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其他 > 宋穿之东坡妻 > 第88章

第88章

关于王浮的讨论算是告一段落, 晚上苏轼和苏辙一起回房睡觉的时候, 苏辙问道“十娘怎么没写信给我”

苏轼神色促狭, 捉弄他“等你把字练好了, 她就会给你写信了。”

“二哥你的字也不如何。”

“对啊,不如何, 为兄我还要再练上六十年才堪称大成。同叔啊, 你吃这种干醋, 还不如明日早早起床练字,你看我的洗墨池,颜色比你的深多了,

我用坏的笔也有十大匣了,你还是脚踏实地, 勤奋练习吧!”

“二哥,

你比我大三岁,洗墨池颜色深不是理所应当的吗况且你天天抄书,用坏的笔多也不稀奇。十娘不给我写信,肯定因为你是兄长,她的信定是给我们两个人的,以后十娘来信,

你可不能避着我偷偷看了。”

苏轼倒是好奇“在府城的时候也没见你对十娘如此殷勤,这一回来,你倒是想起她来了, 跟二哥说说,这是为何”

苏辙也说不上来,

先前他不怎么注意王浮,但今天的事让他意识到,十娘与他同年,甚至比他还小,却是一个有主见有行动力的人,这让他觉得很有意思。其实苏家三个男人都是桀骜不驯的性子,只不过他看起来更加圆融敦和,实际上他心里也不一定看得起那些庸碌无为之辈,有才气的人大抵如此,若棱角被磨平,那也就不是天才了,泯然众人而已。

最后苏轼还是把十娘给他的信给苏辙看了,他们兄弟俩一向关系好,苏轼对苏辙,虽常有挤兑,却也是有求必应的。他们俩都给王浮写了回信,装在同一个信封里。

第二天一大早,苏轼和苏辙照常起得很早,在院子里热身运动,打了一套养生保健的五禽戏,回头就看见苏洵站在廊下,面带微笑地看着他们。

“读书人也需要健壮的体格,不然入了贡院,也熬不过几天的考试。你们能够早睡早起,坚持练拳,爹爹十分欣慰。”

疾病夺走了苏洵的不少亲人,他对养生也颇有心得,后来的苏轼苏辙兄弟俩也是如此,他们还在信中讨论过各自如何养生,苏轼梳头发要梳一百下的理论,可谓是流传千古。

但近来苏洵实在是食欲不佳,吃不下饭,苏轼看了心疼,有时也会亲自下厨,做一些或松软或酥脆的点心,直把全家人的眼珠子都吓掉了。苏轼还是以尽孝的名义,才能躲过程氏的盘问。

苏洵检查了两个儿子的学习情况,突然发现他们在算学上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游学各方,他也看到了《和乐小报》,对其主人十分敬佩,没想到不久之后就收到了娘子的来信,说自己两个儿子都在府城新拜了老师,正是《和乐小报》上的纪远纪先生。

苏洵对儿子的老师很好奇,但他现在还不能前去拜访纪远,因为父亲离世,苏洵决定从纱縠巷搬回乡下老家,结庐而居,为父亲守孝。

处理完家中琐事,苏家人就搬回了乡下,不久之后,辞官归家的苏涣也拖家带口地回来了,两家人相聚,眼泪汪汪,泣不成声。

苏涣常年在外奔波,患有极严重的风湿病,而苏洵为父母选择的墓地在山脚泉眼旁,寒气较重,他们临时建造的房子地基低矮,常有渗水。苏轼想起王浮精于工程建造,手下有一支技艺高超的工程队,便觍着脸皮写信请王浮帮忙。

王浮得了信,派董阿大带着工匠和水泥去眉山帮忙,几日时间便建造起两座小院,虽然外形看着有些怪异,但内里乾坤极妙,苏洵赞不绝口,不过,苏家全家都以为董阿大是王方和赵氏派来帮忙的,不曾想到王浮身上。

苏洵要为父亲守孝三年,其实是二十七个月,而苏轼兄弟俩应

该为祖父守孝一年,在此期间,苏洵接手了两个儿子的教育问题。苏洵屡试不第,不是因为他才华不足,而是他的文章风格不符合科举要求,他在科举上还有一个短板,那就是作诗。苏洵的文章语言古朴雄奇丶凝炼隽永,与时下科举风行的骈文格格不入,待到欧阳修知贡举,将辞藻华丽空无一物的骈文丶生僻晦涩仿写古文的太学体文章一一黜落,提倡平实通达的文风,大力推崇苏轼丶苏辙丶曾巩等人的文章,从此扭转了北宋文坛的风格,留下来不少千古篇章。若苏洵晚生几年,与自己的儿子同届,想必不会有考不中的忧愁。

苏涣从偏房出来,看见苏洵,与他打招呼“明允,你可还记得,当年回回睡到日上三竿,阿娘拿着搟面杖打你,大哥扑到你身上替你生受了一顿打,从那以后,阿娘就再也不喊你起床了,没想到你还会有比为兄起得更早的一天。”

“二哥又在拿我开玩笑,我怎么不记得曾有这事”

两人对视一笑,好似那些父母亲人俱在的美好时光还是昨日的事。

苏涣又说“为兄当官多年,碌碌无为,也不曾为家里和族里做些什么事,今年乡试,听说族里的几个小辈都下场了,却是无人取中,如今我闲在家中,不如开堂授课,你觉得如何”

苏洵笑了笑“仲兄的学问自不必说,你若是开堂授课,恐怕这方圆百里的孩子都要来求学。”苏洵这话倒也没有夸张,苏氏一族,自苏涣考中进士起而逐渐兴盛。十多年前,母亲史氏去世,苏洵因此觉悟到自己以前的读书态度不端正,浪费了许多光阴,由此奋学,这就是后世《三字经》中提到的“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当是时,苏涣丁忧在家,提起苏氏一族先人不明,族谱佚散,于是苏洵就着手编写了苏氏族谱,他编写的族谱与欧阳修创立的另一谱例,一起被世人称为“欧苏谱例”,传之后世,影响深远。

如今苏氏一族逐渐兴盛,却还没有什么做官的人,苏洵父子三人承载了族中所有人的期望,大家都知道苏洵才气纵横,早些年也劝他父亲逼着他读书,然而苏轼祖父却“纵而不问”,任由他游学各方。大家都觉得苏洵只是差了一点运气,对他们家的两个小辈,更是赞不绝口,认为他们将来一定能够高中进士,光宗耀祖。

苏涣和苏洵在村中开学堂,许多人慕名而来,苏轼和苏辙混在一群十七八岁的少年之中,格外出挑,不论是诗文策论,还是算术杂学,他们都远远胜过同族。苏洵在感到欣慰的同时,也对传说中的纪远更加好奇了。

因为苏涣是丁忧的官员,常有人前来求教和拜访他,渐渐地,就把苏家兄弟俩的名声传了出去。

正当苏家人渐渐地从失去至亲的阴影中走出来的时候,厄运又一次降临在这个不幸的家庭中。

一场秋雨,带走了年轻的苏双宁的生命。

苏双宁自祖父逝世后就一直闷闷不乐,愧疚于自己的体弱多病,占据了母亲大部分的精力,使她忽视了乡下的祖父,造成了祖父的去世。花骨朵一般的年纪,明年就要出嫁,却在沈郁中死去,怎能不让人心痛

苏洵一言不发,安排好女儿的后事,把自己关在房中好几天,程氏走进去劝他吃饭,看他躺在床上,面朝墙壁,程氏碰了碰他的后背,发现他一直在颤抖。程氏悲从心来,抱住苏洵痛哭出声。

苏洵为双宁写了一篇悼文,刻在她的墓前,还为她亲手栽下了一棵银杏树,希望她下辈子能够长命百岁。

苏轼也对姐姐的突然离世十分悲痛,但看着父母沈湎于内疚自责中,他猛然意识到,自己将会是这个家庭的支柱。一个初雪的日子,看着柳絮般的雪花落在院中翠竹上,廊下的灯火昏黄黯淡,他想起府城的亲朋好友们,忽然就觉得,如果十娘在就

好了。

如果十娘在,她个性开朗,心思细腻,常常能关注到所有人的情绪和感受,对姐姐来说,如果有个这样的知心好友,能够排遣心中的忧愁,说不定就不会想不开了。而且她懂一点医术,会调养身体,还会做各种各样的美食,讲那些异想天开的绮丽故事,一定能够得到全家人的喜欢,为他们带来欢乐。

他展开信纸,提笔写下

“轼启。奉别忽然半年,思仰无穷。五月末,与辙归眉山,得手书劳问甚厚,日欲裁谢,因循至今,未有只言,感愧益甚。比日履兹初寒,起居何如先祖新丧,悼念未衰,九月又丧一姊,念人命脆弱如此,触目凄怅。但得十娘赠酒,为兄感激涕零,奉之灵前,家父甚为宽怀。”

“……”

“所居山下竹林,夜来风声丶雪声丶犬吠柴门声,声声入耳,披衣推窗,见庭中雪色如纸,竹影交横,胜愚兄拙作不知凡几。但将此景与十娘共赏,红泥小火炉,能饮一杯无惟顺时自爱。谨奉手启为谢,不宣。”

写着写着,不觉手指僵直,砚中的墨水也已经结了薄薄的一层冰。苏轼把手放在嘴边呵气,揉搓了两下,终于恢覆了知觉,才把晾干了的书信仔细折好,放进信封。

稍后为你更新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