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常侍等得知此事,都十分惊恐,又畏惧何进手中兵马,也不敢抵抗,只想有条活路。
张让的儿媳妇乃是何太后的妹妹,于是张让就请求儿媳妇向何太后求情。
何太后虽然也出身不好,但在后宫耳濡目染多年,见识却是涨了不少,知道不能让世家完全掌控朝堂,而宦官就是天子手中最好用的刀。
何太后决意保下十常侍,就诏命各常侍回宫,等风头过去,就与兄长说和。而何进见十常侍愿意放弃权力,也不为己甚,难不成真要他杀尽宦官,让世家独大吗?
既然如此,如董卓之流也没有进京的必要的,于是何进又使种邵前往董卓处劳军,要其退军。董卓却是私下受了袁绍的指使,只等洛阳有变,才好乱中取利,又哪里肯退。于是董卓令其左右军士用枪胁迫种劭。种劭发怒,称有诏令,大呼叱咤,军士都为之四散,种劭因上前质问责备董卓,董卓无话以应,只得退军夕阳亭。
若是事态如此继续下去,十常侍归家,何进掌权,何太后听政,权力平稳交接,也就不会有之后大汉的动乱了。
然而不知为什么,到了八月,何进又改了主意,去了长乐宫告诉太后,请尽诛杀诸常侍,并遴选三署郎进宫护卫。
这本是秘事,不过十常侍在宫中耳目何其众多,探得何进进宫觐见太后,就知道形势不妙,就派人前去窃听,知道了何进的谋划。
十常侍都是心狠手辣之辈,知道事情不可善了,也不愿坐以待毙。
于是张让等心中一横,就带领常侍段王圭,毕岚等几十人,拿着兵器悄悄地自侧门进,埋伏宫中。等到何进出来,便假称太后有话要交代何进。
何进不知是计,还以为太后改了主意,要与他商量,就跟着传话的小黄门回去。
何进回到宫中,被张让等人抓住,痛斥了一番后,就将何进斩首于嘉德殿前。可怜何进一个权倾朝野的大将军,竟然大意之下死于宦官之手。
张让、段王圭等杀死何进之后,矫诏用故太尉樊陵为司隶校尉,少府许相为河南尹。
何进部下却是不信,坚持要见何进。
张让等无奈,只得将何进的脑袋丢出宫门,言说何进谋反被杀,只希望何进的手下在何进死后做鸟兽散。
然而张让等人的想法注定只是一厢情愿,宫外众人早就谋划诛杀十常侍久已,如今见到何进身死,更是愤怒,就要动手诛杀宦官,为何进报仇。
于是袁术与吴匡合力攻打皇宫,张让等人也只能令宫中一众黄门拿起武器守住宫阁。
此时正值日暮时分,袁术又放火烧南宫九龙门及东西宫,想威胁张让等出来。张让等人进去告诉太后,借口大将军兵反,烧宫,攻尚书门,劫持了太后,天子,以及陈留王,以及宫中官属,要从复道前往北宫。
尚书卢植拿着戈在阁道窗下,抬头正好看见段王圭挟持何太后,不由破口大骂。段王圭见是卢植,心中也是害怕,手上一松,被何太后挣脱,从阁楼跳下,得以逃脱。
而张让等挟持天子与陈留王去了北宫。袁绍,何苗等人得到消息,领军赶来皇宫,商议对策。
袁绍担心樊陵,许相与十常侍勾结,于是与叔父袁隗假称皇帝诏召来樊陵、许相,将二人诛杀,之后又与何苗一起带兵进驻朱雀阙,将赵忠等人捕杀。
此时众人本该齐心协力救出天子,然而袁绍却是担心何进之弟何苗接手何进势力,与何太后联手把持朝政,影响他的计划,于是暗中说动吴匡道:“杀大将军者何苗也,汝等能为大将军报仇吗?”
吴匡乃是粗人,也怨恨此前何苗不与何进同心,怀疑他与宦官同谋,于是命令军中说:“杀大将军者乃是车骑将军何苗,我等今日就要为大将军报仇!”
士卒们不知内情,只知道大将军待他们甚厚,都流泪大呼说:“愿以死相报!”
吴匡就带兵与董卓的弟弟奉车都尉董旻一同攻打何苗。何苗哪里想到兄长的部属会对自己动手,猝不及防之下,部队很快就被击散,自己也死于乱军之中。
袁绍见何苗身死,再无担忧,当即下令关闭北宫门,指挥兵吏捕捉宦官,无分大小,统统杀掉。
经此大乱,宫中足有两千多人被杀,还有不少无须者被错认为是宦官杀死,有的甚至自己裸露身体然后才得免遭池鱼之灾。
然而罪魁祸首张让等人却是逃了出去。原来张让、段王圭等人见袁绍等围困北宫,就知道形势不妙,于是劫持皇上与陈留王等人早从偏门逃出宫外,往小平津逃去。
众公卿等不顾天子等人,都从平乐观出来。只有尚书卢植连夜骑马奔驰河上,王允也派河南中部掾闵贡跟在卢植后面。
卢植,闵贡等在河边赶上张让等人,张让等大惊失色,有要挟持天子威胁卢植的,有仓惶欲逃的,正慌乱间,闵贡早已领人冲了上来,拿剑斩杀数人,救下了天子。
张让等人没有了倚仗,知道对方不会放过自己,走投无路之下,纷纷跳入黄河。然而这些人平日养尊处优惯了,哪里识得水性,又正值黄河大水之时,竟然全部都淹死在了黄河之中。
卢植等救下天子与陈留王,就要返回洛阳城中,却是没有车马,众人只能徒步而行,就算是年仅十四岁的天子刘辩,还有九岁的陈留王刘协也是一样。众人走了数里,才发现一辆无有遮蔽的民家露车,载上天子与陈留王,继续往宫中赶去。
众人正在赶路时,突然前方一队人马赶到,拦住了去路。
原来是董卓探知洛阳火起,于是引军急进赶去洛阳,到达城西时,知道天子被张让等挟持北去,就使人各方打探消息,得知闵贡等救下天子返回,已到北芒,朝廷众公卿已一同前去迎接。
董卓连忙带领数千步骑前往北芒,正好遇到天子。
天子刘辩懦弱,又经历数日风雨,正是彷徨之际,突见董卓领军前来,心中惊惧,竟然痛哭流涕起来,令众公卿都是叹息。
故太尉崔烈见董卓领军拦在前面,强自镇静,出面呵斥,要董卓退兵。董卓却是粗人,见崔烈言语激烈,反骂崔烈道:“我等昼夜三百里前来迎接天子,汝却要我避开,莫非以为我不敢杀汝邪?“
众公卿见董卓凶悍,也不敢多言。然而董卓却是无礼,还要面见天子,与天子说话。
刘辩也不敢拒绝,出面想要安抚董卓,却是心中惊惧,不敢说话。
董卓也是大胆,竟然还质问刘辩道:“陛下纵容常侍小黄门作乱,以至于此,过失不小啊?”
刘辩懦弱,更加不敢言语,却是令众位公卿颇为失望。倒是年仅九岁的陈留王刘协颇有胆识,出面与董卓相见,言语之间却是颇有章法,令董卓讶然,于是与其并马而行,询问祸乱之事。
那刘协虽然年幼,却是颇为聪慧,将那祸乱由起,自初至终,讲得明明白白,无所遗失,着实令董卓惊异,也让他有了其他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