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苍穹古道 > 第八章 命运多舛

说起自己的生理问题,郑潇的确有遗憾,他小时候经过了宋朝初年一段社会混乱时期。

郑潇三岁那年冬天,天下大雪,持续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叛乱士兵进村抢掠粮食,到了郑潇家中,士兵搜索好长时间,没有找到能吃的东西,带头的士兵恼羞成怒,在走的时候,顺手牵羊把郑潇抱走了,那时他刚有记性,叛乱士兵想把郑潇当作人质,让他的父母拿着粮食去换人。

郑潇被叛乱士兵掠走,他的父母拉住儿子死活不肯松手,士兵把他父母打昏在地,扬长而去。

郑潇家根本没有粮食,他的父母被打昏后没有醒来,永久地离开了人世,自然没人拿粮食去换郑潇。

就是郑潇的父母不死,长的期战乱也没有多余的粮食。

郑潇在士兵营帐中饿了三天,士兵头听说他的父母已经死了,留他当人质已经没有用了,在士兵外出寻找粮食的中,把他扔在了深山老林中让狼吃了算了。

士兵们扔下郑潇不久,一位逃荒的老伯路过此地,发现了扔在雪地里的郑潇,老伯看见他在雪地里痛苦地挣扎着,有了一种怜悯心,把他抱着去逃荒。

老伯找到了一个破庙宇,躲进去取暖,当他给郑潇脱去湿衣物时,发现他的下身有血迹,他仔细一看,原来下身生殖器已被冻僵,老伯赶紧把自己背着的破烂铺盖打开把郑潇包了起来,等孩子下面有了知觉时,知道已经出现了问题。

后来,叛乱被平定,社会渐处稳定,老伯领着郑潇回到了老家,官府提倡发展商业,破除集市时空的限制,老伯领着郑潇摆地摊度日,老伯成了郑潇的养父。

一年后,郑潇隐约地感到下身奇痒难耐不舒服,养父急忙带他去看郞中查看治疗。

郎中把郑潇领到病房中仔细查看了一下情况,生殖器外形完好,可能是关键部位出现了问题。

郎中把可能出现的情况告诉给了养父,但郑潇年龄小,也没听懂病情,只知道养父心情沮丧地提着郞中抓的十余付中药回家了。

从此以后,养父隔上一段时间给郑潇买一些中药煎熬喝,这样持续了两三年的时间。

后来,郑潇不再喊下身疼了,养父也就不买中药了。

在以后的生活中,郑潇没有感到异样的情况,养父也没有管过。

夫人雅芳在家丑事情出现后,郑潇想起了这些事情,有了沉重的思想负担,他把自己关在房子里清静了一段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郑潇想了许多,翠兰不怀孕,责任怪自己,翠兰是一位好姑娘,她为了给郑家传宗接代吃了很多苦头,却没有抱怨过,为了给郑家赓续香火,让郑潇再娶,她忍受痛苦离家出走,过上了孤寡生活,她还年轻,她为郑家牺牲的太多,并且毁了自己一生的美好生活。

雅芳虽然执拗不情愿,也为了满足郑潇的愿望,精神上付出了很多,在她听说自己的夫君有生育缺陷时,为了给夫君面子,没有说出口,虽然她在行为上有所抵触。

雅芳在家中做出了丑事,这跟郑潇去西域送货时间过长有很大关系,郑潇比雅芳大十多岁,雅芳嫁给郑潇时才十六岁,让一位花季少女独守空房,那是很难耐的事情。

想到这里,郑潇对雅芳的怨恨少了许多,幸亏雅芳没有把孩子打掉,如果她把孩子打掉的话,对于他们二人来说都是一辈子的遗憾。

现在郑潇想通了,他把赵管家叫到身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了管家。

“赵管家,我想把少夫人接回来。”郑潇道。

赵管家听到此话,他明白了东家的意思,凡事都有因缘,东家能想通,这就是最大的善缘。

郑潇看到老管家热泪盈眶,自己掩面抽泣起来。

“东家,我这就去备车,咱们去雅家接少夫人和孩子。”

郑潇“嗯”了一声,试擦干净眼泪去了雅家。

到了雅家,郑潇在赵管家的陪同下,先是向两位老人赔礼道歉,又向少夫人雅芳承认错误。

雅芳知道自己理亏,对于夫君的道歉谅解,很是感动,作为一个女人,不管处于任何原因,出轨男人都是龌龊不光彩的。

当郑潇说要接雅芳及孩子回家,雅芳的父母流下了兴奋的眼泪。

把少夫人雅芳及孩子接回家中,郑潇对她们母女二人倍加关爱,夫妻两人商定了女儿的名字,叫佳煊,雅芳也改了以前的娇惯脾气,自己已经做母亲了,变得贤惠多了,她在家中拉扯孩子,帮衬着商行里的生意,郑潇在外贩运货物,生意做得风生云起,女儿佳煊生来灵性,活泼可爱很讨人喜欢。

郑佳煊是上天赐给郑潇的无价之宝。

郑潇很偏爱小佳煊,只要他在家中,两人一刻也不曾离开,只要女儿喜欢的,他都答应女儿的要求。

郑潇对女儿的娇生惯养,雅芳有时也看不惯,认为他太娇惯了女儿。

“你这样惯她,以后她会不听话的,会惹人生气的。”雅芳娇嗔地道。

“佳煊聪明伶俐,以后会听家父话的。”郑潇说着看了一眼佳煊。

郑佳煊明白了父亲的意思,道:“肯定不会惹家父生气,现在不会,以后更不会,我还要给你们带来幸福。”

郑佳煊甜甜的说话声,让郑潇夫妇高兴幸福,这就是上天送来安抚人的小精灵,她就是来郑家赓续香火的。

郑潇平时娇惯她,在读书学习上,他对佳煊更用心,佳煊两岁时,郑潇给女儿聘请了私塾老师,教她弹琴、画画、背诗文等,在她四岁时,已经能背《四书》《五经》了,诗书琴画,有了一定的基础。

私塾老师王先生看到漂亮懂事的小佳煊,也是疼爱有加,她思维敏捷,聪明伶俐,记忆力超人,《四书》《五经》经典篇目,过目不忘。

王先生给她当了两年老师后,家中老母亲因病瘫痪在床,他要回家伺候老人尽孝,不能再给佳煊当老师了。

王先生走时,他向东家郑潇再三嘱咐,一定要找一位老师培养郑佳煊,这可是一个天资聪明的孩子。

郑潇已不满足于当时汴京的私塾学校,他要让女儿享受更好的教育,此时想起时任东京应天府书院院长范仲淹先生,范仲淹是他养父的远房亲戚,养父活时两家经常来往,应天府书院是当时宋朝最好的学校。

郑潇备车去了东京应天府书院,专程去找范仲淹先生,说是让自己的孩子来应天府书院读书。

范仲淹热情接待了郑潇,只要是家长送孩子读书,范仲淹听了很高兴,他就喜欢读书的孩子。

但当郑潇说是自己的女儿时,范仲淹先生犯难了,因为应天府书院不招收女生。

在郑潇的百般纠缠下,范仲淹想了一个办法,道:“要想让你女儿在应天府书院读书,必须听我的安排。”

“能行,范院长。”

“让你女儿女扮男装。”

“我女儿性格外向,让她女扮男装,她可能不听话。”

“不听话,就不要读书。”范仲淹口气生硬地道。

看到范仲淹先生态度坚决,郑潇马上改变口气,道:“那我回去跟女儿商量一下。”

“你回去跟女儿商量商量,同意女扮男装给我回个话,我安排相关事宜。”

“感谢范院长!”郑潇言谢告辞。

郑潇回到汴京,与女儿佳煊商量女扮男装的事情,佳煊一听感到挺新鲜的,高兴地接受了。

郑潇思想打消了顾虑,他派人去应天府书院告知范仲淹先生。

宋代的科举取仕制度,使读书之风兴盛,宋朝人把读书看作头等大事,承载着文明和思想火花的四大书院应天府书院、岳麓书院、嵩山书院、白鹿洞书院应运而生。

陈漾在读博士时,曾经考察参观过当下的应天府书院,以旅游文化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为考察目的。

应天府书院作为中国古老书院之一,其古代传统的书院建筑被保存下来,每一组院落,每一块石碑,每一枚砖瓦,都闪烁着时光淬炼的人文精神。

应天府书院前身为睢阳书院,是五代十国后晋国商丘杨悫所创办,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宋真宗改升应天府书院为府学,称为“应天府书院”,并正式赐额“应天府书院”。

庆历三年,应天府书院改升为南京国子监,成为北宋最高学府,同时也成为宋代著名书院,在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河南登封太石山的嵩阳书院中,是唯一一所升级为国子监的书院。

应天府书院伴随宋代近两百年的政治生涯,对于宋朝政权巩固,人才培养和教育普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近千年的教育史上,其地位是没有能取而代之的。

应天府,意指“上应天意”,赵匡胤发迹于“宋州”,遂改国号为“宋”,后来,宋真宗以其为帝业肇基之地,升宋州为“应天府”。从此,应天府成为宋朝的右翼政治、经济中心及军事重镇。

宋仁宗执政时,范仲淹参与“亲历新政”,应天府书院升为南京国子监,“七品以下官员子孙及庶人俊秀”均可就读,开辟了国子监招收平民百姓子弟的开端。

随着宋代著名文人晏殊、范仲淹等人的加入,应天府书院逐渐发展为北宋最具影响力的书院,“聚学为海,泽九河我吞,百谷我尊;萃词为锋,则浮云我决,良玉我切。”这是范仲淹先生在应天府书院时所做的《书院题名记》,足见当年应天府书院的博雅学风和恢弘气势。

应天府书院的基本课程是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强调“夫善国者,莫先育才,育才之方,莫先劝学,劝学之要,莫尚宗经”。学生会按照不同专长而入读各项分科,课程主张“学以致用”,提倡实地考察,即所谓“明体达用”。

范仲淹强调“天下危困,将何以救,在于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在“经济之才”的总要求下,还培养专业人才,他亦把“德”说成是人性所固有,他主张选拔人才,要德才兼备,且首先注重德。

应天府书院要求教师作表率,每当给诸生命题作赋,范仲淹先生会先做一篇,掌握试题难度和主笔重点,使诸生迅速提高写作水平,由于范仲淹着重道德,学问上堪为表率,学风甚浓。

在范仲淹主持应天府书院时,率先明确了具有时代意义的匡扶“道统”的书院教育宗旨,并以此确立了培养“以天下为己任”之士大夫的新型人才培育模式。由此推动了宋朝书院学风朝“经世致用”方面的转变,后又通过“庆历兴学”的若干措施,肯定鼓励了这些成就,进一步推动了北宋书院的发展,明确了学术大师在书院中的重要作用和历史地位。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