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这年是老太太六十七的寿辰。
老太太年岁愈大, 愈喜热闹。不过,她老人家喜的是家里人热闹,不是兴师动众, 铺排场面。
祁老太太明明白白告诉一众儿孙,不许大肆铺张, 一大家子热热闹闹地就行了。
二老爷丶二太太路途遥远,祁寰成亲时,两人急急赶回,又匆匆归去。老太太特意给他们寄去一封信, 不许他们再奔波。
而在苏州任知府的三老爷, 则携妻带子,一大家子, 提前赶回祁府。
大老爷已逝,二老爷毕竟是侄子, 三老爷作为老太太在世的年龄最长的儿子,必要赶回为慈亲贺寿。
况且三老爷得了准信, 不日将有旨意, 召他回京, 入都察院,升任左佥都御史。
苏州知府是正四品, 都察院佥都御史也是正四品,纵然苏州是繁华之地, 两者的前程依然不可同日而语。
知府作为外放的地方官,正常的升迁也是在布政司丶按察司两处地方衙门,难得径入京中。而地方官即便升为一省的布政使, 上面也顶着巡抚丶总督。
而都察院是朝中最大的衙门,十三道监察御史, 定编一百一十名。除了这一百一十名御史老爷,上面还有左右佥都御史丶左右副都御史丶左右都御史。朝廷差往各地,掌军政大权的总督丶巡抚,都要加衔佥都御史或副都御史,官籍挂在都察院。
左佥都御史已是堂上官,再往上升,升为六部的左丶右侍郎,也不是不可能。
三老爷回了祁府,见过老太太,留在祁老太爷的书房,父子俩说了半宿的话。
“看来老七那事,总算没有牵连到你。”祁老太爷叹息道。
七老爷是祁老太爷最小的儿子,其母是祁老太爷宠爱的姨娘。三老爷比这位幼弟年长许多,对他倒没有什么嫉妒,但手足之情也寥寥。
不同于他们这些年长的兄弟,小时候祁老太爷在京中做着清寒小官,他们兄弟们在老宅跟着母亲。五六岁大,母亲就送他们进家塾,管教极严。
七老爷出生时,祁老太爷已身居高位,他的生母又深得宠爱,娇妾幼子,祁老太爷爱若珍宝。
况且,七老爷又生得俊秀聪明,十二岁府试第一,十三岁中秀才,比三老爷他们几兄弟中秀才的年龄都要早。
祁老太爷大喜,直呼幺儿聪颖比过诸兄。
七老爷一路科考极顺,三老爷也承认,这位幼弟确是聪明过人。但,他自小受宠太过,养成了一副贵介凌岸的性子。
偏偏翰林院散馆之后,进了六科做了给事中。
六科给事中与十三道御史,合称科道,是本朝上能规谏天子,下能纠劾百官,赫赫有名的言官。
别看给事中只是从七品,朝中上上下下,甚至内阁诸阁老都得敬着。七老爷在六科如鱼得水,也纵得越发目下无尘。
祁老太爷年岁一大,身子骨颇觉受不得京城凛冽寒冬漫长的酷寒,上疏乞致仕,皇帝允了。
临离京回籍,祁老太爷为七老爷做了最后的安排,请托一向交好的礼部尚书,将七老爷调入礼部,做了个正六品的主事。
祁老太爷打算的极好,六部之中礼部掌管朝廷礼仪,地位清要,却又很少涉及具体政务。少办事,则意味着少出错。正适合慢慢打磨七老爷的性子。
可七老爷做言官时,得罪的人多。
祁老太爷一离京,没多久,与祁老太爷交好的礼部尚书老父去世,回乡丁忧,新任尚书,待七老爷不冷不热。
七老爷在礼部衙门待的憋屈,恰好兵部缺了一名员外郎,员外郎是从五品,比主事要高一级。兵部掌部事的左侍郎颇赏识七老爷。
兵部要人,礼部愿意放人,吏部顺水推舟,将七老爷调入兵部。
七老爷欢欢喜喜进兵部,本想大展拳脚,却不知已落入旁人圈套。
不同于清闲的礼部,本朝边患日重,兵部事繁责重。朝廷虽重文轻武,但在边镇,却有不同。若能杀虏,朝廷对骄悍的边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七老爷在六科做了多年言官,面对边将,一时习惯难改,对军中陋习深恶痛绝,抓着各种小辫子,连上奏疏。与边军边将势如水火。
双方不和,紧要之时,吃了败仗。
打了败仗的那个参将,见势不妙,派心腹连夜进京,携重金求到内廷某位大珰门下。
这位大珰见机给七老爷上了眼药,说他行事严苛,分不出轻重缓急,寒了将士的心。
皇上震怒,将那参将连同七老爷都下了诏狱。
那参将在狱中咬死了七老爷扰乱了军心,才吃了败仗。兵部不愿事态扩大,巴不得把责任全推到七老爷身上,坐视不管。
若这事到此为止,冷上一段时间,皇上熄了怒,祁家疏通疏通,也可将七老爷救出。
偏偏七老爷在狱中暗地里向以前六科的同僚求救,六科无事还要兴起三尺浪,得知这里还牵涉到内廷大珰,更是群情激愤,奏疏雪片般飞进宫中。
一时之间,兵部丶蓟州镇丶内廷鸡飞狗跳,甚至连五军都督府都牵涉进来,朝中闹得沸沸扬扬。
深居宫中的皇上,也被闹得不得安生。
要不是闹到后面,形势混乱,各方都快忘了惹出争端的那倒霉参将和七老爷。等不到祁家花大笔银子,上下打点弥祸,七老爷大概已死在了诏狱。
天幸事态总算平息,七老爷虽吃了不少苦头,如今已出了诏狱。
但三老爷对这位幼弟,极为不满。
听祁老太爷叹气,说没影响到他,三老爷忍了又忍,到底没忍住。
“父亲说的对,也不对。老七闯出的祸事,不管牵连不牵连我,我都没有怨言,谁让我是他的兄长呢。”三老爷语气嘲讽,“但愿他能改了他那刚愎自负的性子,否则,下一次可没有哪个侄儿能娶个金娃娃给他消灾。”
“你七弟天资聪颖,经此一事,他会改的。”祁老太爷眼皮擡了擡,说了句软话。
三老爷却冷笑,“他十三岁中秀才,父亲曾夸他比我们这些哥哥聪明,我们无话可说。但是,寰侄十六岁就中了举,还是解元,大大压了老七一头吧。”
“多年前的陈谷子烂芝麻,难为你还记得。”祁老太爷冷哼。
祁老太爷暗讽三老爷气量狭小,三老爷不羞不愧,他就是个记仇的小心眼。
当年大老爷膝下无子,三老爷早早得了俩儿子。大太太先将主意打到了三房。三老爷拎了一瓶酒,和大老爷喝到半醉,借着酒劲说他的儿子都是他心头的肉,要他的儿子就是剜他的心,彻底断了大房的念想。
最后,大太太抱走了二老爷的儿子——祁寰。
当年以亲情相迫,逼着年幼的祁寰入嗣长房,如今又为了救老七,让祁寰娶了个金娃娃。十个指头有长有短,家族中有人受宠,有人吃亏,可不能总逮着心肠软的欺负啊。
“算了,过去的事,多说无益。”三老爷也不想将老父气出好歹,他挥挥手,“得了旨,我马上就要上京。明年开恩科,让寰侄早日入京,提早准备春闱。以寰侄的天资,未必不能大魁天下,得个状元,光耀我们祁家门楣。”
祁家从上到下,在祁六老爷的指挥下,足足忙了三天,终于迎来老太太生辰的正日子。
几位太太都在,自然轮不到林幼荀当家作主,她压根不想沾手祁家庶务。
天色朦胧未亮,林幼荀已醒来,今日卯正(早上六点),祁家众儿孙都要到春萱堂,向老太太贺寿行礼。
“小姐,前头六老爷着人来请,姑爷先去了前面。让您醒了吃点东西垫垫,先去春萱堂,他在前头忙完,直接去春萱堂。”平瑶说。
林幼荀吃了一碗鸡汤小馄饨,精心打扮一番。平瑶丶安璃一人捧着寿礼,一人挽着衣包,后面跟着俩小丫头,逶迤出门,前往春萱堂。
“对了,都记着,今儿在外面记得改口,不能叫小姐,要叫四奶奶。”平瑶赶紧叮嘱。
春萱堂上,莺声燕语,一片热闹。
林幼荀进来时,祁家几位姑娘脸色不自然地行了礼,然后离她远远的。
无形中被孤立了,林幼荀也不觉难堪,在廊下寻了把椅子,从容落座。
“好个标致的美人。”三太太服侍老太太起床,老太太却不要她动手,她只得站在窗边等着,忽一转脸向外看,眼睛顿时一亮。
黄莺笑着对她说,“三太太,那是四奶奶。”
“她便是寰侄娶的新妇?”三太太凝目又看了一阵,“与我想的很是不同。”
为何不同,大约是听到了些府中的传言吧,黄莺想着。
没多久,三老爷领着一众祁家男丁,进了春萱堂。
祁老太太盛装打扮,坐在上首,满堂儿孙向她叩头行礼。
林幼荀和祁寰在后面,前头几位老爷丶太太一挡,遮住了他们的视线,看不清老太太。
行礼毕,三老爷抢先坐在老太太身边,饶是他自己胡须已花白,看向老太太的眼神却充满濡慕。
小辈们自然不能和三老爷争抢,乖乖退出厅堂。
早上来贺寿的客人已登门,祁六老爷招呼祁寰一块出去迎客。
祁寰看了看远处抱团说笑的堂妹们,微微皱眉。
“幼稚。”林幼荀捏着帕子掩唇笑,催促祁寰,“夫君,去吧。”
祁寰放了心,迈步走向祁六老爷。
今日天公作美,厚厚云层遮住了日头,凉风飒飒。
祁寰穿了一袭蓝色暗花纱袍,腰间系着同色蓝纱带子,风一吹,袍角飘扬,腰带縧子纹丝不动。
定睛一看,带子头上缀了一只核桃大小的羊脂玉麒麟。
祁寰喜洁,衣食上却不奢华,祁家堂兄弟们习惯了他穿着素朴。今日,他一身华贵,越发衬得他风姿翩翩,潇洒脱俗,不由侧目,多看了几眼。
祁三公子祁宽把手上的折扇一合,叹口气,向后面拿着只桃啃的五公子祁宏招手,“小五,过来,跟你四哥一块走。”
祁宏上前,和三哥换了位置,满脸疑惑。
祁寰淡淡瞥了祁宽一眼。
祁宽向天上翻了个白眼,没有祁寰衬着,他也算个佳公子。和祁寰站一起,他连折扇都不想挥了。
祁寰摇摇头,追上前面的祁六老爷。
贺寿的客人络绎不绝,午后,祁寰等人陪着客人们吃饭,不可避免地要饮酒赋诗。
“寰侄,你的字写的好,今日诗词由你抄录成集。”三老爷笑着说。
酒至半酣,三老爷突然一拍脑门,“母亲她们亦能吟诗,寰侄,你去春萱堂看看,若母亲允诺,你也抄录出来。”
春萱堂里,祁老太太正和三太太说笑,听了黄莺传话,大笑,“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了,我现在只想吃吃喝喝,玩玩乐乐。让寰儿替我们画一幅画吧。”
丫鬟搬出画案,放在廊上一角,摆上绢帛笔墨,祁寰立在廊上左右寻找,没有看到林幼荀,只得调笔润墨,凝神静思。
知道他的脾气,众人都远远避开画案。
“寰儿媳妇呢?”
三太太话音刚一落地,外面响起奶声奶气的咯咯笑声,“四婶婶,你等等我。”
正是三太太的宝贝孙女。
林幼荀边跑边回头看身后那胖嘟嘟的小丫头。
她也不知道哪儿招惹了这小丫头,小丫头一见了她就抱上她的腿,圆嘟嘟的眼睛亮亮的。她一下子没克制住抱了抱这小丫头。
小丫头笑得双眼眯成了月牙。
没多久,小丫头的奶娘抱走了她,林幼荀寻了个僻静的地儿休息。没想到,小丫头又来了,手里抓着个虫子,举着要送给她。
林幼荀汗毛都炸了,提着裙子就跑。
小丫头以为在和她玩,拿着虫子欢快地追赶。
林幼荀脸上出了一层薄汗,粉扑扑的,回头看小丫头时,不小心撞在祁寰身上,他手臂一抖,一团浓墨落在白绢上。
“哎呀。”三太太惊叫,“坏了,闯了祸。”
凝思之时被打断思绪,三太太猜想祁寰是要生气的。
却见祁寰看到来人,微微一笑,不知说了什么,眉目似嗔还宠。
三太太一愣,这怎么和她记忆中的寰侄不一样!
祁老太太笑眯眯地看着,突然问了一句,“老三要寰儿早早进京?”
三太太点头。
“老三,”祁老太太笑叹,“真是……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