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稷。
《三国志·毌丘俭传》中记载:父稷,建安中为骑将,有勇力。钦少以名将子,材武见称。
所说史料中记载的内容颇少,但其子文钦能够被称为“名将子”,说明文稷在汉末的战事中颇为耀眼,他应该曾为曹操立下过不少功劳。
而此刻,袁隗在为新朝搜寻人才的过程中,一下子选中了文稷,也足以证明袁隗识人断物的本事,绝对不容小觑。
若是给他足够多的时间,豫州新朝或许还真有可能逐渐站稳脚跟,甚至成为连王昊都难以撼动的恐怖存在。
毕竟,豫州乃是中原之腹,人口极其稠密,而人口代表的则是钱粮、兵马,在乱世之中,这些才是决定国力强弱的根本。
文稷收到消息,立刻飞马赶往丞相府,面见袁隗:“末将文稷,拜见丞相,不知丞相召末将前来,所为何事?”
此刻的袁隗正负手立在悬着地图的木架前,招手示意文稷上前:“文将军,且上前来,某有要事与你相商。”
“诺。”
文稷颔首点头,随即走到袁隗身侧,抬眸望向地图。
对于朝廷正在发生的战场,文稷自然是心知肚明,不过当他看到悬着的地图时,眉宇还是不受控制的皱了起来。
原因很简单,这地图不是兖州、青州、司隶的地图,更不是并州、冀州的地图,而是隔壁南阳的地图。
难不成......
王昊的手竟然能越过司隶,染指到南阳?
别说是文稷不相信,恐怕随便拎出两个路人来,也不会相信。
面有惑色的文稷下意识开口询问道:“丞相,您这是......”
袁隗吐口气,轻声解释道:“适才皇甫将军来信,要朝廷小心提防南阳。”
“南阳?”
文稷一脸的懵逼。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南阳这个点是皇甫嵩提出来的。
最为重要的是,皇甫嵩乃是将门之后,真正的兵法大家,他若是提出来,十之八九,南阳是会出问题的。
可文稷绞尽脑汁也想不到,南阳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情?尤其是对于今天的战局,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显然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地方啊!
“没错。”
然而,袁隗却是极其肯定地点了点头:“按照皇甫将军的猜测,王昊始终没有强渡河水,攻入兖州,是在等一支奇兵。”
“一支奇兵?”
文稷愈加好奇,眉头皱得更高。
与此同时,他大脑飞速旋转,企图思考这支奇兵是如何杀到南阳的,以及到南阳的目的是何,又如何扰乱整个战局。
不过......
袁隗也懒得给文稷思考的时间,当即给出答案:“王昊曾经征讨过凉州的叛军,马腾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
“如今,董卓已经战死,关中、凉州的兵马尽皆以马腾马首是瞻,保守估计兵力不下五万人,若是其走武关道杀入南阳,轻而易举便可威胁到朝廷。”
嘶—!
文稷不自禁倒抽一口凉气,眼神又惊又惧。
显然。
不论是从合理性上,亦或者是战术效果上,这样的进攻的确是直击要害,一旦战略实施成功,前线的兵马必不战自溃,回防豫州。
如此一来,黄河这条战略防线顷刻间便会分崩离析,而王昊则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强行渡过黄河作战,届时他的骑兵必将成为中原王者,所向披靡。
一念至此,文稷额上沁出一层细密的汗珠,喉结强有力地上下翻滚,惊惧之状竟是愈演愈烈,溢于言表,难以遮掩。
“王昊此贼,果然好心计。”
文稷沉吟良久,终于忍不住吐槽道。
“是啊。”
袁隗长舒口气,冷声言道:“此计若成,朝廷危矣!南阳郡守袁术虽有兵马,但绝非是马腾的对手,必须要将军这般能征善战的猛将,方才保卫南阳。”
文稷当即欠身拱手,铿锵言道:“丞相放心,末将必定坚守武关,绝不放一个关中骑兵,杀入南阳,否则必提头来见。”
“好!”
袁隗大呼一声好,饶有兴致地打量着文稷:“文将军,朝廷不仅需要皇甫嵩、朱儁这般老将,更需要年轻一代的将军,来撑起朝廷的脊梁,否则将来难以与王昊抗衡。”
“此一战,你若是能立下战功,袁某必亲自向陛下请功,拜将封侯,绝不在话下,还请将军放心作战,全力以赴。”
文稷再次拱手,表态道:“末将必不负丞相厚望。”
袁隗拍了拍文稷的肩膀,满意地点点头:“既如此,速速回去准备吧,尽快赶往南阳,我已经派人通知公路,让他全力配合你,死守武关。”
“诺!”
文稷应声承诺,旋即豁然转身,离开大殿。
望着文稷离开的背影,袁隗暗暗松了口气,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王昊啊王昊,我倒是要瞧瞧你,如何才能破了我的防线。”
*****
一望无垠的大海之上,蓝天白云相接,海鸥齐鸣,清脆悦耳。
成百上千艘战舰密密麻麻地点缀在蓝色的大海上,飘扬的旌旗遮天蔽日,迎着海风,发出扑噜噜的声响。
公孙康站在正中一艘巨舰的甲板上,眺望着视野尽头处的海岸,激动的整颗心都要跳出来,彷佛连此刻的呼吸都是甘甜的。
“子义兄快瞧,那里应该便是你的家乡东莱郡吧?”
公孙康抬手指向前方凸出来的海岸线,延绵起伏的山体好似身披绿衣的仙女,正扭动着婀娜的身姿,令人赏心悦目。
“嗯。”
一个身材矫健,气宇轩昂的男子,昂首望着那片熟悉的土地,肯定地点点头:“没错,那里便是东莱郡了。”
他叫太史慈。
青州东莱郡人士,多年前渡海赶往辽东谋生。
后来王昊在辽东成立海军,太史慈便报名前往应征入伍,经过与海寇的不断厮杀中,从一个小小的海兵,逐渐成长为校尉,乃是公孙度帐下的第一猛将。
此次,公孙度派出儿子公孙康,前来青州偷袭新朝东部战场的后路,青州出身的太史慈因为熟悉地形的原因,成为公孙康的副将,与之一同前来。
公孙康赶忙拿出地图,仔细对照,饶有兴致地道:“怎么样,子义兄,好不容易回来一趟,要不要去拜见老娘?”
太史慈是军中出了名的孝子,有时因为思念母亲,还会暗地里偷偷抹眼泪,这些事情公孙康非常清楚,因此决心在东莱郡登陆,顺便成全其孝顺之心。
“少将军!”
太史慈赶忙把手一拱,极其郑重地道:“末将在辽东多年,虽然思念母亲,但却不能因私废公,末将建议还是从乐安国登陆,这样能更快杀奔平原,抄袭贼军后路。”
“至于母亲......”
言至于此,太史慈略显遗憾地吐了口气:“等打完仗,末将再回去探望也不迟。”
公孙康饶有兴致地打量着太史慈:“哦?子义兄,你当真是这么想的?”
太史慈肯定地点点头:“没错!正是如此。”
“善!”
“甚善!”
公孙康敬佩太史慈。
不单单是因为他的武艺,更是因为他的孝心,但是今天,太史慈再次重刷了公孙康的认知,对于他能以大局为重的心态,给予高度的评价。
太史慈长舒口气:“最为重要的是,从东莱郡登陆,战线拉得太长,一旦让敌军得知情报,那么我军突袭便失去了意义。”
公孙康颔首淡笑,轻声道:“子义兄所言极是,不过你放心,贻误战机与否,无关紧要,主公给的军令上,对此根本没有要求。”
“临行前,家父曾言,主公乃陆战之王,只要咱们登陆青州,消息传到前线,前线必然崩溃,届时主力大军自会强攻,从而鼎定胜局。”
“所以......”
公孙康的声音略微拖长,唇角绽出一抹淡笑:“放心吧,你即便回乡探亲,也不会影响最终的结果,就更不必说贻误战机了。”
太史慈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
公孙康淡笑:“怎么,终于想通了?”
“嗯。”
太史慈点点头:“的确想通了,怪不得......”
公孙康皱了皱眉,被太史慈的戛然而止勾起了好奇心:“怪不得什么?”
太史慈的神色略显尴尬,搔了搔脑袋:“呃.....这个......能不说吗?”
公孙康眼神激变,盯着对方:“嗯?子义兄,你是不是不把我当兄弟?”
太史慈赶忙狡辩道:“没有!咱们是兄弟。”
公孙康吐槽道:“那你还不赶紧说?”
“这......”
太史慈吞了口口水:“你当真要听?”
公孙康瞪眼:“废话。”
太史慈无奈地吐口气:“但你不能生气。”
公孙康嗯了一声:“当然。”
无奈之下,太史慈只能和盘托出:“我此前便在好奇,此次出海征战,乃是咱们海军的首战,公孙将军缘何不亲自带队。”
“现在看来......”
太史慈的声音略微拉长,给足了公孙康思考的时间。
公孙康起先也没听懂太史慈的话外弦音,但片刻后,他恍然大悟,当即操起拳头,冲着太史慈的胸膛便砸了过去:
“好你个太史慈,竟敢小觑本将军!”
“岂敢!”
太史慈赶忙闪躲,随口解释道:“末将只是突发奇想而已,少将军切莫介意。”
公孙康气得满脸胀红,撸起袖子,怒气冲冲:“好啊!今日我公孙康便要你太史慈好生瞧瞧,我公孙康是不是个窝囊废!”
太史慈闻言一愣,摇头摆手道:“少将军,天地良心呐,末将从来没说您是窝囊废,只是此战不在乎结果,咱们只是疑兵,起到恐吓作用。”
“至于公孙将军......”
太史慈灵机一动,解释道:“末将猜测,他一定是想让您长长见识,这才派您出来,您可切莫胡思乱想啊!”
“晚了!”
公孙康眼珠子一瞪,狞声道:“我已经胡思乱想了!传令下去,全军立刻转向,不在东莱郡登陆,改在乐安国登陆。”
传令兵欠身拱手道:“诺!”
旋即。
红绿旌旗在空中摇晃,桅杆之上的传令兵收到将令,立刻挥舞起令旗。
不多时,乌泱泱一片的战舰群,竟然有条不紊的转变了方向,直朝着乐安国,缓缓前进。
公孙康握紧了拳头,眈眈虎目瞪着太史慈:“子义兄,难得你能以大局为重,既如此,本将军便成全你,从乐安国登陆,直扑贼军后方,杀他个措手不及。”
太史慈面颊上的肌肉不受控制地抽动了两下:“少将军,你来真的?”
公孙康极其郑重地点点头:“当然!我要让父亲瞧瞧,让主公瞧瞧,还有全军将士瞧瞧,我公孙康绝非是混吃等死的少将军。”
“此一战!”
公孙康雄心壮志,在此刻直接被激发出来:“不管是疑兵也好,亦或者是恐吓也罢,乃是我海军的首战,就必须打出我海军的威风!”
太史慈面色略显尴尬,但内心却是狂喜,实际上,他是故意如此,想要激怒公孙康,发挥出海军的优势,因为只有这样,海军才算是真正进入了主公的视野:
“少将军威武!末将太史慈,必全力以赴,杀敌建功,报答将军。”
“嗯。”
公孙康拍了拍太史慈的肩膀,充满期待地道:“子义,别人不知道你的能耐,但我公孙康却是心知肚明,那个赵云有什么可狂的,竟然可以指挥白马义从。”
“我告诉你!凭你的一身武艺,尤其是例无虚发的箭术,只要能入主公法眼,将来必定能凌驾于赵云之上。”
赵云从一个小卒,被提拔成统帅白马义从的主将,甚至还颇为主公器重,他的例子已经在全军传开,但凡有点能耐的将校,全都以赵云为榜样,想要成为第二个赵云。
当然!
太史慈同样不例外。
只不过,他虽然在打击海寇中骁勇善战,屡建奇功,但却始终没有进入主公王昊的视野,在公孙康的眼里,这便是太史慈不如赵云的地方。
“你只欠一个机会!”
公孙康极其坚定地言道:“而此一战,便是你太史慈名扬天下的时刻!”
太史慈欠身拱手:“末将多谢少将军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