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中国工兵7天24小时工作!”
按照《出兵国政府指南》规定,“各赴柬维和部队需自备至少前60天的给养丶汽油丶燃料油和润滑油以及其它用品等。一旦联柬机构后勤保障营成立,各部队通过各主要中心的供应系统得到补给。食品将依据‘联合国营养比例表’供给。各派遣国应尽早向联合国外勤处提供一份本国营养比例表。”
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惯,决定了中国工程兵大队所携带的食品种类。集装箱里带了3个月的大米丶面粉丶方便面,作为主食;还有压缩饼干丶罐头丶干菜丶腊肉等作为副食。第一次成建制出国的中国官兵,在异国后勤保障上没有什么经验,只是估计柬埔寨经过20多年的战争破坏,生活水平极为贫困低下,从总后军需部到各级后勤官都加紧采购丶储备。因此,中国工程兵大队入柬后的头2个月,完全是自己生火做饭,自给自足。
2个月后,联柬总部后勤处开始对中国工程兵大队正式接供。一张“联合国营养比例表”颇使大队后勤科科长闵志新少校伤脑筋。
联合国讲究吃“大卡”。“营养表”上列出近百种主副食品,要求各部队每人每天按比例挑够3.9公斤吃下去,保证热量在4,000大卡以上。至於吃了多少钱,那是联柬总部的事,部队不用管。中国工程兵大队官兵在国内是“吃经费”。一人一天一元几角钱的夥食费发到连队。至於每天吃的是什么饭,自己采购调剂,上级不管。
联柬后勤处的会议上,两种截然不同的吃法冲突了。闵志新提出:“能不能把每天3.9公斤的夥食费拨给我们自己采购?”
“?”
联柬后勤处的波兰少校不理解:市场物价是波动的,天知道夥食费是多少?
“能否匡算一个夥食费标准,拨给我们自己采购?”
“no(不)”,波兰少校说,联合国自1947年以来就一直是按这种方式供应的,从未改变过。
“现在能否改革一下?”
“no”,波兰少校又说,供应方式是联合国总部制定的,若想改革,请给纽约写报告。
闵志新仍解释:“我们自己采购,可以吃得好些。”他还有半句话没说出来:可以发动官兵像在国内那样“房前屋后丶种瓜点豆”,夥食费用省一点。
波兰少校也进而解释:“联合国避免冲击柬埔寨市场,食品要尽量到外国采购。”他也半句话没有说出口:部队没有这个采购能力。
胳膊扭不过大腿,闵志新只好又回过头来研究联合国的“营养比例表”。主食类每人每天可选850克,折合国内1.7市斤,但主要是面包:白色面包丶褐色面包丶水果面包。好在有“面包替代品”:面粉丶大米。肉类可选用300克,合6两,真不少,除了腊肉丶熏肉丶罐装肉,还有新鲜猪肉丶牛肉。蔬菜类略有问题,虽有22种,但罐装的7种,冷冻的7种,不知怎么玉米也占1种,剩下的新鲜蔬菜只有6种可供选择了。调料类矛盾突出,有中国官兵没吃过的蚝油丶沙拉油丶咖喱粉丶柠檬酸,没有中国官兵做菜常用的花椒丶大料丶五香粉,甚至没有酱油丶醋……这张“联合国营养比例表”里,隐匿着一场中西方食文化的结构性冲突。
这回,闵志新学精了。他到附近澳大利亚营丶德国营丶加纳营等“老外”的部队去走访了一圈,渐渐明白了许多:不给夥食费怎么采购食品?向承包商招标。“营养表”不合中国人口味能不能变?可与承包商协商。能协商通吗?人家是来争着做生意的……
闵志新终於发现,吃联合国的饭竟是一场“商战”。
这种实物供应制度看上去像一种“按需分配”的“军事共产主义”,实际上是一种玩熟了的市场经济方式。各国部队报上来的“本国营养比例表”,后勤处交采购处,采购处又向承包商招标,并不需要各国部队去一分一厘算计着花,而是靠市场自由竞争来厉行节约。澳大利亚通信营赴柬早,承包商来得少,每人每天3.9公斤的食品,承包商以17.8美元中标。待向中国工程兵大队供应时承包商已蜂涌而至,纷纷压价抢生意,同样份额的食品以7.8美元中标。难怪后勤处官员说:“联合国从1947年就实行这种供应制度,不能改。”
闵志新脑子更开窍了,吃联合国的饭,是承包商考虑如何花钱少,部队只管吃得好。闵志新带上他开列的“中国部队营养比例表”——一周的食谱去找后勤处。波兰少校约中国军需官与承包商开会。
“明天上午?”中国军需官明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想尽快尽早地解决吃饭问题。
“噢no,no,”波兰少校直摇头:“明天是星期六。后勤处一周工作5天”。
“中国工兵7天24小时工作!”我的嗓门高了八度,义正词严,慷慨激昂。
听到这,这位波兰少校“呵呵呵”地笑了。
“china不好供应”,美国承包商如是说。一个辣椒,把他折腾了3天也没买对。
吃饭还要先谈判,签合同。谈判对手是来自美国的承包商罗伯特·艾伦。他已经同时夺得为欧美几个国家的部队采购食品的生意。当他接过闵志新开列的食谱,叫苦不叠。美国承包商抱怨中国人的口味太刁钻。欧美各国部队天天吃面包不变样,蔬菜多是土豆胡罗卜,一周采购一两次就行了。中国部队的食谱是天天不一样,顿顿不重样,需一天送一次来。
“贵国部队要的品种超出了联合国营养表的项目。”承包商感到为难。
“我们有增有减,总量不超,这是《出兵国政府指南》允许的。”闵志新背诵得出来:“该比例可按各国饮食习惯和宗教饮食习惯进行修改。”
闵志新非常清楚现在双方谈判的位势。我是7.8美元的主人,你是7.8美元的雇佣,是商人就总会来抢生意的。
“贵国部队要的新鲜蔬菜太多,不容易采购。”
“新鲜蔬菜比罐头菜成本低,你可以赚得更多嘛。”
“可是新鲜蔬菜运输困难大,能否改一下?”
“食谱不能改,我们可以改承包商。”
“好好好,我都按你的食谱采购。”
双方成交。
china的确不好供应。闵志新自己心里明白,当时订好食谱要翻译成英文报上去,着实把大队里几个学工程的英语翻译难为了一番。他们过去即便搞过笔译,也绝少翻译蔬菜的名字,更何况这菜名是中国叫法,美国承包商认识不认识还很难说。
笑话果然闹出来了。四季豆,闵志新订在食谱里。美国承包商按时采购来了。闵志新一看,是一粒粒白豆子,中间还生着一条红线。
闵志新:“这豆子我没见过,不是四季豆,退回去。”
美国承包商:“四季豆是什么豆,我也没见过。”
闵志新哭笑不得,也解释不清:“四季豆不是豆,嗨,下一次你给我买长一点的豆角就行了。”
辣椒,更把承包商折腾苦了。第一天,承包商送来的是青菜椒,闵志新不满意:“这个不辣,明天送辣的来。”
什么样的辣椒才辣呢?尖的。第二天,承包商送来了尖尖的朝天椒。闵志新气的:“辣成这个样子,能当菜吃吗?只能当调料。”
什么样的辣椒才辣得合适呢?红的。第三天,承包商送来了圆乎乎的肉济济的红柿子椒。闵志新气不打一处来:“怎么又不送辣的来了?”
不辣不行,太辣也不行,青得不行,红的也不行,不尖不行,尖了还不行。中国官兵到底要什么样的辣椒?
“是那种又长又尖的带辣味的青辣椒。”闵志新连说带比划,费劲着呢。
美国承包商一点不生气,甚至委屈求全:“能否请贵军官到金边市场买回一个辣椒来,给我们做个样品。”
如此折腾,我作为翻译都动了恻隐之心。
而“九头鸟”闵志新如是说:“吃联合国的饭,承包商就是司务长,不严格要求不行。虾臭了,拉回去。香蕉烂了,重新送。面包要塑料袋包装的,纸包装的不卫生,换了包装再拉来。光想便宜不行。我也有体谅他的时候,大米面粉好储存,叫他一次拉一个月的来,不用天天送,这不给他省点油费吗?”
人家态度满好,你生气他不生气。如果承包商一气之下不来了怎么办呀?
“他有什么气可生?我算过,我们顶多每天吃到5美元,他7.8美元中标,赚得多呢!他想赚他的钱,我想让部队吃饱吃好,整天就是动这个脑筋。”
中国人的食品结构,着实让精於计算的闵志新感到,吃联合国的饭吃得亏。他动员大家在3.9公斤的总量里面吃好的吃贵的,向7.8美元靠拢,就是上不去。要了一次咖啡,试喝了一口,大家嫌苦。要过一瓶蚝油,试吃了一下,大家嫌腥。早上吃面包抹黄油吧,又嫌太腻,只好全部换成果酱丶花生酱。老外三餐面包,吃成品,价钱可以吃上去。中国官兵中午晚上要吃大米丶面粉丶吃炒菜,吃的都是原材料,靠自己的炊事班加工,价钱当然吃不够。光是早上吃面包喝牛奶,开始90%的人拉肚子丶胀气,好几个月才能适应过来……
一位从国内来的记者问我们一个战士:“听说这里的夥食不错?”
战士不假思索地回答:“也没啥,就是牛奶面包呗!”
记者接着问:“听说你们抽的都是好烟?”
战士接着说:“也没啥,就是大中华呗!”
在柬埔寨,大中华才两美元一条,确实很便宜,但内行的人都说这可能是冒牌货。战士们这种不满足的口气,弄得视牛奶面包和大中华为高档品的记者半天没回过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