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其他 > 宋穿之东坡妻 > 第184章 斗百花

第184章 斗百花

二月的一天,无由茶园的管事曾舜到苏家向王弗汇报茶园情况, 带来了一个不太好的消息。

“你是说茶树大批冻死了?怎么会这样?去年冬天没有按照我的吩咐, 在植株下铺盖稻草保温保湿吗?”

曾舜是三十多年的老茶农, 世代在泉州府生活, 祖上种茶很有经验, 他们家还有一片珍贵的崖茶,据说传承了快八百年了, 还是生机勃勃, 每年产出不过十斤, 就算是千金一两他们家都不肯卖。

最初选中他作为无由茶园的管事, 就是看中了他的经验, 然而毕竟不是王弗的直系,不清楚王家的管理方式,很多磨合与不适应,王弗看在他年纪大的份上,也都迁就了。但现在看来, 这个人最大的问题不是他顽固不化的脾气, 而是他根本对王家毫无归属感。

“夫人第一年来泉州, 可能不知道, 去年泉州府冷得出奇,比以往几年都要冷, 我们一时没有防备,茶树就冻死了。还有,夫人吩咐我们按新方法育种, 秋天栽种的茶苗还小,种的又密,成片冻死完全不稀奇,茶树还是野生的好,耐寒耐冻,不如让我们到各地去采购一批好的成年茶树,趁春分之前补种还来得及。”

王弗坐在上位,神色不虞,真是笑话,她连出海的“鹦鹉螺号”都提前传信来建造了,对于农业活动最重要的气候年成问题,她怎么可能忽视?自然早就收集过相关资料了。曾舜说了一大堆,完全就是不清楚她的为人处事,自以为是地认定,她就是一个丝毫不懂农业的深闺妇人。

“秋天培育的茶苗,我已经让人教过你们如何做大棚了,如果你们有好好做,绝不可能冻死,恐怕是看着我出海了,阴奉阳违,偷懒不肯去做,这才冻死了茶种。还有,茶树是经济作物,如果仅靠野生茶种,你就是把泉州府境内的所有山林翻遍,也找不到两千亩茶田需要的种苗。我需要密集种植茶树,是因为我会使用新式工具,到时候能够减少人工的投入,大大增加产出。我要种的,不是皇孙贵胄喝的茶叶,而是升斗小民能够畅饮的茶叶,你要是想种野生茶,回去打理你的崖茶,不必在无由茶园做了。”

王弗也不跟他啰嗦,直接夺了他的牌子,交给李书文,将他们全家解雇,赶出了无由茶园。

至于茶园那边,只能由她暂代管理,不过这样也省去了中间传达命令不到位的麻烦。到了茶园,她才知道曾舜完全把她的话当做耳边风,茶树是整成一行一行了,却稀稀落落的,两株之间隔了老远,王弗命人补种了三四棵才补起空子来。

老茶农们听见王弗的一系列吩咐,心里也在犯嘀咕,因为王弗完全颠覆了他们的种植方式,挑战了传统的茶叶种植技术。但他们也不得不承认,王弗的农学知识,完全不输他们任何一个人,尤其在天文气候方面,老练得如同积年的老茶农。

她这一番整治,动静极大,引来了各方关注,所有人都在怀疑她的种茶方式,只是王弗毫不在乎,也懒得解释,忙着让人按时撒肥料,喷中草药制成的农药,春分后小雨一下,无由茶园的茶树就开始冒出了嫩芽,比别人家足足早十多天就开始了采摘工作。

春茶的产量一天比一天高,价格却是一天比一天低的,不仅是物以稀为贵,亦是由于茶叶的特殊性决定的,春天的头道茶在经历了一整个冬天的休憩滋养,味道就区别于后来的茶叶,而茶叶越摘,茶树的精华越少,茶叶的味道就越糙。

如今无由茶园有了这样的能让新茶提早上市的手段,自然引起了震动,所有茶农都上门来讨教,想要知道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王弗也不藏私,印发了种植手册分发下去,人们也是第一次知道,茶树也需要施肥,需要“喝药”。

但是肥料

和药水从哪里来呢?

商业鬼才王弗新店开张,竭诚为您提供各种作物肥料和驱虫杀草药水,能够保证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产量,减少病虫害,提早茶树萌芽时间。

肥料和农药一经上市,就迎来了广大茶农的热烈欢迎,这还要感谢曾舜他们的无偿宣传。

“十娘,你这是早有预谋?曾舜一家被赶出无由茶园,出了门便到处造谣,说你欺压手下,仗了我这个知府的势欺负人。我还道以往这种时候,李书文为了辟谣,总是跑得最快,这两天怎么悠哉游哉地陪阿弃他们出去春游?”

“小小管事,我花那个心力算计他做什么?不论何时,总归是自己实力过硬,才不怕别人的诋毁和上苍的试炼。这些东西我们益州府的茶园都用了好几年了,配方齐全,用料简单,等学生们研究完泉州府的土壤情况,做出合适的调整,本就能直接上市。”王弗眼皮子都没擡,懒懒地窝在摇椅上,正在吃果子。

“泉州府遍植茶树,茶叶增产是头等大事,若我说,你开一百个无由茶园,都不如这样卖肥料和药水划算。”

王弗“哦”了一声,对苏轼刮目相看,他一向不怎么管经济上的事,很少对她的生意发表意见,今日怎么如此活跃?

“赚有钱人的钱,走没人走的路,都是容易发财的道儿,只可惜许多人不懂其中真意。无由茶园是好,但发挥的作用有限,这个店,是我早就预备好要开的,只不过洽好碰上他造谣。”

“娘子深谋远虑,为夫佩服。”其实最佩服的还是她事事替百姓生计着想的心思,有些茶农买不起,她就又开了钱庄,以极低的利息提供农业贷款,希望与无由茶园一样受了灾的普通百姓能够度过青黄不接的春天。

“官人不必羡慕,你最近那桩贪污案,不是办得极好?”王弗说着,忽然捂住了肚子,最近不知什么缘故,总是困乏倦怠,吃也吃不好,还经常腹痛难忍,请了大夫来看,也瞧不出所以然来,只说可能是水土不服。

王弗摇着头,怀疑有可能是痢疾。

七喜正巧进屋熨烫衣物,不由摇了摇头,前两天王弗说困说肚子疼,她和双喜还以为她是怀孕了,王弗也不磨叽,请了大夫来看,立刻就断了她们俩的念想。

什么时候家里能再多一个孩子呢?阿弃也大了,一个孩子终归是有些寂寞的。

其实王弗也知道她们俩的心思,双喜怀了双胎,还要操心她的肚子。生阿弃一个便够了,她身体不算好,与苏轼两人都很忙,生下来孩子无暇陪伴和教养,也是害了他。阿弃就不一样了,他现在已经大了,能够找到别的事情转移对父母的依赖,陈留和邓阙,也是他的好夥伴,像亲兄姐一样照顾着他,王弗和苏轼也能放心他自由成长。

苏轼望着王弗的背影,也垂眸思考了片刻,避孕是两人一起配合的,他理解王弗的良苦用心。其实他比王弗更不愿意她怀孕生子,失去她的噩梦从未断过,明月夜,短松冈,千里孤坟的情景不时在脑海中闪现,如果真的成了现实,他想自己可能会疯。

至于孩子们如何看王弗“怀孕”的乌龙,阿弃就完全弄不懂邓阙的担忧,他觉得有没有弟弟妹妹都是一样的,因为王弗和苏轼十分公正,从不偏私,就算是对待他和陈留,也没有什么区别。

邓阙坐在台阶上,对阿弃说:“如果有了弟弟妹妹,父母的心思就会完全被幼子分走,小小软软的一团,又有谁看了不会喜爱呢?百姓爱幺儿,俗话都是这么说的。”

阿弃嗤之以鼻:“你那是不懂我家的两个,他们俩恨不得连我都没有,免得有人打扰他们恩恩爱爱。就算真有了幺儿,倒霉的也只会是我,哦,可能还有你,你不想天天在家带孩子换尿布吧?”

“与我何干?”

“你是我座下大弟子,师父有事,弟子服其劳,怎么跟你没关系?”

“……”

阿弃拍了拍她的肩膀,知道她是想起了自己的两个弟弟,远岛海盗被一网打尽,经审查后,有罪的入狱,无罪的有原籍者遣返原籍,没有原籍的就地入籍,由官府集中安置,有劳动能力的分给少量田地,官府会帮他们建造房屋,孤儿安置在新建的慈幼局,孤寡老人安置在居养院。她的母亲和弟弟就住在城外慈幼局旁,守着三分田地,帮工为生。

很多人诟病她“抛弃”生身母亲,在苏家居住,认为她是嫌贫爱富,其实她经常回去看望母亲和弟弟们,每次都会为他们准备礼物,鼓励他们读书识字。但她的两个弟弟并不领情,反而不让她进门,也不肯承认她是自己的姐姐。他们都在等着生父出狱,连邓阙的母亲也是,完全不想改嫁或者重新开始生活。

为了不让母亲难做,她渐渐地就不去了,每每想起当年把两个弟弟含辛茹苦地带大,忍受他们的嘲笑和殴打,她就觉得自己真像个笑话。

“我说小麻雀啊,你今日的功课还没有完成吧?”

邓阙擡起头,看见背着手踱步走进书房的阿弃,摇起了头,自嘲似的一笑。

难过什么呢?都过去了啊。

几人各自做着自己的事情,互不打扰,忽然前院就传来了双喜的大嗓门,自从怀孕后,她的嗓门好像愈发大了,震得屋顶灰尘簌簌往下掉。

“娘子!不好了!外头有个妖媚女人求见我们家大官人,还衣不蔽体的,我怀疑——大官人外头有人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