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大明浮生记 > 第二章 我是谁

此时正是二月,天气渐暖,为避开冬季运河结冰,来自江西、湖广等南方省份的大批漕粮经大运河正运抵京师。二月的天,亮的很迟,但夜空中冒出来的星星告诉忙碌的人们今天是个好天气。

等城门一开,因大雪被阻了几日的粮车大队,在运丁和力夫的吆喝声和鞭子下缓缓往城门涌进来。从朝阳门入,经思城坊的南水关,过黄华坊的牌房胡同,再转方家园,最后入禄米仓。

牛哼驴叫,粪土横飞。没多久,本来被大雪覆盖成洁白色的道路,变得泥泞不堪,黑灰破败。天色也慢慢在车轱辘碾压冰渣子的声响中亮了起来。沿路的不少屋子也开始冒起了热气,一些商家门板也摘了下来,有的直接就在路边搭上早点铺子,散发着烟火的香气。

十七世纪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大明朝都城北京城,就在夹着恶臭和香气的喧闹声中被逐渐唤醒。

日上中天,牌房胡同中,打一个小巷子钻出两位头戴四方巾,身着素色海清服的文士出来。二人手提着衣服长摆,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在泥泞的道路上。

其中年轻一些的,约摸三十来岁。脚下一打滑,走了个趔趄,一排泥点甩在了大褂上,回头抱怨道:

“这周方圆太不是东西。你我二人当日也算救他一回,今日问他这个不言,问他那个不语。我等亦是关心他,他倒好,装傻充愣起来。”

走在他身后的是年莫四旬的中年文士,身长近五尺,拖着半尺美髯。闻言抬手道:

“地太滑,守之贤弟慢点走,等等我。“接着略带惋惜的说道:

”方圆贤弟十六岁中凤阳府府试第一,十九岁就摘得南直隶解元,乃千古少有的少年俊才也。正是少年得意时,不想遭此劫难,难免意气消沉了一些。我等理当多谅解一些。”

“小弟不过一时气他不知趣罢了。那日文昌槐旁人挤人,我一路背着他小跑到了磨坊胡同才雇到了轿子,累出一身大汗不说,还污了一身新衣。”

“方圆贤弟不过弱冠之年,此次大比就算失了机会,他日再战便是了,以他之才终有一日必高中。再说去年南京乡试他何等荣耀,大涨我江淮学子士气,灭了江南人的威风。我等自凤阳府来的,理当互有照料。今日难得大好的天气,他新疾未去,不必邀他,我等自去寻一酒家。”

“士行兄说的在理。对了,不知士行兄是否识得陶皋,去年拿了个亚魁的那位。昨日我听闻会试第二场他就直接倒在了考棚里。听说他那棚子太破,挡不住雪,就一直拿身子护着卷子,人抬出来的时候,冻得硬邦邦的。”

“那个盱眙县的胖子?”见年轻的点了点头,中年文士沉默了半响,道:“时也,命也,运也,非吾等之所能忖度也”。

春寒料峭的京城,今日虽出了日头,给人添了些许暖意。但人行走在污水横流的世界,谁又不是如这两位文士一般,步履蹒跚小心翼翼呢。

————————————

送走了两位好大哥,周方平大大的松一口气。福伯的方言还能猜出个七七八八,这两位好大哥说的话虽能听清,但听不懂。

“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义,贤弟你是咋答的?”

“拟汉令百官各贡忠诚诏,如何破的题?”

大哥,我们要不要讨论下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哪个好,这个我熟。实在不行,来个鸡兔同笼啥的也行呀。

昨天夜里从昏迷中醒来后,两碗稀粥填了肚子,又喝了中药。虽还有跑肚现象,但应该没什么大碍。急性肠胃炎就这样,来的狠,去的也快。加上年轻,小身体倍棒。一大早天刚放亮,周方平就从床上爬起,翻箱倒柜的找寻一切能提供信息的东西。

先是书籍,信件等一切带字的,再是衣物、钱财等。

衣物简单。2件白色发黄的的单衣,一件穿自己身上,一件在外面晾晒,棉制的。配套的是同样白色发黄的裤子,这个是内衣。

棉袄一件,现正穿在身上。

长袍一件,正挂在外面晾晒。

这就是全部了?明朝人真抗冻呀。

明朝人不穿内裤吗?没有内裤,不坠的慌吗?嘿嘿。

钱财嘛,屋子翻了个遍,找到有234枚印着崇祯通宝的铜板。铜板上印的内容还不一样,有的是马,有的是月亮,有的是星星,有的是不认识的文字。有的钱重,有的钱轻,大小也不一样。货币搞这么复杂干嘛?崇祯皇帝你不嫌麻烦?

还有黑乎乎的5坨如指节大小的疙瘩和16个比米粒大不了多少的小疙瘩,应该就是银子了。最希望找到的如年画上胖娃娃抱着的金元宝或者银元宝没看到。

这点钱财,有点穷呀。周方平很想把福伯喊过来问问,钱财是不是由他掌管的。

福伯是谁?就是昨晚照料自己喝粥喝药的中年仆人。

找到的书籍有十几本,文稿也有一大摞。嗯,字挺漂亮,是挺漂亮的。其他的嘛,先看看书信吧。书信内容虽然因为繁体的原因,有不少字读着困难,但联系上下文来能猜出来。有封家信,是周家的一个什么长辈写的,让他知道跟着自己的老仆叫福伯。

信有30多封,有家里长辈写的,有师长朋友写的。大略翻了一遍后,两位好大哥王相公和张相公就来了。一通装聋作哑把两位恩公送走。周方平又把30多封信捧了出来,仔细研读。还拿出一张纸,做摘录。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一连研究三天,若无其事的偶尔也套套福伯的话,再加上把上辈子的记忆反反复复狠狠的回忆回忆。在无比想念网络的怨念下,周方平得出了一些信息:

我是谁?

凤阳府泗州千秋县人氏,凤阳还是知道的,就是那个出了个朱元璋,十年到有九年荒的凤阳。泗州没听过,千秋县是哪也不知道。估计到现代后,名称都改了,但大概位置应该在江淮一带。

周凎,字方圆。周也?这名字不算难听。方圆和上辈子的名字方平也差不多。缘分呀,兄弟。

家里老母尚在,还有兄一人,弟一人,姐一位,妹一位,他在家中排行老三。

临淮闲客,不知道名字,信中所言“春日正长,风光韶丽,乃少年笔底生花之日,不可不十分努力”,可能是自己的授业恩师。还有一个以老师名义写来的信,名字叫骆干沙,信中全是大义和鼓励的话,周方平估计是中了解元后,哪个官场大佬舔着脸来当自己师傅的。古代社会,师生关系很重要很重要。周方平虽是历史小白,这个知识点晓得,这些信他得好好的珍藏起来。

经过几日的研究和了解。他对科举也不是完全的小白了。乡试、会试也晓得个大概。乡试是考举人的,是能当官的,范进中举考的就是乡试。会试,则是来京城考的,考上了,然后走个殿试流程差不多就是进士。

哇,我周某人居然是解元。那小小书童华安不也是一个谢元,就号称江南四大才子之首,还娶了八个貌美如花的老婆。我周也,二十岁的解元,堂堂正正的举人老爷,那还不得牛笔坏了,当年鲁迅可是秀才都考不上的。

但是,特摸......好像哪里不对。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