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乾清宫,早朝。
率先处理完几件较为重要的事后,便又到了每日御史们快乐打嘴仗的时候。
大的罪过是这段时日暂且是没有的,所以近日御史们的上奏比起弹劾更像揭短。无非就是你弹劾我有几日未曾按时上值,我弹劾你身为朝廷命官竟敢公然出入花楼狎妓这样的丑事。
这些堪称丑闻的事本不该拿到乾清宫这样庄肃的地方来谈,但眼下才是初冬,日子还算平静。御史又号称有“监察百官”之责,就盼着多多行使自己的职责,好在皇上跟前留个印象。
但这类御史的算盘怕是打错了,比起这些可以私下解决的丑事,皇帝更想听到的是有价值的弹劾。这帮御史倒好,日日揪着政敌那三瓜两枣说。
连着听了多日,哪怕涵养极好的皇帝也有些不耐。
他们在皇帝心里的印象确实是留了,就是不知道他们想不想要这样的印象。
皇帝此刻便端坐上位,面无表情地看着下面的人拉扯了一会儿。
片刻,他才沈声开口:“好了。”
底下扯皮的二人连忙躬身行礼,止住嘴仗。
皇帝这才觉得耳根清净些,他又问道:“除去几位御史所言,众卿可还有事启奏?”
一听皇帝的话,方才你来我往的几位御史脸色都不大好看,青一阵红一阵的。
这时,工部左侍郎出列,躬身上奏:“启禀皇上,微臣有本上奏。”
皇帝眉眼稍稍舒展了些,温言开口:“准。”
工部左侍郎恭敬而隐隐激动地开口:“禀皇上,前些日皇上命臣等于京城中推广的‘蜂窝煤’已大获成功,据工匠和百姓们所言,蜂窝煤实乃奇物妙物。同木炭木柴对比,同等重量的蜂窝煤,不仅价格低廉,燃烧时更能发出比柴火炭火更多的暖意,且所维系的时间也远胜于木炭木柴。几相对比,此物优点诸多,实乃神物!
臣以为,若天下各地百姓皆能用上这物美价廉的蜂窝煤,日后的冬日,因寒冬而丧命的百姓也会大大减少。”说到最后,工部左侍郎的腰也弯得更深了些,可见其诚挚。
皇帝显然是动容的,忙问:“果真如此?”
“皇上明鉴,臣绝不敢夸大其词,有所欺瞒!”工部左侍郎在四周瞧了瞧,又拱手道:“况朝中诸公家中亦是用上了蜂窝煤,其效果有目共睹,臣又岂敢夸大。”
闻言,皇帝便随便点了几个人询问:“讷亲,岳循,徐成典所言可真?”
徐成典便是上奏的工部左侍郎。
而被点到名的二人当即出列,皆应是。
就连向来老神在在的张廷玉都忍不住站出来说了几句:“启禀皇上,臣亦以为蜂窝煤确乃奇物,如徐侍郎所言,若能推及天下也必将惠及天下百姓,实乃大善啊,皇上!”
闻言,皇帝不禁满意地颔首,面上的笑意也愈发浓了:“勤宣伯所言极是,这蜂窝煤作用如此之大,效果如此之好,朕确实准备推及天下。”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皆是躬身而拜:“皇上圣明!”
此时,徐侍郎再度开口,郑重道:“皇上,蜂窝煤一物实乃利国利民之器,不知当初是何人有如此巧思?臣以为,此人既能想出蜂窝煤此等妙物,于器物营造方面必然有大才,当重赏!”
工部尚书也跟着开口,毫不掩饰他对此人的看重:“皇上,徐侍郎所言极是,臣以为,此人当破格录入工部,日后若多加培养,必能为我大清营造法式做出良多贡献。”
听见工部尚书的话,朝堂上的御史眼皮动了动,但他们也算既得益者,倒也没急着开口。
先听听皇上怎么说。
而皇帝,朝堂上素来沈稳端肃的他竟是有些忍俊不禁。
他笑道:“入工部怕是不行的。”
闻言,御史们便默默垂下眼皮去。
而工部尚书反而急了:“皇上……”
皇帝微微擡手,制止了他的话:“诸位爱卿可知,这蜂窝煤一事是谁想出的点子?”
皇帝显然是想卖个关子,但朝中大臣确实也不清楚,便齐声道:“臣等不知。”
皇帝便笑了,面上隐隐还有几分骄傲:“是朕的令嫔。”
皇帝话音一落,朝堂霎时一片哗然。
顾不得失仪,大臣们不由议论起来。
“啊?”
“谁?皇上说是谁?”
“是我听错了吗?还是那个人名叫令平?”
皇帝好言回答了此人的问题:“爱卿们没听错,是朕永寿宫的令嫔魏氏。”
皇帝肯定的言语落下,朝堂上霎时炸开了锅。
工部尚书霎时涨红一张老脸:“这不可能!”
一介女子,如何会想得出这般堪称巧夺天工的奇物。
皇帝面色平静:“如何不可能?朕的令嫔冰雪聪明,又性善纯孝,只因时常侍奉于皇额娘身侧,知晓皇额娘冬日畏寒,便百般翻阅书籍,百般试验,最后孝感天地得天所赐,得以构想出蜂窝煤一物的雏形,后又交由工部巧匠完善才有了今日的蜂窝煤。诸位卿家若是不信,大可向皇额娘和寿康宫宫人求证。”
提及皇太后,朝中的声音也小了些。
就算皇上离谱地宠爱令嫔到要为她造势的地步,也断然不能让皇太后也这般配合。
那可是皇上的亲额娘,皇上见了都要行跪礼的人,乃是全天下最尊贵之人,连一人之下这词都用不上。
皇上虽贵为天子,但在太后面前也是儿子。况且皇太后并不蠢笨,就算再疼爱儿子,也不会离谱到配合皇上唱一出戏去擡高一个小小妃妾身价的地步。皇太后是何等尊崇高贵之人,怎会做这般辱没身份之事。
大臣们以己度人,百般脑补之下还真将自己说服了。
皇帝怎会不知他们所想,眉眼间闪过一丝凉意,快得没人看见。
他面上却依旧是温雅的:“爱卿们若是不信,也可待来日验证。令嫔确有过人之才,平日奇思妙想不在少数,过些时日她用羊毛研制出来的那个什么毛衣毛裤也将面世,诸位爱卿届时试试便知。”
大臣们霎时又吃一惊,面面相觑。
“这……”
工部徐侍郎看着周围震惊的大臣,默默开口:“诸位大人,古有道士因炼丹失败的一次炸炉而研制出火炮烟花,可见有些新东西的出世靠得便是机缘,微臣以为皇上所言极是,令嫔娘娘得天所爱,灵光所现制出毛衣丶蜂窝煤等物什也不是什么奇事。”
皇帝自然也听见徐成典的话,他眸中划过一丝赞赏之意,显然对徐成典很是满意。
几番话术之下,臣子们是彻底没话说了。
首先是这个羊毛制的毛衣,听着确实像是女人家能做出来的东西。那她既然能别出心裁研制出这什么毛衣,如皇上和徐成典所言,再灵光乍现歪打正着弄出蜂窝煤似乎也不是……不可能。
其次是皇上,皇上都这样信誓旦旦为令嫔作保,他们还能说什么呢,就算不信也捏着鼻子认了,毕竟这是皇上,皇上的话便是圣旨,君无戏言,岂容置疑。
但他们不明白的是,皇上这般为令嫔造势究竟是为何。
几名宗室大臣悄然对视几眼,心道皇上若是想以此晋封令嫔,他们还是要考虑一番要不要阻止。
毕竟令嫔一介汉姓包衣,得皇上宠爱已然早早封嫔,甚至全家擡旗出包衣,于她一个汉姓包衣女而言已是足够,再往上去,怕是还差点儿,至少也要诞下一儿半女再说。
宗室们心思活络,但多数文臣御史却眼观鼻鼻观心地低头站着,一幅万事不理的模样。
他们想,就算皇上想擡高令嫔的身价他们也认了。毕竟无论最初想法如何,这件事的结果都是一件于众人于天下百姓有利的大善事,这将救活多少百姓,是何等的大善。
而徐成典看了看工部尚书,依然一幅死倔的模样。
他心中轻叹,又再度上禀:“皇上,令嫔娘娘巧思制出蜂窝煤惠及天下,皇上更应论功行赏,臣请皇上大力封赏令嫔娘娘,以彰其功!”
皇帝面上含笑,问:“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这回却是武将们先出列:“臣附议!”
他们也是用过蜂窝煤的,见微知着,他们想,若是那东西能用到军营中必定是一大好事,温度高保温久不说,花销也低了很多。自古行军打仗最怕的不就是后勤跟不上吗,若是军中能用上这物美价廉的蜂窝煤,绝对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大好事。
他们可不管这东西到底是不是令嫔制出来的,只要皇上说是她,那便是她。只要能用在军中,他们愿意支持皇上,支持令嫔。
而后文臣御史们也跟着出列:“臣附议。”
剩下的宗亲大臣们见此情形,霎时傻了眼。
皇帝见此,微微一笑:“巴尔敦,你们有何意见?”
巴尔敦便是宗室大臣们的领头人,若真按宗族论,皇帝还得叫他一声堂叔父。
巴尔顿额间的汗珠坠下,他也不敢擡手擦拭,讪讪笑道:“臣等并无意见,附议徐侍郎所言。”
皇帝这才有了几分满意之色,他又感慨道:“你们可知,令嫔至纯至善,虽研出此等利国利民之物,却并不以此而骄矜,甚至不愿要封赏。令嫔言,此物实非她一人所为,工部的巧匠们亦是研制出蜂窝煤必不可少的大功臣,朕若是大力封赏她,她受之有愧,这功劳和赏赐至少一半都得是工部的。”
话音一落,朝堂上又是一阵骚动。
工部尚书听闻此言,嘴唇翕动几下,霎时又觉丢脸又觉羞愧。
徐侍郎则是眼神亮了亮,敬佩而是感动,深觉这位娘娘乃是奇女子。
皇帝看了他一眼。
徐侍郎霎时觉得自己背后一凉,恭恭敬敬地垂下头去等着聆听圣训。
皇帝轻飘飘地收回视线。
此时朝堂上又有大臣上奏:“皇上,令嫔娘娘谦逊纯善,然有过则罚,有功则赏才是顺乎常理,不会乱了规矩。工部诸人当赏,但也万不可少了娘娘的封赏。”
皇帝颔首:“这是自然,朕也是这般同令嫔说的。但令嫔实在仁善,心系天下百姓,又言愿意将朕封赏的所有物什悉数捐赠出来,宁愿将这些封赏之物拿去制作蜂窝煤,再加紧运往各地,让天下百姓都能过一个温暖的冬天。”
说到这儿,哪怕皇帝已经听宁欢亲口说过一遍了,此刻再说与大臣们听,也依旧动容。
他知道,他的宝儿是真的与他同心同德,心怀天下。
他欢喜而骄傲地道:“令嫔至纯至善!”
大臣们更是被皇帝口中令嫔的高义所震撼,一介女子,竟也能有如此的胸怀见地,忧民之所忧,这是何等的大智大仁。
此时他们终于相信,或许那蜂窝煤真的是令嫔想出来的。
朝堂之上立着的国之肱骨们,此刻齐齐躬身:“令嫔娘娘至纯至善!”
作者有话要说:
本来清代应该是在乾清门御门听政的,但是清架空嘛,就由本书亲妈我来改变设定了(doge),本文有很多这样的私设,宝们勿考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