但是他根本就跑不了。

“如果是那样的话,我八旗需要战马!”在虎墩兔憨的注视下,黄台吉眼神凌厉道:“即便是结盟也要讲究诚意才行!!”

“就当前的形势而言,察哈尔也好,八旗也罢,除非真正联起手来,才有战胜大明的一线生机,本汗已想不到别的了。”

二人的对话,叫原本拼酒的诸将,此刻都停了下来。

“五千!”

在道道注视下,虎墩兔憨伸出手,看向黄台吉道:“这是本汗能拿出的所有了,你也说了,只有联起手来,才能战胜大明。”

“如果说本汗所领的大军,真要跟明军交战下溃败了,那你领的八旗劲旅,难不成能战胜大明不成?”

对于虎墩兔憨来讲,他至今都不敢去想,曾经是死敌一般的存在,如今却聚在一起商榷怎样联手。

这在虎墩兔憨看来时何等的可笑啊。

曾经,他可是压着八旗打的。

可现在呢。

经历的事情多了,使得虎墩兔憨曾经想恢复黄金家族荣光的壮志雄心,不知不觉间竟然也被打破了。

“可以!”

黄台吉沉默了许久,咬牙道:“火炮,本汗可以给你,甚至本汗可以给你一支操控火炮的队伍。”

“但是接下来跟大明的交战,你必须要听本汗的,这一战如果不好好打的话,那……”

讲到这里时,黄台吉再度沉默。

虎墩兔憨阴沉着脸。

此间的气氛微妙起来。

谁都没有想到,黄台吉居然敢提这样的要求,而聚在帐内的八旗将校,在听到自家汗王要提供一支队伍时,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正是汉军两黄旗!!

这倒不是黄台吉想打压多尔衮他们,实则是在过去的交战中,唯一他们做到了,在面对明军攻势下,能够减少伤亡的撤离。

如果说是在过去的话,黄台吉肯定是会打压的,但是现在啊,黄台吉根本就不会这样想的,因为这打压的不再是多尔衮他们,而是他能倚仗的底气了。

有些事,环境变了,做与不做也就会跟着变,这就是现在黄台吉的处境。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