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GL文 > 情之系列 > 第134章

“我们没有挂到号。”纪奶奶边赔笑边说着好话,说:“我们是赵主任亲戚让来的。说是我们孩子的毛病特别古怪,叫什么自闭症。就想让赵主任看看。已经和赵主任打过招呼了。”

护士态度瞬间软了下来,“那你等着,我进去和赵主任打个招呼,看能不能给你加个号。”片刻后,她从科室出来,笑着对纪奶奶说:“赵主任说你们不用挂号,等他把全部病人看完了,专门接待你们。你们就坐在旁边等等吧,那边有开水。”

纪奶奶和老耿都很感激这个从没谋面的赵主任,听话地等着。直到中午十二点多了,最后一个病人才从科室中慢慢走出来。两人对视了一眼,刚想带着孩子进去,就见一个矮胖的中年男医生从科室中出来,冲他们笑笑,又招招手。

纪奶奶转头看看四周,只剩下他们了,这医生肯定是对他们打招呼的。她赶紧站起,示意老耿跟上,小跑着进了科室。

这位赵主任讲话非常和气,“不好意思,病人太多,耽误你们了。这孩子的情况我都听说了,现在已经是吃午饭的时间点,你们先去吃饭,医院后面有食堂,外面也有卖吃的。等到一点半,你们带着孩子直接上七楼,我在那里等你们,给孩子做个测试。你们看怎么样?”

纪奶奶和老耿只能是千恩万谢。吃午饭时,纪奶奶为了让老耿稍微放松些,故意开着玩笑,“你看吧,我还是很有先见之明的,说好了,中午这顿我请客。”

老耿坚决不同意,“我们家都什么事,每次都麻烦你跟着来,我要再让你请客,我还是人吗?今天说什么都得我请客。”

纪奶奶拗不过老耿,也觉得再多说有点驳人自尊,最便宜的两碗面条和四个肉包,她在心中算了算,也没多少钱。于是爽快地答应了。

吃完饭,干坐着熬到一点半,两人带着孩子准时来到七楼。和善的赵主任已经在等着了。

所谓的测试室在纪奶奶眼中不过就是一堆玩具。隔着大大的玻璃窗,她和老耿看着室内的赵主任在逗着毫无反应的耿宝。一旁的纪晓苒则兴奋地扑向各式各样的玩具。

不到半个小说,赵主任就出来了,对他们轻轻摇摇头,“根本无法交流,符合自闭症的某些特性。”

老耿急的差的哭出来,“主任您说怎么治吧,我砸锅卖铁也一定要给孩子治病。”

“老人家您别急,听我慢慢说。”赵主任非常耐心,“首先呢,请您放一点心,自闭症不是任何身体上的疾病,你家孩子身体很棒,你看她身高就知道,这孩子比一般同龄的孩子都高,这说明她身体很好。其次呢,自闭症也不算是精神病的范畴,还涉及到心理学,遗传学,基因学,等等等等。全世界的医学界至今都不知道自闭症的形成原因。”

老耿直点头,稍微安下点心,“那您能治吗?”

赵主任还是轻轻摇摇头,“这个自闭症在我们中国还是属于极少数的病例,国内的医学界对此并不是很重视。说实话吧,我工作这么多年,你家孩子应该是我接触到的第一例有自闭症倾向的孩子。她和那些弱智,就是你们通俗说得傻子还不一样,傻子还是可以和家人或依赖的人有交流的,只不过这种交流会让正常人觉得困难。可是你看你家孩子,她眼神都不和你对一下,只顾着自个自的玩,就好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她从来没有喊过你‘爷爷’吧?”

“别说喊‘爷爷’了,话都不会说。”老耿眼中都闪出泪花了,“主任,您说怎么治吧,我完全配合你。”

“我没这个本事的,我们医院也没这个本事,你看这个测试室只是为了测试孩子智商的,我们完全没这方面的硬件设施。目前,自闭症在我们国家的医学界属于很冷门的研究项目。不瞒您说,我也是在书上看到过这种病例的。不过呢,你也别灰心,我不会治还有人会呢。我一个师兄,也是个教授,他专门研究这个自闭症,是首都大学附属医院的顶级专家,是全国这方面的权威。”赵主任掏出笔,写下来地址,递给老耿,“去北京吧,自闭症是年纪越小干预,治愈的可能性越大。”

老耿听见有希望,眼神发亮,“您的意思是我孙女能治好?”

“能否治好,这话呢,我不敢保证,但是从国外的一些病例来看,年纪越大,治愈的可能性就越低,到了十几岁后基本就不可能治愈了。”赵主任虽然说了实话,但还是让老耿的眉头稍微舒展了些,然后他看看手中的纸条,又黯然起来,“去北京治病,贵吗?”

就凭老耿这身衣着,赵主任就看出这人生活的窘迫,他长长叹了口气,“老人家,我可以打电话和我师兄说让医院最大限度的减免孩子的治疗费。可是你带着孩子到北京,吃穿用度、租房子,样样要钱,这些生活费也是一大笔钱啊,这医院是不会也不可能帮你解决的。”

老耿顿时又低下了头。旁边一直没插话的纪奶奶突然说话了,“赵主任,您说耿宝是自闭症,不和人交流,我怎么觉得不像呢?”

赵主任一如既往的和善,没有一点点不耐烦,“您说说看,怎么不像呢?”

“我们和老耿家是紧挨着的邻居,从小看着耿宝长大的。今儿本想着趁孩子放假带她们上街玩玩,说实话,看病也是顺便,没曾想,从您口中听到的病情感觉好像很严重似的。”纪奶奶也是故意这么说,是为了安慰下已经情绪低落到极点的老耿。下面的话才是她要对赵主任说的,“主任,您说耿宝这孩子完全不会和人交流,我有点不同意,她和我家晓苒就能交流起来啊。大半年前,耿宝开口说话就是为了我家晓苒。开学头一个月,老师就放弃这孩子了,我不信耿宝是傻子,让我家晓苒教她,虽然说十句她不一定答一句,但是如果她回答起来,简直就是神童。我记得有次我家晓苒教耿宝读课文,才读了一遍啊,耿宝就能从头至尾一字不差的背下来。虽然耿宝上课发呆,又不写作业,也不考试,但是我觉得她肚子里有货,只是孩子小,倒不出来而已。”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