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雷霆一击 > 第1123章 熊洪联手

战争一旦发动就不是想停就能停下的,尤其是牵扯到国运的战争更是如此了,起初漠南之战的打响,是为阻止虎墩兔憨率部西迁,打击建虏会盟嚣张气焰,使虎墩兔憨有决心与建虏持续征战。

但是随着战局的深入,特别是一些突发状况的发生,最终演变成大明硬撼游牧、游猎两大族群的战争。

战局既然这样演变,对大明皇帝朱由校而言,他必须要打赢这一战,此战大明一旦获取胜利,不仅会解决掉虎墩兔憨、黄台吉两部势力,更能使泛东北地区,漠南地区处在大明威慑之下,自此上述地区的秩序将逐步趋稳!

关键是理藩院所谋盟旗制度,会伴随着战争的持续深入,在一场场战事下获取胜利,使得漠南地区将逐步推行该制。

在朱由校看来,想要彻底解决来自草原的威胁,就必须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入手筹建起一个完善制度。

原有时间线上,清朝在草原奉行的盟旗制度、持续减丁、推动教派等措施,朱由校觉得是极好的。

而在这一基础上,大明将增扩草原贸易规模,以此来使草原与大明能更紧密的联系到一起。

随着集约型手工制造业的发展,以羊毛为核心的纺织产业,已经在北直隶、辽东拥有一定的规模与体量,既然有这方面的需求,那为什么不能叫草原各部畜养牛羊等牲畜呢?此事真要能促成的话,既不会侵占大明农耕田,又能使草原变得繁荣起来。

这就跟在藩属朝鲜种植棉花是一个道理。

以大明作为绝对核心,在周遭地区培育与发展起一个个原材料供应产地,继而通过陆贸与海贸,将这些原材料流向大明,继而依托超越该时代的生产技术与生产力,来制造出各类商品货物,然后再通过陆贸与海贸对外售卖。

这样一来的话,大明就抓住一条条命脉,关键是这些产业做起来,还能使大明治下子民谋取新的出路,而非单一的捆束在种地这一项产业上。

在朱由校的眼里,单一靠茶叶、丝绸、瓷器等物,继而使大批金银流通进大明,这对大明并非是什么好事。

毕竟财富是靠劳动创造出来的。

流通进来的金银多了,但与之锚定的东西却很少,这不可避免的会造成通货膨胀,而当这一体量达到一定规模,这是对大明百害而无一利的。

这也是朱由校为何要打仗的原因。

因为想要实现上述种种,必须要先征服对应的区域,不然生活在这区域内的群体,是不会乖乖听话的。

漠南之战是这样。

南洋谋势是这样。

今后大明会涉足更多的地方,有效依托大航海这一浪潮,来构建起以大明为核心的体系构架。

雨一直在下。

潢河一带。

明军阵线。

“漠南的仗不能再拖了。”

中军帅帐。

熊廷弼负手而立,盯着眼前高悬的舆图,眉头紧锁道:“这几个月,从御前派来的内参你也都看过了。”

“尽管我朝已行战时机制,内阁这边对过去试行的新政,正不断地扩大施行范围,一些新政也取得了对应的成效。”

“不过中枢的压力太大了。”

“东南诸省闹腾成那样,东番乃至是南洋也要整肃风气,西北的局势很是微妙,漠南的仗要拖下去,中枢财政只怕是要崩掉的。”

“是啊。”

洪承畴面露感慨道:“通过战争是能转移部分矛盾,但是有些矛盾啊,不是仅靠战争就能转移的。”

“别的不说,单单是税改、盐改、摊丁入亩这些新政,想要在我朝北方诸省铺开,这必须要杀一批人才行。”

“可是今下呢,能调动的军队都调动了,余下拱卫京畿的军队,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是不能擅动的。”

“毕竟北直隶的安稳,是今下必须要确保的,一旦北直隶也出现乱子,那紧接着辽东、山东、河南等地会跟着出乱子。”

熊廷弼点点头道:“在改革这条路上,陛下说的没错,没有绝对的意志与信念,是无法将大明从倾斜的轨迹上拽回来的。”

“现在我朝迫切需要的就是一场大胜!”

“有了这场大胜,中枢面临的压力会缓解,地方的动荡会削减,别的不说,单单是西北那边,必须要安稳下来才行。”

“如果西北到最后还是乱了,那咱们先前拼死拼活在漠南一带,在泛东北一带,所做的那些到底是为了什么?”

“没错。”

洪承畴赞同道。

经历过战争考验的熊廷弼、洪承畴二人,比任何人都要清楚一点,西北一旦生乱的话,这对大明的损害太大了。

西北太贫瘠了,根本就供养不了大规模军队打仗。

一旦西北出现骚乱,中枢要派兵镇压的话,必须要从其他地方调派钱粮,单单是这沿途的损耗,都是极其惊人的。

而要是战争周期长了,那损失就更难以估量了。

而这些损耗,如果能用到治理黄河、运河、淮河等水系上,能用到集约型手工制造业发展上,能用到卫所裁撤上等等,这对大明社稷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如今的态势,虎墩兔憨、黄台吉被我军逼迫着汇聚到潢河沿线。”熊廷弼沉默许久,才伸手指着眼前舆图,语气低沉道。

“而围绕这一核心区域,在阿鲁科尔沁、乌蓝布通峰东西两翼,也聚集于不少的蒙鞑与建虏。”

“以上述整体格局为根本,我军对此也进行了调整与布防,如何打好这一仗,就成为关键所在!!”

“这一仗不好打啊。”

洪承畴眉头微皱,讲出心中所想许久的话,“在过去的对峙与冲突下,被我朝军威震慑的草原部落,是有一些投效到我军麾下充当先驱。”

“不过虎墩兔憨在漠南一带的影响力,黄台吉在科尔沁一带的影响力,还是有一定基础的。”

“这也使得这一带云聚的部众很多,这场跨度如此大,集中且分散的战局,对于我军的考验是极大的。”

对于洪承畴所忧,熊廷弼怎么会没有想到呢。

尽管在过去啊,熊廷弼多数时间是跟建虏交战,但是在纰漏辽东一带的草原各部,他过去也是没少打交道的。

草原想维系十余载,甚至更久的和平,就必须要爆发一场大规模交战,以此来震慑住草原各部。

但话又说回来。

草原太辽阔了,关键是险要之地极少,特别是城池很少,这就使得战场上的局势一旦不利,那是能够脱离战场的。

你想一战歼灭很多敌人,这是极其困难的事情。

在草原,更多是低烈度的冲突,还有区域战争,也正是这样,使得草原很多时候是处在混乱下的。

尤其是天灾降临,为了生存,势力较大的部落,就会对周边弱小部落展开征战,而一旦凝聚成大的部落联盟,那草原常做的事情就是南下!!

长城防线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没有长城作为屏障,以此来延缓草原南下的攻势,那么这漫长的边境线上,将会成为南下诸部的后花园。

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

而有了长城作为屏障,或许南下队伍会突破防线,可是一旦中原王朝反应过来,就会依托防线展开攻势了。

尤其是在北直隶一带,与草原接壤的地形太复杂了,一些险峻之地,如果要落入草原异族之手,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所以在朱由校的内心深处,一直想增扩北直隶的辖地,至少承德、多伦等地,纳归到北直隶辖地才行。

这样围绕京城的战略纵深才能足够宽广。

当然这样一来的话,北直隶就需要得到制衡,不然北直隶督抚的权势就太大了,所以就有了析出的直隶天津府!

今后以京城为首的顺天府,这也要从北直隶析出来的,这两府的政治地位,是跟承宣布政使司是同一级别的。

“虎墩兔憨交给我来打吧。”

在沉默了许久后,熊廷弼开口道:“以潢河一带的蒙鞑主力,以及分散在这沿线至乌蓝布通峰一带的蒙鞑,交由我来打。”

“那黄台吉就交由我来打。”

洪承畴沉默刹那,开口道:“不过想促成此事,我军还要下些功夫才行,毕竟在过去的征战下,已经使得两部的胆气被吓破不少。”

“关键是虎墩兔憨、黄台吉他们已然会盟,只怕在这前后啊,他们已经达成了某些共识了。”

“对于他们来讲,合兵与我军展开交战,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但要是分兵来打,那就真说不准了。”

“这东西,我在行。”

熊廷弼咧嘴笑道:“过去这段时日,虎墩兔憨的心思啊,老子是揣摩透彻了,这就是个有野心,但没有魄力的家伙。”

“这样的人,居然是蒙古大汗。”

“要是铁木真还活着的话,肯定会被气到蹦出来的,想光复黄金家族的荣光,却总想干着捡漏的事,天底下哪儿有那么多的好事上赶着找他啊。”

洪承畴露出无奈的表情。

口直心快,这就是熊廷弼的特性。

但也恰恰是这样,使得在跟异族交战下,往往能叫异族损失惨重,这也就有了熊蛮子之称。

已经死掉的努尔哈赤,可不止一次叫嚣着想将熊廷弼生吞活剥了,可惜这也只能算是美好愿景了。

“对了,鉴于此战的重要,我想将奉旨出战的天子亲军,悉数都划拨到你麾下去。”在洪承畴感慨之际,熊廷弼伸手道。

“先前出战下,第八、第九两军伤亡不小,尽管在过去数月补充了一批,但跟建虏主力交战,还是要稳妥一些才行。”

“曹变蛟这帮虎驹,经过先前的历练与磋磨,已然是有虎将之风了,把他们调到你麾下去,我这心里还算安稳些。”

“不行!!”

洪承畴皱眉道:“把勇卫营、虎贲军等部调来,那督堂这里怎么办?要知道虎墩兔憨麾下的兵力……”

“嗐,虎墩兔憨没有黄台吉那股子狠劲儿。”

只是洪承畴话还没讲完,就被熊廷弼摆手打断了,“靠现有这些军队,跟虎墩兔憨他们斡旋,对老子来讲足够了。”

“反倒是黄台吉,老子就从没有放下过心,这家伙狠起来,是什么事都能做出来,都干做出来的。”

“这次漠南会战能否取胜的关键,还是在于能否重创建虏八旗,能否将黄台吉给擒杀了。”

“对漠南之战,陛下没有说过别的,唯独对黄台吉这个人,虎墩兔憨只能算半个,他俩必须要擒杀掉,不然漠南一带的安稳持续不了多少年。”

过去针对漠南之战,远在京城的朱由校,没有过多的干预熊廷弼、洪承畴他们,毕竟前线的仗怎样打,那不是靠后方来预判的,这是前线时不时的在变动下,前线主帅进行大量分析后决断的。

京城距漠南何其远。

如果靠遥控指挥的话,只怕漠南的仗早就结束了,不过这多半是以明军惨败而落下帷幕,而这可不是朱由校想要的。

既然选择熊廷弼、洪承畴他们,那就必须要给与绝对的信赖才行,哪怕这前后消耗的多一点,但只要仗能打赢,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毕竟等仗打完了,仅仅是战争缴获,还有后续根植草原的种种获益,足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将这些损失找补回来。

见熊廷弼态度如此强硬,洪承畴也不好劝什么,只是在洪承畴的心底,却在思索着究竟该怎样对战黄台吉他们。

正如熊廷弼所说的那样,如果能将黄台吉所领八旗打败,那么虎墩兔憨所领草原大军,就根本坚持不了多久。

不可否认的一点,建虏奉行的八旗制度,还是很高效的存在,至少要比草原这边奉行的要高效。

只是这样一来,在洪承畴迎战建虏之际,熊廷弼这边会承受极大的压力,别看熊廷弼没有讲出来,但是洪承畴是能感受到的,可这些话他却不能讲出来……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